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游褒禅山记王安石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目的2、3教学难点:目的1、4。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总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教学步骤: 一、导入想一想?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其共同点是什么?《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共同点: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景物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二、解题1、展示图片褒禅寺里的僧人褒禅寺华阳洞系列图片2、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金陵怀古》颇有名。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3、背景知识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三、整体把握(一)、听课文朗诵录音,读准字音,把握朗读停顿与节奏。1、庐冢(zhǒnɡ)3、盖音谬(miù)也8、王回深父(fǔ)2、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4、有穴窈(yǎo)然5、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6、无物以相(xiànɡ)之7、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二)、自读课文。思考:游记本应该以记游为主,试想想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游记有什么不同?以前所学的游记大多以记叙为主,而本文的记叙少之又少,它的作用是起一个引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记叙引出作者的议论。理清思路结构——关键句(于是余有叹焉)一、(1-2):记叙——游山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三、(5-6):记叙——补叙同游者以及作记的时间及作者。(三)、解析课文空间方位图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四、疏通分析第一段。1、重点词句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名。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阳:山南水北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2、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3、分析(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名__、山之_寺__、山之_洞__、山之_碑__。(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分析课文教学步骤:一、疏通分析第二段1、重点词句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问其深形→名,深度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2、翻译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3、问题探究: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记叙了游览过程的哪些内容?结果怎样?记游洞经过前洞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窈、寒、深记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悔4、具体分析(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⑴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⑵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⑶“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之深⑷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一、疏通分析第三段1、重点词句于是予有叹对于/这件事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帮助至于幽暗昏惑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2、翻译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3、分析(1)、古人为何“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在现实中,“夷以近”与“险以远”两种情形的结果如何?夷以近——游者众险以远——至者少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3)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哪些条件?有志有力有物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4)、第三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第二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三段: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第二段: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尽志余之所得:古人求思深无不在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结构三、疏通分析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1、重点词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求学的人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2、翻译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3、思考题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结论:要深思而慎取4、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仆碑其文漫灭古书之不存音谬谬其传何可胜道也哉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议四、疏通分析第五段:补叙同游者1、翻译: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2、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教学步骤:一、古今异义词:至于古:到达今:表到达某种程度或表另提一事的连词非常古:不同寻常、不平凡今:表程度的副词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二、文章脉络:记叙议论的基础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游洞的经过议论记叙的深化借仆碑抒发感慨游华山洞的心得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三、课堂小结本文把__游山__和__治学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游山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尽吾志___”和“__深思慎取___”的道理。归纳主题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2.掌握“其”、“盖”、“乃”、“然”等词的用法3.完成课后习题写作特点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一部分记游1.介绍褒禅山概况略山略碑详2、记华山洞经过详前洞和后洞概况略前洞略后洞详游后洞经过详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详第二部分议论1、游华山洞的心得详议志略议力议物详2、借仆碑抒发感慨略3、文笔简洁,语言凝炼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精要得当、平实深刻、言简意丰总结文言虚词“其”的用法1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它”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例:“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3)第一人称,我、自己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指示代词,那、那些例:“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副词(1)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难道”例:“其孰能讥之乎?”(2)表示测度的语气,可译为“大概”例:“其皆出于此乎?”(3)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希望”例:“汝其勿悲”(4)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不要”例:“而其无忘乃父之志”3连词(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例:“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其如是,孰能御之?”(3)表假设例:其济,君之灵也 4助词,无实义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代词(1)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它”(2)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3)第一人称,我、自己(4)指示代词,那、那些副词(1)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难道”(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3)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希望”(4)表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不要”连词(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3)表假设助词,无实义其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表推测)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表原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如果,表假设)第9页共9页
云溪区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组集体备课有穴窈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然视其左右(然而,连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样,代词)是进亦忧,既退忧,然则何时而乐也?(既然这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然)乃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就)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听录音,回味课文作业:1.背诵课文一二段,复习文中的文言虚实词;2.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3.归纳文中“乃”、“道”、“盖”、“文”、“然”“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4.理清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