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高三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文复习学案课题:《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制作人:刘凤审核人:贾凤玲使用日期【复习目标】1、掌握课本中涉及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规范翻译课本中的重点句子。2、积累写作素材。【自主复习】1、音形积累横槊赋诗()冯虚御风()桂棹()嫠妇()瑰怪()扣舷()壬戌()举酒属客()酾酒临江()愀然()山川相缪()纰缪()未雨绸缪()舳舻()扁舟()匏樽()狼藉()枕藉()庐冢()窈窕()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通_______释义:。(2)山川相缪_______通_______释义:。(3)长乐王回深父_______通_______释义:。3、指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下江陵(6)顺流而东(7)侣鱼虾而友糜鹿(8)舞幽壑之潜蛟(9)泣孤舟之嫠妇(10)不知东方之既白(11)有泉侧出(12)始舍于其址(13)名之曰褒禅(14)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5)而其见愈奇(1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0)好游者亦不能穷也(21)火尚足以明也(22)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3)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4、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4)凌万顷之茫然(5)渺渺兮予怀(6)而今安在哉?(7)何为其然也(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其孰能讥之乎?(10)何可胜道也哉!(1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10/10
(1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5、翻译(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者。(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名句默写。(1)清风徐来,___________.(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
(3)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4)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唯江上之清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于是余有叹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重点强化】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遗世独立 倚歌而和之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而卒莫消长也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相与枕藉乎舟中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则或咎其欲出者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夷以近非常之观无物以相之后世之谬其传 何可胜道也哉2、(1)得此余之所得也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正襟危坐而问客侣鱼虾而友麋鹿(3)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之力尚足以入夫夷以近有志矣,不随以止也3、自主归纳《游褒禅山记》中“其”的用法。【拓展训练】喜雨亭记①10/10
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②。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③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④。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⑤,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⑥。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注解]①本文为嘉佑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作。②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周成公得一异禾,便作《嘉禾》一篇;汉武帝在汾水得一宝鼎,于是改元为元鼎;叔孙领兵大胜北狄,俘秋君侨,即给儿子取名侨如。③扶风:即凤翔府。④有年,丰年⑤荐饥,连年饥荒。荐,重⑥造物,造物主,即天。鉴赏评点: 文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爱用这件喜事来命名,以纪念喜事,为下文张本。久旱逢甘露,官吏相与庆,商贾相与歌,农夫相与忭,忧者以喜,病者以愈,展现出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乐的喜庆图。与欧阳修之《醉翁亭记》相较,此文所写之“乐”更为实在,欧阳修之“乐”较为浮虚。唯其如此,苏轼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喜雨”显得顺理成章,才真正具有意义。综观全文,笔致轻灵,骈散兼施,结构紧凑,层次清晰,由总论命名缘由起,到分写“亭”、“雨”、“喜”,层层深入,最后又落到“亭”上,全文浑然一体。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雨麦于岐山之阳雨:天上落下B.既而弥月不雨弥月:不足一月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惊恐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繁兴:繁荣兴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其占为有年②其可得耶B①忧者以喜,病者以愈②始旱而赐之以雨C.