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ID:1072736

大小:65.65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华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 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鼎足之形|成矣  E.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四.整体感知  (一)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二)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盖其又深,则其至义加少矣(到达的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画线的词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认为“其至”“险远”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这三个词在理解上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讲它们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用作动词。)  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浯的“……的原因”  七、熟读成诵  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人”。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乏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3.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4.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5.布置作业   课文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几句话的体会。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2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  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  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   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  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  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  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4.“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  “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  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  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教师一边问上面的问题,一边板书如下(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板书顺序)。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  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  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  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  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  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  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  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  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  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  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  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   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  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  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  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六、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  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  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  (“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  “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  “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  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  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  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   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  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  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  “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  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  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   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  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  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  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再请三位同学依次  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  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  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  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  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  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  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   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  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  “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  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  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志  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   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  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  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  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五布置作业  .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  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  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  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   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  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  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3  1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  2.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情分析  文言文教学,大多数高一学生缺的不是文言知识的积累,不是查找资料的技能,而是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过去教学这篇课文,多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逐段研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现今,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熟读精思,教师讲解每节课在15-20分钟之间,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常识;学习作者“尽吾志”及“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夹叙夹议、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褒禅山记  一、导入   如果让你写一篇游记,你会写哪些内容?旅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  三、写作背景  文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任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时,4月辞职回家探亲,归途中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四、自主检测  1.王安石(1021—1086),字_____,号_____,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也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 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字注音  褒禅()庐冢()仆道()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音谬()窈然()咎其欲出者()  何可胜()道也哉王回深父()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声音宏亮。  2.再读,句读正确,尽量做到流利。  3.分段分组朗读比赛。  第一课时答案  1.介甫半山北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记人、记事、记游、记物。  2.bāozhǒngpūhuāhuáhuámiùyǎojiùshēngfǔ  10 * 游褒禅山记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0 * 游褒禅山记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游褒禅山记  一、导入   如果让你写一篇游记,你会写哪些内容?旅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政治上主张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学上也是革新派,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作品今存《临川先生文集》。  三、写作背景  文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任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时,4月辞职回家探亲,归途中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四、自主检测  1.王安石(1021—1086),字_____,号_____,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也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___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字注音  褒禅()庐冢()仆道()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音谬()窈然()咎其欲出者()  何可胜()道也哉王回深父()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声音宏亮。  2.再读,句读正确,尽量做到流利。  3.分段分组朗读比赛。  第一课时答案  1.介甫半山北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记人、记事、记游、记物。  2.bāozhǒngpūhuāhuáhuámiùyǎojiùshēngf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