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水珠从哪里来教案 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水珠从哪里来教案 教科版

ID:1072288

大小:7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学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学生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2教案教科版一、教学背景: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每天,太阳提供的热量使一部分水成为水蒸气进人空气中,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又凝结成水滴或直接凝固成冰晶,当水滴、冰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变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热,而从气态到液态或固态的变化则要放出大量的热。本课帮助学生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是可逆的。所以,本课是这一单元学习的小结和综述,对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以形成知识结构,即对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能应用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解释。二、教材简析:教材分两大部分组织教学。第一部分: 水的各种形态,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说说在自然界曾见过哪几种水的形态,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这里要让生明白,雾和露属于水的液体状态,霜和雪属于水的固体状态。那水的状态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教科书则希望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把水状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用表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二部分:水的三态循环。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难发现,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了。这就要检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即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活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混入大量的食盐(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过几分钟,观察烧杯外壁上的现象产生。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或用手触摸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这一过程也就是水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那么,水会不会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呢?生活在北方的学生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过段时间,衣服也能晾干(冻干)。衣服上的水从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教科书让学生对水在自然界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作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并希望能用简单的图来表述。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科学词汇:固态气态液态蒸发凝固水的三态循环过程与方法: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科学方法:自主探究 寻求证据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核心价值观:对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初步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教学准备教具学具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教学流程了解水的各种形态→讨论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用简图表示水的形态的相互转化→探寻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一、引入课题1.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2.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的水是以多种形态存在,那水有几种状态变化呢?(气态.液态和固态)3.水的这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来探究水的三态变化。(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回忆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并讨论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1.课件分别出示水的各种形态的图片,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水形态变化的名称.状态和产生的季节或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见到等问题,初步认识和了解水的各种形态。(设计意图: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为学生解决水的各种形态变化的过程和发生的条件作铺垫)2.课件出示“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学生单独思考2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思考余地,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哪些不能。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减少讨论的盲目性。)3.分发表格,学习温馨提示:四人小组注意分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完成表格任务(2——3个水的形态),由组长派一代表记录,听到音乐声响就停止讨论。比一比哪些小组最棒,能最先完成这项挑战。(设计意图:每小组讨论完成2——3个水的形态变化和改变条件分析的目的是降低难度,既体现小组内的合作又体现组与组的合作。)4.学生讨论他们变化的过程及发生的条件,并把老师发给的表格填好。5.师生共同交流。完成课件中的表格。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霜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雪水蒸气→冰晶温度降到0℃以下冰水→冰温度降到0℃以下露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上云水蒸气→水温度下降到0℃以上雾水蒸气→水温度下降0℃以上(二)水的三态循环1.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能相互转化吗?2.设计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3.几分钟后可以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仔细观察或用手轻轻触摸,可以发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4.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从而凝华成了冰晶。5.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看相关视频《水的三态变化》(共1分15秒)反馈,师生共同小结,完成水的三态循环图。6.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由于受冷.受热引起水的三态变化,受冷与受热是热量发生变化,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设计意图:水的三态变化图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所以由师生共同小结认识,使他们对水的三态循环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7.思考并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水循环)学生交流后flash课件演示。三、课堂小结和课外拓展:1.小结提问: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然后课件出示小结内容2.阅读《资料库》中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7.水的三态循环冷受气态热受热冷受热受热受热收受热固态液态 冷受课外活动课外探究:自然界中其他物质是否也像水一样有三态变化呢?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能像水一样同时存在吗?作业设计一、精彩补白。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有时是(),有时是()。2.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形态,是因为构成他们的威力()不同。3.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二、学有所用。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你能结合所学知识合理解释一下吗?生成预见在教学第一环节,学生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讨论,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学生讨论.补充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边“思”边“行”,“行”“思”结合,使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进一步了解。)课堂评估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的原因。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