①雨麦于峻山之阳②属客而告之D.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②五日不雨则无麦3.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都体现作者关心百姓、与民共忧同乐思想的一组是①古者有喜,则以名物。②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④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贸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⑤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⑥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A.①③④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故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10/10
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现作者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穿,首尾呼应,结构谨严。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非亭名。5、翻译句子①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②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曾巩),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①。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②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云尔。夫安驱徐行,轥③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④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⑤,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注解]①适然,恰好这样。②扳,扭转,这里指帮助。③轥,(lìn),车轮碾过。④辅,帮助⑤系,(xì)关系,牵挂。鉴赏评点人俯仰一世,不可无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与品德高尚者结为友,将受益,与品行低劣者结为友,难免招损。《同学一首别子固》言及江南之子固、淮南之正之,虽从未交往,然皆“学圣人”,“其不相似者”少,且极为真诚,“相信不疑”,为作者所景仰,成为其好友。他们都曾同作者说过,要互相帮助,直达“中庸”之境界。朋友间相警相慰,感情深厚,令人赞叹。如此朋友,多多益善。文章从志同道合上立意,更显示出境界高远,非同凡响。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未尝相过也相:互相。B.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考:考察。C.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遗:赠送。D.而造于其室造:建造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0/10
A.非今所谓贤人者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B.予慕而友之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C.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D.其相似也适然子固亦以为然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江之南有贤人焉B.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C.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D.同学一首别子固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南有两位贤人,一位字子固,一位字正之,他们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B.作者考察这两位贤人的言行,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认为,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C.作者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作者的话。作者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作者的话。D.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作者,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以便达到中庸的标准才肯罢休。正之也经常这样说过。作者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达到目的。10、翻译句子。①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②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阅读思考,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拓宽知识视野,培养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在阅读时注意运用批注法,并写出个人的感悟。苏轼与王安石 苏轼和王安石是北宋中期同负盛名的文学大家,两人在政治上有分歧,有争论,在文学和品德上则互相佩服,他们友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 两人初次的交往是在嘉祜五年(1060)。苏轼授河南府昌县主簿的制词就是由王安石起草的。王安石在制词里称赞苏轼:“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对苏轼的才华是很欣赏的。苏轼更是对王安石钦佩已久,当时王安石已文名满天下,而苏轼只不过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两个人互相推重,友谊日见加深。 可是,不久就风云突变,苏轼和王安石都卷入了一场政治漩涡之中。由于两人政见相左,友谊出现裂痕。 10/10
