2.黄州快哉亭记一、教学目标:1.读懂文意,体会文中写作手法的多样性和“汪洋淡泊”之美。2.领悟苏辙亭台记文所表现出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3.感悟和学A)苏辙在文屮所寄寓的超然旷达的胸怀,宠辱不惊、得失俱忘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文巾秉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用法。2.研读并理解其惜、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三、教学难点:体悟苏辙所写的“快哉”精祌和胸怀。四、教学课型:讲读课五、课时:2课吋六、教学过程:1.导入以如何側对人生途中必然遭受的挫折不幸开始,引出《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之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苏轼之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假佺》异出课题。从苏轼的角度引入苏辙的介绍,由“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引入学习,体会“快哉”情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课文,体会文意。2.了解苏辙的文学历史竹景苏轍,字了由,晚年因隐居于颍水之滨,故自兮颍滨遗老,读15学禅以终,谥兮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邛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某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人家。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M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3.学生研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基木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4.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各。(1)结合注释,疏通文段,点出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沅(yuan)沖(mian)阖(h6)倏(shO)忽指•数(shu)聘(cheng)W(wu)(2)师生共同尝试翻译文段。
江(长江)出西唆,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形容水势浩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更加开阔)。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灌注),与海相若。淸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靠近)其庐之西南为(建造)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名作动,命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同“合”,指云雾聚拢)。昼则舟柑出没于其前,夜(名作状,在晚上)则鱼龙悲啸于艽下,变化倏忽(迅速),动(使动)心骇(使动,使惊骇)UI,不可久视。今乃得玩(赏玩)之几席(华卧之处)之上,举目而足(具足,指尽收眼底)。两塑武呂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名作动,排列成行),烟消FI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指点计算)。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水边),故城之墟(遗址,废墟),齊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M“俾倪”,“辟倪”,侧鬥窥视,此处为“雄视争夺”之义),周瑜、陆逊之所骋骛(网“驰骛”,奔驰,迫逐),K•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使世俗的人感到快意)。(3)教师特别强调第一、二段屮重点实词、虚词的特殊川法。1.[h老师引导,学生自行翻译分析课文剩下文段。昔楚襄王从(使动,使跟随)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敞开)襟当(向着)之,□:“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口:“此独大王之雄风M,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逢时)、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屮(内心)不自得(得意,畅快),将何往而非病(名作动,忧愁)@?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取,利用)会计(掌钱财谷物的事务)之余功(公务的余闲),而白放山水之叫,此M:中宜有以过人者。将(即使)蓬户瓮(坛子)牖(窗户)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淸流,捣(同“挹”,汲取,此为“观赏”之义)西山之白云,勿耳0之胜以自适(快乐,惬意)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桁不得志的士大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承担)者,乌睹(怎见得)其为快也哉,(注释:①这单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能共有呢?宋玉把风分为雄雌两种,雄风清凉,为大王之风,雌风溷浊,为庶人之风。②假使他心中不自得,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快乐。③这些都是感伤的诗人和忧思的士大夫痛苦悲伤,憔悴不堪的原因,哪里看得出那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卜一刀朔U赵郡苏辙记。(1)老师请学生指出需要掌握的字词读音。蓬户瓮(weng)(you)濯(zhud)拇(yT)壑(he)•••••(2)结合课文注释,让学牛.试着翻译课文丼注意重点实词的意思。(3)研讨分析提问。①请概括文章每段之人意。提示:第一段:略述水势以及亭台之命名;第二段:描写亭之所见,以及命名之由来,为后文议论过渡;第三段:引用历史,表叨遇与不遇不在外物,而在于自得与否;第四段:以张梦得为例,肯定其自得、“无所不快”的人生态度。②请找出全文文眼在何处,并说明。提示:文眼为“快”。全文紧扣“快”字,而“快”字七出,极写其观赏形胜与览古之快,抒发其不以个人得失为怀的思想感情,道出了心中坦然、无往不快的人生哲理,叙议结合、怡景交融。而余兄了瞻名之曰“快哉”;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亦足以称快世俗;快哉,此风;将何适而非快;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乌睹其为快也哉。③品读文屮哪些语句中体现出了“快哉”的感觉?提示:景之“快”:第一段连写三层水势之变,体现水势之波澜壮阔。第二段写昔今对比,赏景与思古交错,极写快哉亭四周所见,其景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再从不同角度赏玩美景,所见之景磅礴雄伟。人之“快”:“曹孟徳、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筇”,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令人拍手称快。君(张怀比)不以谪为患,放山水之间,无往而不快。情理之“快”:“士生于世,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只耍心中坰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木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宁静。1.文章主旨苏辙所10的“快哉”足以儒者的胸襟为主,融合儒家、佛家、老子的思想,发挥佛家的大爱、庄子齐物的精祌,与人共勉的处世态度。文中江流的开展和卜笔的雄放,象征着豁然通达的人生,来A于高远的眼界和幵阔的胸襟。苏辙生性沉静淡泊,虽没有历经诗案之屈辱,却也有贬官之累,故作此文劝勉M遭贬谪的张梦将,抒发了深刻的人生体验,表现岀心胸圯
荡、宠辱皆忘的处世态度。1.文章特色(1)写景tl由奔放,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2)先叙后议,借说理以抒怀。(3)全文紧扣“快”字,使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浑然一体。七、学习探究:苏轼曾评价苏轍的文风——“汪洋淡泊”,这一评价常常被人引为经典。苏辙在古文创作上主张“养气”,认为这不仅在于修养内心,更在于广阔的生活阅历。在苏辙的笔下,白然景观是千变万化,将写景、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炉,于汪洋淡泊之中贳注着不平之气,格调起伏多变,语言流畅自然,更敁秀杰深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