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作者的观点态度。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三、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毛泽东《题庐山仙人洞》诗:“天然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欲见美景须要一定的体力和毅力,才会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情怀啊!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王安石登山有什么感受。(二)知人论世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也体现了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为文要有“补于世”的特点。﹚(三)疏通文意,解释重点字词,句式。1、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状语后置句。(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1)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心得,收获。2、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3、省略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4、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此余之所得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有叹焉。【于是】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古义:“悲”,感叹今义:悲伤。(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今义:表提及。(四)重点分析,研究探讨1、这篇课文跟以前所学的游记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学生就以上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并发言,教师作适当补充与小结。(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采用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将记游和说理结合,因事说理,把重点放在说理上。)师:作者所写的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游览,在游览中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奇景,但并未见到那更为“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对此,作者深感遗憾。按理说,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可正是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却使作者却从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而使本文别具一格。2、哪些段落是记叙,哪些段落是议论?议论部分总结出两条深刻的启示,哪两条?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才能于已无悔,于人无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导致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他“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的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3、“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联系他变法改革,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阻挠,‘尽吾志’三字,表明了他的倔强到底推行新法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安慰。4、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五)总结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六)延伸思考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呢?是否对上段议论有所冲淡呢?参考: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七)作业王安石旅游半途而返很不如意,由于善于思考,竟妙手偶得千古流芳的美文。大家可能也经历过一些失意之事,尝试着换个角度思考,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如果有兴趣,试着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教学反思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一次不成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讲、评、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心中时而焦躁,时而倦怠,时而想放弃。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王安石老先生单独写给我的一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临川先生的文章只是写给他自己,激励他自己不断奋进的?难道这篇文章只能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得所获的么?我从这些恳切的游山心得中读出了临川先生对后学者的激励。在讲课的末尾,我把自己的心得凝聚成一句话展示出来:游褒禅知成大事当尽志无悔。这就是我读此文,讲此文的心得体会。讲课让我对文章,对文章作者有了亲近的机会,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课已经讲完,心中已经释然,反观自己对《游褒禅山记》的处理,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在平时要耗用三个课时,现在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仅要体现文言文体的特点,还要体现出游记的特点;要详略得当,要突出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特点;要有学生活动,要让学生有所得;要多多少少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要打造高效课堂。这些我都在尽力落实。这节课有成功,亦有遗憾。我觉得本课如果也有成功的地方的话,应该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比较好,就抓住文章的二、三两段记叙和议论的重点,就从叙议结合的角度命题,引导学生读文本、筛选信息、填表格、找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本,就作者的游山心得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在体验作者“游览——思考——著文”的过程。预习检测的第二道题设计的也还可以,算是抓住了本文的一个文言知识点:判断句式。通过四个“者”、“也”的比较,明确这些词的基本用法,给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的方法。学生的良好素质,积极配合是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然而本课也有一些遗憾。因为紧张,课前导入不够流畅,准备好的“学习策略”也没有展示出来。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因为看错时间,最后提前两分钟结束,大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或者朗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