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蛹变成了什么 1教学反思 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蛹变成了什么 1教学反思 教科版

ID:1072069

大小:6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蛹变成了什么1教学反思教科版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的组成4人小组。人员定好之后,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在组内再选出“总指挥”、“解说员”、“音响师”、“记录员”等。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又都有各自的任务。“总指挥”的作用就如同平时的小组长一样,去协调组内成员的活动;“解说员”是代表整个小组成员,向全班进行汇报的;“音响师”组织好全组的人员发表意见,并管好小组的纪律,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的记录工作。课上,各小组的成员配合默契,回答问题时妙语连姝。为什么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把合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们可以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由的发挥。《标准》中指出:我们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科学课没有绝对的“模式”可套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去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蛹变成了什么2教案教科版(一)背景和目标蚕吐丝结茧后,经过大约10天——15天,蚕蛾便从茧中钻出,蛹就变成蛾了,蚕又发育到另一种生命形态。本课的教学安排在这个时期进行,是要引导学生交流蚕蛾出茧的过程及蚕蛾出茧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描述蚕蛾的形态、行为和蚕蛾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蚕蛾属于哪一类动物?也是这节课希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获取的知识。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我们的新发现;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蛾是什么。科学概念.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到生命的神奇。.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二)教学准备蚕蛾。(三)教科书说明本课有三部分,其中“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第一部分:交流我们的新发现蚕蛹在蚕茧里待上约10天——15天,蛹变成的蚕蛾就破茧而出了。学生在课后的观察中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教科书第29页右上图所示的蚕蛾中,就有蚕蛾正从茧中钻出,蚕茧上明显地看到蚕蛾从茧中出来的时候弄出来的洞。“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是不是呢?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相信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教科书的安排是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这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学生会发现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两只蛾尾对尾。可能还会发现蚕蛾在产卵。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察,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蚕蛾的形状像平常看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教科书还安排了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这是对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一茧里钻出的蛾子是蛹变的吧?所作解释的论证。蚕蛾在身体的形态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蚕蛹有很大的差异。但仔细观察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比如翅、触角、气门、环节、复眼等。这对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蚕蛾羽化不久就交配,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延续2天——3天。一只雌蛾可产400粒——500粒蚕卵,1700粒——2000粒蚕卵重约1克。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第三部分:蚕蛾是什么活动的思路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蚂蚁、蚕蛾、蜻蜓等昆虫,它们尽管外形差异很大,但都有共同的特征,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翅。具有这种特征的就是昆虫。蚕蛾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蚕蛾也是昆虫。(四)教学建议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这节课的教学时间最好在一部分学生的蚕蛹已经变成蚕蛾的时候进行,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蚕盒带来。交流时把自己的蚕蛾向别的同学进行介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蚕蛾从茧中出来的过程:蚕蛾先吐出一种碱性的液汁,使粘着蚕丝的丝胶溶解,然后用头和足把丝拨开,形成一个圆洞,蚕蛾就从圆洞中钻出来。蚕蛾是蚕蛹变成的吗?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希望让学生认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时先对蚕蛾的行为进行观察,包括雄蛾、雌蛾的区别,以及雌蛾产卵的问题,然后再观察蚕蛾的外形特征。部分学生在课下对蚕蛾的行为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观察,也有了一些发现。比如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有的蚕蛾不断地煽动双翅、原地打转等,课堂上让学生继续观察,主要围绕“看看蚕蛾在干什么?”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这时学生很可能就会提出哪一只是雄蛾,哪一只是雌蛾,它们有什么区别,以及雌蛾怎样产卵等问题。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学生可能会发现雌蛾肥大,雄蛾瘦小,雌蛾不太活动,雄蛾运动量较大等。这时教师补充:还可看触角的颜色,雌蛾触角颜色较浅,雄蛾触角颜色较深。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征鉴别一下自己手里的蚕蛾是雌蛾还是雄蛾。对于“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些问题也留给学生回答,相信学生通过观察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这时回头再来看看,蚕茧里有两层皮,一层是蚕在变成蛹时留下来的,一层是蛹变成蛾留下来的。可让学生回忆一下,蚕的一生蜕了几次皮。这两次皮也是蚕变成蛹,蛹变成蚕蛾的证据之一。 观察蚕蛾的形态时,教师最好让学生把蚕盒拿开放到旁边,每个同学面前放一只蚕蛾,这只蚕蛾不一定是活的,可以是已死掉、但身体各部分比较完整的,这样便于学生观察,也避免了许多干扰因素。观察时要求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先观察蚕蛾身体有几部分,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画蚕蛾和蛹的图,需要较长的时间,希望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再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相比,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身体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地方,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3.蚕蛾是什么。因为时间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蚂蚁、蜻蜓属于昆虫,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然后让学生看看蚕蛾是不是具有昆虫的特征,如果具有这些特征,就是昆虫;如果不具备这些特征,就不是昆虫。最后要强调:这些特征中,有些是鉴别昆虫必需的特征,比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而翅不一定,因为有些昆虫的翅已经退化。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