治平四年(1067),神宗皇帝即位。他年富力强,雄心勃勃,颇想有所作为。恰好他手下有一名大臣叫韩维,常常对朝政发表意见,而这些意见总是很合他的心意,而韩维却说:“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的好友王安石的意见啊!”。于是神宗就很器重王安石,擢升他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这次变法在朝廷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出现了变法派和保守派。两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从一开始,苏轼就站到了保守派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儒家思想和地主阶级立场。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准备变科举、兴学校,神宗对此有些怀疑,就征询大臣们的意见。苏轼就写了《议学校贡举状》,表示反对。认为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改革考试制度,而在于朝廷用人是否得当。他还反对王安石任用大批新人推行法令。由于新法某些地方触动了豪强大地主的利益,很多元老重臣都反对变法,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王安石只好起用了一批支持他的下层官吏。苏轼指出,很多官员只是想借着变法的机会往上爬罢了,并不是真心为朝廷办事,这只能使朝廷越来越乱。对雇役法他也很不赞成,认为只能加重下层农民的负担,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好处。这一点后来连变法派人物章悖也承认了,说:“言(雇役法)不便者多下等人户。” 随着变法的深入,苏轼和变法派的矛盾越来越大,他和王安石曾多次在朝堂上激烈辩论。苏轼天生个性爽直,提出意见直截了当,非常尖锐,这使他与王安石之间友谊的裂痕越来越深。王安石对苏轼很不满意,就把他赶出朝廷,任他为开封府推官。推官是掌管刑狱的,事务很多。王安石想用繁琐的事务困住苏轼,使他不能再发表意见反对自己。可是苏轼很有办事能力,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竟然还有时间给神宗又上了两个表,全面反对新法。这可真让王安石为难了,打击苏轼吧,他又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王安石曾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可见他对苏轼才华的推许。况且,苏轼虽然常常使他下不来台,但王安石对苏轼不俯仰当世、大胆直谏的精神,也是十分欣赏的,他曾说:“直须诗胆付刘叉。”(《读眉山集次韵雪诗》)刘又是唐朝人,因敢于直谏而闻名。但若不打击苏轼,自己推行变法运动,又容不得异己的存在。想来想去,王安石只好接连任苏轼为地方长官,总给他事做,不让他回朝廷,影响自然就小了。 其实,苏轼和王安石虽然在政见上分歧很大,但两人的基本目的都是一个:都是为了使北宋王朝能够更加兴盛,巩固宋朝的统治。两人都是忠君爱国,没有半点私心,只不过在施政方式上不同罢了。因此后来在王安石下台后,两人的友谊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主要是在王安石晚年。乌台诗案是一个契机。当时御史李定等人极力要置苏轼于死地,而神宗却犹豫不决,苏轼的情况很凶险。隐居在金陵的王安石知道这件事后,马上给神宗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子乎?”王安石是神宗所器重的人物,虽已退隐,但说的话还是很有分量,因此这件事就因王安石的话“一言而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安石对苏轼还有救命之恩。 苏轼出狱后,对王安石很感激,而且即使在变法运动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的友谊也没有真正破裂,所以两人的交往很快就多了起来,最著名的就是江宁相会。 元丰七年(1084),苏轼从黄州被贬到汝州。七八月间路过江宁的时候,专门去看望了王安石。王安石自从在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罢官后,一直闲住在座落于江宁城东门和钟山之间的宅第“半山园”中,到这时已整整八年了。苏轼到达江宁的时候,王安石正在养病。但他一听说苏轼到了,马上从病床上爬起来,匆匆忙忙地穿了一件家常衣服,就到江边去迎接苏轼。见面一看,苏轼也没穿官袍,只是穿了一件平常衣服而已,两人都笑了,苏轼开玩笑说:“我今天是穿着野服见大丞相啊!”王安石也笑着说:“礼仪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说完二人皆哈哈大笑,毫不拘束,非常随便。 这次江宁相会,苏轼和王安石在一起吟诗说佛,相互唱和,愉快地度过了几天。一日,他们和江宁知府王胜之一同游览蒋山。一路上,三人谈天说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边吟诗作词。苏轼当时就吟了一首《同王胜之游蒋山》。王安石很爱其中“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两句,赞叹说:“我平生所作的诗中,没有这两句呀!”对苏轼的文才十分推崇。 10/10
又一天,王安石和苏轼在一起闲聊。谈着谈着,王安石突然说:“你也在这买房,和我一起隐居吧!我们也好能时时相见。”苏轼听了后,很有些动心。当时他们两人,一个被贬,一个赋闲,情况虽然不太相同,但受贬斥的处境是一样的。于是苏轼就打算在王安石家旁边买一处田产,一辈子隐居在这算了,再说他本来就不愿去汝州赴任,如今听了王安石的劝说,就更动摇了。这件事在苏轼的《次荆公韵》中有记载: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从公已觉十年迟”一句,不是泛泛而谈。十年前正是熙宁七年(1074),是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的时候,此外仅有短时间的复职,就开始了长期的退休生涯。苏轼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早应像王安石那样抽身隐退了。这既表现了苏轼对王安石的倾慕之情,也流露了他们所共有的消极心情。更重要的是,它标志了两人晚年友谊的发展。 后来苏轼买田的事因种种原因没有办成,离开江宁去了常州。