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件《游褒禅山记》课件一、教学目标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2、理解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四、教学课时三课时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一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9/9
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三、请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音和停顿1、读音:窈然yao好游者hao咎jiu相xiang何可胜(sheng,完全,尽)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u,对男子的美称)2、停顿的句子: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E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F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G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4、学生小组讨论找出第一段认为重要的字词和句子,请同学解说。教师做补充。9/9
5、文章是一篇游记,从整篇文章来看,记游部分在哪里?明确:文章的第一二小节是记游部分,三四小节是写游洞后的心得,最后一个小节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喝作记时间,一级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6、集体翻译第一段7、找出第一段中的'句式:判断句明确:文中的一种判断句的格式: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语气8、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它游历的路径是怎样的明确:这一段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游历的路径:禅院一一仆碑——华山洞9、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按照游径尝试背诵10、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与下文的议论有没有什么关系学生齐读第四小节,疏通文字,掌握重点字词:之、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胜所以等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11、齐读第四小节,尝试背诵四、布置作业背诵一四小节9/9
找出文章中的带“其”的句子。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和字词的掌握情况二、边译边总结1、归纳“其”的用法(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⑷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⑸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己(7)代词。他们(代“古人”)o⑻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补充:(1)既其出一一助词,无义。⑵视其左右一一代词,自己(代作者)。(3)谬其传一一代词,它(代山的名称)。(4)咎其欲出者一一代词,那些(指欲出者)。2、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9/9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记叙自己游后洞的经过3、第二层主要突出哪几点意思为什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下文的议论打下基础。4、第三段可以分为几层?可以分为五层:(1)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引出下文的议论(2)以游山为喻,突出“志”的重要。(3)说明“力”的重要。(4)说明“物”的重要。(5)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5、在志、力、物几方面,什么最重要?明确: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6、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9
第二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耍有志7、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己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三、布置作业背诵二三小节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和重点字句的翻译理解二、齐读第四小节1、第四小节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和作者的籍9/9
贯和署名。补充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2、总结本文写作特色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木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3、讲解课后练习三、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字,作记的时间、作者的籍贯、署名难句补充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9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9/9
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教学后记:课文比较长,但是可以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叙述和议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解析课文的时候,把记叙和相对应的议论部分结合在一起讲解,这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写作上的特色,而且当时讲析的时候容易体会文章叙议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简洁和凝练,这样文章的思路也非常清楚。背诵当中,特别使文章的第三小节,文中的连词和语气词特别多,在讲析的时候可以区分一下“矣、也、焉”等语气词,帮助学生提高背诵的准确程度。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