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蛹变成了什么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蚕蛹经过to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2.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2.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到生命的神奇。2.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蚕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段时间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的我们新发现?二、学习新课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1)“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是不是呢?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说明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相信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2)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1)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这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察,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2)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3)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仔细观察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让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画蚕蛾和蛹的图4.蚕蛾是什么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设计】蛹变成了什么蚕蛾和蛹的比较蚕蛾蛹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衣料的吸水性1教案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3.能设计实验并合理的选择工具比较各种衣料的吸水性能。4.能有条理地进行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收集事实、分析讨论、汇报交流的科学探究活动。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探究不同衣料的吸水性能。
三、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不同衣料各一块,盛水烧杯若干,滴管、镊子各一个。写字板、衣架、红墨水等。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各种衣料特点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CAI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段)2.问:咦,水到哪去了?这说明什么?(板书:吸水性)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你是如何发现衣服具有吸 水性的?(生答)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1.作出假设。(1)学生猜测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测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2)全班汇报猜测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行分组。(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5.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三)拓展延伸。(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CAI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四)课堂小结。(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