刚分手不久,苏轼就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说:“已别经宿,怅仰不可言!”。王安石也在《回苏子瞻简》中说:分手以后,“俯仰逾月,岂胜感怅!”二人都是难舍难分,相互思念。苏轼同王安石这次相聚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在两人的友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江宁聚会是两位诗人交往中最快乐的一次聚会,也是最后的一次聚会。此后仅仅一年多,王安石就病逝了。当时苏轼正在汴京任中书舍人,奉命起草《王安石赠太傅敕》。在这篇制词里,苏轼对王安石的道德和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突出地指出了王安石在学术上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这一年的七月,苏轼去西太一宫,看见王安石题在墙壁上的六言诗,心有所动,想到诗虽然还在这里,可是人却已经去了,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了《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诗中说:“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表达了对故人深沉的悼念。 苏轼和王安石这两位大诗人,虽然因在变法中政见不合,致使友谊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曲折,然而二人始终是互相钦佩,彼此推重,保持着较为深厚的友谊。阅读感悟:【布置作业】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你明白了哪些治学的道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读后感。《喜雨亭记》译文10/10
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当时下雨这一件喜事。古时的人有了喜事,就用它来给物取名,表示永不忘记。周公得了“嘉禾”,用它作为他的书名;汉武帝得了鼎,用它作为他的年号,叔孙战胜了北狄,用北狄国君的名作为己儿子的名。他们的喜事虽然大小不等,可是用它来表示永不忘记却是一致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署。在厅堂北面建了个亭子,在南面开了个水池,引来了水,种上了树,当作休息的地方。这年春天,岐山南面下了麦雨,占卜说是个丰收年。接着,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老百姓正在因此担忧。过了三个月,到四月初二日(乙卯)才下雨,四月十一日(甲子)又下了雨,老百觉得没有下够。四月十四日(丁卯)又下大雨,一连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厅堂上互相庆贺,商人们在街市上一起唱歌,农民们在田野上成群欢舞。担忧的人因此高兴起来,患病的人因此病情好转,我建的亭子正好在这个时候落成。于是在亭子里摆上酒席,向客人敬酒并告诉他们给亭子命名?我说:“五天不下雨行吗?”客人说:“五天不下雨就没有麦子”“十天不下雨行吗?”客人说:“十天不下雨就没有稻谷。”我说“没有麦,没有稻,将会连年饥荒,诉讼案件就会接连发生,而且盗贼也会增多、猖獗。那么,我和你们几个人虽然想要悠闲自在地在这亭子里玩乐,那能做得到吗?现在老天没有遗忘这里的百姓,刚刚出现旱情就赐给了雨。使我和你们几个人能够悠闲自在地在这个亭子里玩乐的,都是雨的赐予啊!这又怎能忘记呢?已经用“雨”给亭子命名,接着又歌唱道:“如果天上落下的是珍珠,寒冷的人不能用它做衣服;如果天上落下的是美玉,饥饿的人不能拿它当粮食;一连下了三天雨,这是谁的功劳呢?老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认为没有这个功劳,归功于皇帝;皇帝说不是这样,归功于上天;上天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归功于太空;太空渺渺茫茫,不可能给它命名,我就用‘喜雨’来叫我的亭子。”《同学一首别子固》译文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足迹不曾互相往来过,嘴里不曾互相交谈过,也没有书信礼物互相交往。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回答说,学习圣人罢了。向圣人学习,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也恰好是这样的。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于是我知道被人们认为是贤人的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子固写了一篇《怀友》赠给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帮助,一直达到中庸的境界才停止。正之也曾经这样说过。驾着车子稳步前进,辗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达到中庸的境地,但也愿意跟随在他们左右。在他们的帮助下前进,大概能够达到目的。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职守,由于个人私事的牵挂,我们之间不能经常相聚,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互相告诫,并且互相慰勉吧。1、A(雨:用作动词;弥月:满月;忭:喜悦;繁兴:多发。)2、D(A①那;②岂B①因此;②把C.①的;②他们)3.B(除①②,其余均能体现)4.C(全文以一“喜”贯穿)6、D/辅,帮助的意思。7、A/A.均为代词,译为“……的人”10/10
。B.予慕而友之: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才”。C.其不相似者:代词,译为“他们”;何其少也:助词,附在“何”后,译为“多么”。D.其相似也适然:代词,译为“这样”;子固亦以为然:形容词,译为“对”。8、A/A.贤能的人。B.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这里指“相互信任”,现在偏指一方。C.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这里是追随的意思,现在是投身到(事业中去)的意思。D.同学一首别子固:这里是共同学习圣贤之道,志同道合的意思,现在是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意思。9、A/子固是江南的,正之是淮南的。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