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那么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检查预习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③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三、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游记类的文章,那么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四、品读鉴赏,合作探究1、指名读读第一段(1)本段写什么(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有三个“华”,每个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说明今人读之为huá,“华实”之“华”,说明后两个读音是一样的,从残存的碑文可知,此山原本是“花”山,被弄错了读音,才叫作华山的,今言“华”就指的是今人原本应该读的音,所以第一个“华”为huā,后两个字当读huá。)(2)作者游褒禅山,介绍其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的华山洞,写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好像是作者的闲笔,是否应该删去?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2.针对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明确:深思而慎取。反过来“深思而慎取”是不是专指仆碑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合作探究请按老师刚才分析第1段和第4段的方法找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五、拓展延伸作者在本文所论述的深思慎取、尽志无悔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谈自己的心得。六.课堂练习生活中也一定有一些小的事物让你捕捉到了人生大智慧,采撷一朵小花,折射一个世界,请模仿本文结构,写一段你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的经历。七.课后作业整理虚词其在本课的意义和用法附板书游褒禅山记记叙议论仆碑深思慎取游山洞尽志无悔治学处事小大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的设定1、教材简析:《游褒禅山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言简而意丰。学习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课是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外自读文本。单元话题是“山水神韵”前边已欣赏了赤壁、冷雨、康桥,从锻炼学生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欣赏习惯的角度想,应放手让学生去欣赏“褒禅山”。2、基于以上考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活用词的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⑵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⑶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3、教学重点: 认知目标4、教学难点: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二、教法运用:1、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2、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三、学法指导:⑴引导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培养自学能力。⑵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⑶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⑷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⑸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 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引出课题。2、阅读文章,疏通文意。完成基础目标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当堂检测。3、阅读文章,整体感知。完成情感目标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4、拓展延伸: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5、小结课文: 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文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6、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整理文言虚词的用法。五、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仆碑 游洞(前洞→后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