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课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ID:1072785

大小:3.8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诗歌欣赏《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诗歌欣赏《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诗歌欣赏《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所作词不多,却能“一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作者简介 褒禅山华阳洞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文体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bāoshèzhǒnɡpūyǎohàojiùɡuīfǔ 第一段:重点词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名→动,筑舍定居。名→动,命名,起名。名→动,往东行。表判断,在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请大家记住口诀:山南水北阳山北水南阴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给…命名而卒葬之并且;葬(于)之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判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作“在”解独其为文犹可识指代碑文;刻的文字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名寺洞碑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不出,火且尽将要,副词有泉侧出从侧面,名作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并且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么;到达的人,动作名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且;指代自己解读第2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照亮。形作动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作动而其见愈奇见,动作名 平旷记游华山洞的经过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遗憾心情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悔解读第2段 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形作名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取消句子独立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却;来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在;是;并且其孰能讥之乎反问语气词,难道;谁解读第3段非常之观非常:不平常、不寻常。 游华山洞的心得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无悔矣解读第3段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并且;说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取消句子独立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读书人、求学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地+姓+名+字”的称谓方式至和元年七月某日年号纪年方式解读第4、5段 游山洞做学问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随之出者—— 游洞之力——物(火把)——仆碑文字导致谬传——“游山洞”与“做学问”趣比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博大精深,大学问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求学之力求学之客观条件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课堂小结本文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游山治学游山尽吾志深思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归纳主题 文言知识总结 深远幽暗的样子。懈怠。责怪。尽,文中是尽兴的意思。不平凡。弄错、使……错。治学的人。谨慎地采取。唯独,只有。从旁边涌出。拿着火把。尽。 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但,但是如此,这样对,正确欣赏景象建筑物的一种 路,道路道理主张说,讲方法文字文章掩饰纹 命名解释出名占有名声大概车盖承上表原因,译为“因为”“是因为”等超过,胜过 副词,表判断,译为“是”“就是”竟,竟然,居然于是才代词,表领属,它的代词,它代词,他们代词,那个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表示反问,难道 1、以故其后名之曰——2、距其院东五里——3、独其为文犹可识——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7、其孰能讥之乎?——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既其出——10、视其左右——11、谬其传——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代词,这(指慧空禅院)代词,它(代仆碑)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代词,他们(指古人)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代词,指自己助词,无义代词,洞,洞壁代词,它(代山的名称)代词,那些(指欲出者)其字用法归纳 文章小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反思一下? 布置作业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此时唯有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要我们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这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这是成功之前的最艰难的阶段,也是在这一境界里,足见一个人的意志力和态度。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