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句读,并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及疑难句子的翻译等问题。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心,分析文章结构。4、了解本文叙议结合、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5、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教学重点:2、5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虚词“其”“以”的用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合作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2课,属于略读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自主完成《导学案》,遇到疑难词句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再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2.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思路,分析层次;检查重点字词的把握。〖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山水游记这篇游记的散文,但它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教师点评补充)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三、检查预习(一)、给三个长句划分停顿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庐冢()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3、盖音谬()也4、有穴窈()然5、则或咎()其欲出者6、无物以相()之7、何可胜()道也哉8、王回深父()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照应关系?(设计说明:《导学案》中,前三个问题很简单,这一问题可以点带面)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的记游部分。五、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导学案》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要词语的掌握情况。1、于是予有叹对于/这件事2、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4、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5、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6、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7、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帮助9、至于幽暗昏惑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10、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1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12、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名→动,筑舍定居。13、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动,命名,起名。14、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阳:山南水北16、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17、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18、问其深形→名,深度1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2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2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2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23、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24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25、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27、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28、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29、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求学的人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第一、二题。2.自主翻译课文,勾画出疑难词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及疑难问题。2.学生读课文交流疑难词句,教师点拨。3.合作交流,探讨本课的重点问题。〖教学步骤〗一、检查《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一)解释重点词句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于是余有叹焉(二)分析总结句式特点(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3)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4)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7)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二、学生朗读课文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翻译中的疑难词句,教师巡查,答疑解惑。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三、合作探讨,展示精彩:1.在这篇既有记叙又有议论的文章中,作者怎样把记叙与议论紧密联系起来的?第三段议论的句子:“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第二段叙述的语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三段:“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照应第二段:“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尽志第四段议论的语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照应第一段记叙的语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第二段叙述详细,相应议论的第三段也写得详细;第一段叙述简略,相应议论的第四段也写得简略2.这篇文章所谈的“”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怎样?你是如何认识的?“有志、有力、有物”三者都很重要,但作者认为,志更重要。因为力与物虽然也很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四、课堂小结:归纳本文主题:(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这篇游记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作者曾为自己轻易地放弃而懊悔不已。这件事对他的启示是深刻的:其一,世上之神奇雄伟、美丽奇特的景观,常在于险远,故行事当“尽志”无悔;其二,有感于仆碑之“华山”音误,后世谬传“何可胜道”,故治学当“深思慎取”。作者借游褒禅山,说明无论是建功立业、治学或是办其它事情,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只有矢志不渝,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深思慎取才能成功。
五、课堂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一)解释下面句中“以”的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7、不随以止也
8、而又不随以怠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0、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总结:“以”在文中也出现得比较多,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学生归纳,教师补充)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作为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或结果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三)解释下面句中“其”的用法。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归纳小结:(学生归纳,教师补充)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她、他们)。或相当于“它(他、她、他们)的”。
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3.副词,表示反问等语气,可译为“难道”等。如“其孰能讥之乎”;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4.助词,无实在意义,如“既其出”。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归纳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点。3.通过学习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写一篇心得,谈谈你的想法。附板书设计第一部分:记游(基础)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略)——————————︱↓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详)—————前有伏笔︱第二部分:议论(深化)︱︱第3段:要“尽吾志”(详)———————后有照应︱第4段:要“深思而慎取”(略)——————————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学反思本课《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实现了高中语文课程以及教学大纲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有关要求,达到了训练和锻炼学生阅读、讨论、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根据本课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了比较详细《导学案》,使学生的预习工作能够做得扎实有序,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率,并使合作讨论更具灵活性、有效性。这样学生课堂听讲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言讨论积极踊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适时的点拨、评价,又切实起到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
实践,从学生的讨论反馈效果来看,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是与以往古文的讲授比较来说是有很大的提高的。从这一次的教学设计及实际的教学当中,我感受到授课过程中如果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一定要花心思让学生们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拓宽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今后在备课当中,可通过同课教师相互交流,设计更加完善的《导学案》,使学生的学习能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同时,对于《导学案》的应用,教师切不可当教案使用,因为《导学案》主要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设置的问题比较细小,如果教师每个问题都讲,反而是浪费时间。因此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整合,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出值得学生探讨的具有针对性问题,或设计出可以以点带面的问题,这样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高效课堂目标。对于《导学案》中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必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不讲或少讲。总之,《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都需要教师下更大的功夫,《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后,学生要及时完成,教师要及时收阅,了解学情,进而调整教学思路,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