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本文中新出现的一些实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判断句的几种句型。 3、认识作者关于治学立业三要素(“志”、“力”、“相”)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4、熟读并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积累文言文预感。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文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反复巩固,温故知新。4、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议论部分提炼出主要论点,并联系实际加以发挥。5、重视诵读训练,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是前人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对于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汇和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有莫大的好处,应当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时分配2课时课前预习通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基本疏通文言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3分钟)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末一句“无限风光在险峰”尤为脍炙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关于“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集中唯一的一篇游记,也是千百年来公认的名篇,《古文观止》选了王安石的四篇文章,这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篇游记与一般的游记颇有不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游记?(据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等)它们一般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以叙为主,感为辅。同学们已经通读了《游褒禅山记》,或许已经发现,这篇游记花在游程、风光上的笔墨并不多,或许就像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的那样,与其说它是一篇游记,不如说它是一篇哲学议论文。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5分钟)1、关于王安石:考虑到《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唯一一篇王安石的散文,同学们在课堂上了解王安石的机会主要也就是在今天了,所以,这节课我将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这些基本信息同学们在课文注解中都可以看到,作为文学常识需要熟记。至于王安石变法,同学们会在历史课上学习,在此不再费时讲解。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提问:“唐宋八大家”还有哪些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在他三十多岁会见欧阳修的时候,欧阳修在《赠王介甫》中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把王安石比作李白、韩愈这样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奉酬欧阳永叔》中却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在他看来,韩愈还是文人气太重,而王安石是以政治家自诩的,他的理想,可以用陆九渊的《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的一段话来概括:“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义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王安石的文学观点以重道崇经为指导思想。他说:“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上人书》,《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七)可见王安石虽然不排斥文学的艺术性,但他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他所说的“适用”,侧重于文学的社会作用,不像道学家那样偏重在道德说教,这是政治家的本色。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政论文,这些作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并且不像欧阳修的同类文章那样讲究文采。例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答司马谏议书》等,堪称新法的纲领。王安石的小品文,也包涵着实际用意,而不像通常的小品文那样为了表现人生情趣、文学才思。如《读孟尝君传》谈怎样才算真正“得士”,《伤仲永》谈天赋不可依恃,学习尤其重要。就连历来重视辞采和情趣的游记类散文,王安石写出的也是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的“另类”,用了近半篇幅,引申讨论哲理性问题。好议论也是宋朝人的普遍特色,就像史书中说的:“宋人议论未定,金兵已渡河。”前人对王安石的散文风格有精辟的论述。比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称之为“瘦硬通神”;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称之为“精悍胜人”。清人张裕钊在《评点古文法》中说:“尝谓半山之峻,破空而来,意取直上,陡然险绝,如峭壁悬崖,故文境特瘦峭。”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1054年,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三、关于褒禅山(2分钟)用PPT展示褒禅寺的图片,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拉近文章与学生的距离。四、讲读第一、二段(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1、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联想】《完璧归赵》:秦王……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2)“名”: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3)“侧”:从旁边。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4)“深”:深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问其深”。(5)“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6)“至”:到达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则其至又加少矣”。2、古今异义词:(1)以上(在……之上)(2)十一(十分之一)3、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5)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1、以华阳洞为参照物,画出作者游褒禅山的路线及沿途风景图提示:禅院在距华阳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阳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阳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阳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阳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阳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阳洞在“华山之阳”即华山之南,“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何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一遍。五、布置作业背诵第一、二段。【附注】微格训练时精讲部分为“一、导入新课”、“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三、关于褒禅山”,总计约10分钟。微格教学详案学校:日期:课题:年级:主讲人: 教学目标:导入《游褒禅山记》的新课,介绍文学常识,形成对褒禅山的感性认识。时间分配教师行为(讲解,提问等内容)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要素学生学习行为(预想的回答等)教学媒体(板书等)0’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预备状态,集中精力0’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末一句“无限风光在险峰”引起注意回忆表示听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诗PPT展示这首诗
尤为脍炙人口。1’从某种意义上说,《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关于“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游记。形成学习期待2’这篇游记与一般的游记颇有不同,同学们已经通读了课文,或许已经发现,这篇游记花在游程、风光上的笔墨并不多,与其说它是一篇游记,不如说它是一篇哲学议论文。激发认知需要点头认同本文议论多于记游的特点2.5’提问:关于王安石的基本文学常识,如字、号、文集等检查教学和反馈信息回忆,回答: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临川先生文集》。3’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提问:“唐宋八大家”还有哪些人?检查教学和反馈信息回忆,回答: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学生回答之后,PPT展示“唐宋八大家”姓名4’简述王安石的政治志向、文学主张、散文风格及本文写作背景讲述史实,使学生掌握知识认真听讲PPT展示相关引文8’介绍褒禅山概况,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和热情感兴趣,欣赏图片PPT展示褒禅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