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游褒禅山记每课一背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赏读这是一首抒发怀人之情的词。语言简洁婉转,音韵和谐,很有诗意。诗的上片写汴水、泗水在面前流过,滔滔不尽,一直流到瓜洲渡头。但不尽的江水却不能把相思之情带到江南,全化作了无休无止的离恨。因此,远看吴山点点,也仿佛化作了悠远的离愁。诗的下片先直抒胸臆,愁思和离恨悠悠不休,这绵绵的离情别艰似时才能休呢?那只有到离人归来,双双倚楼之时了。整首诗简洁流畅,蕴意婉转,意味悠长。自主探究语言积累一、重点字词大集中1.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舍弃()庐冢()谬其传()瑰怪()舍于其址()有穴()窈然()讥之乎()咎其欲出者()为文犹可识()2.你能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予以解释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3.找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有泉侧出()(4)入之甚寒,问其深()(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6)火尚足以明也()(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往往有得()(9)常在于险远()(10)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2)则其见愈奇()(13)则其至又加少矣()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于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⑤于早余有叹焉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乃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③良乃入,具告沛公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3)文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③属予作文以记之④文过饰非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4)名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④莫名其妙⑤家君作宰,路出名区①有碑仆道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5)道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何可胜道也哉⑤策之不以其道①日初出大如车盖(6)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7)然②吴广以为然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特殊句式积累(1)省略句①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②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③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⑤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⑥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2)判断句①今谓慧空禅院落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④由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倒装句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答案:1.shězhǒngmiùguīshèxuéyǎojījiùshí2.“父”通“甫”,读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3.
(1)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名,名词作动词,命名(3)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4)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5)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6)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7)极,使动用法,使……达到顶点(8)得,动词作名词,收获、心得(9)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峻僻远的地方(10)昏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迷乱(11)谬,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错误;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12)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13)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4.(1)古义:十分之一。今义:“11”的中文写法。(2)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3)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之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5.(1)于①对、对于,介词;②在,介词;③到,介词;④不译,介词;⑤组成复音虚词“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2)乃①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副词;②竟、竟然,副词;③于是,连词;④才,副词。(3)文①文字,名词;②纹,名词③文章,名词;④掩饰,动词。(4)名①名字,名词②命名,动词;③识其本名,动词;④说出,动词⑤有名的、著名的,形容词。(5)道①路、道路,名词②道理,名词;③主张,名词;④说、讲,动词;⑤方法,名词。(6)盖①车盖,名词;②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连词③超过、胜过,动词;④有“大概”的意思,副词。(7)然①如此、这样,代词;②对、正确,形容词;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但、但是,连词。二、背景资料全搜索(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嘉佑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元枯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他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2)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和“论”没有大的差别,后人统称说理辨析类文章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云:“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都是这类文章。三、文章结构巧图解山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叙前洞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后洞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其见愈奇其至加少即事明理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议奇观常在于险远(志、力、物)应当深思慎取这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师生互动课文发散课文精讲诠释一、精彩片断赏析◎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译文】褒禅山也叫作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舍定居,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听说的慧空禅院,a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所以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品鉴】本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用“华实”之“华”的误读。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全段从山名说起,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文】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探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愈奇特。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大概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探险的人来,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品鉴】这一段全是记游,先概述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情况,从对比中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前洞平旷,记游者众;后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可见作者的用意是重点写后洞,后洞多自然美景,但多在险远之处,即“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道出用意所在。作者本想继续寻幽探胜,领略奇景,但听信怠倦者之话,半途而废,事后悔万分。一个“悔”
字概括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也留给读者无穷的感想,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的议论。◎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译文】对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途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偏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外物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可是有力量足够到达目的地,结果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说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品鉴】这一段是全文的重心,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感想和体会。段首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假托古人,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以古喻今,极有教益作用。接着就“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个事实,辩证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刻透辟,颇有见地。这就是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醒人警世的巨大作用。◎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我对于那倒地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世人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品鉴】这一段与第一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作者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求实的精神。◎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译文】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天,临川人王安石记。【品鉴】这一段是古代游记的惯用格式,即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收束全文。二.疑难解析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
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2.作者是如何论证“志”、“物”、“力”三者关系的?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要坚定的方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3.作者出洞时,说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有什么作用?作者听信别人懈怠之话,“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本来就有后悔之意,再加上有力气,火把还可以照明,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为后文关于“志、力、物”尤其是“志”在成功中作用的论述作了事实准备。4.作者最后交待同游人的姓名籍贯,是不是赘语呢?有两个好处。一是与前文记游中的“余与四人拥火以人…‘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的内容相呼应;二是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课文延伸发散1.文章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作者游褒禅山,本是一次极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到“尽吾志”的观点,而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与“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关系的:“尽吾志”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相辅相成。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一句,提出了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结合今天
的实际谈谈你对“深思而慎取”的理解。思路提示:主要在于引导我们理解“深思而慎取”的内涵。应从要培养独立思考、持之有据的治学态度,做一个严谨的人等方面去把握分析。当然此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提倡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敢于剖析自己,能有独到的见解,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合作学习纵横拓展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解题技巧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培养综合的文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当前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常见的命题形式。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考卷以及高考模拟试题中都出现了相关的考题设置,因而在高考备考中,这一考点不容忽视。本文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几种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例如: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三、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四、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五、据修辞,定句读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六、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文言文断句的考察,归根结底是对文言文内容的考察,因而,除了掌握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应积累大量的文言知识,多种方法相辅相成,才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精选好题自主评价一.基础检测(25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2.选出加点“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后世之谬其传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3.选出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例:火尚足以明也A.素善留侯张良B.秋毫不敢有所近C.且天天下非小弱也D.以乱易整,不武4.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沛公欲王关中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二.阅读欣赏(45分)(一)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20分)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余有叹焉叹:感慨B.夫夷以近夷:平坦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7、对下列句中加点向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
③不随以止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⑤/②/⑥D.②③④//①⑤/⑥8、“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3分)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9、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10、翻译(8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①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潜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选自(《宋史·黄庭坚传》)注释:①骫:歪曲、枉曲。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举进士.调叶县尉举:推荐B.擢起居舍人,丁母艰丁:遭逢C.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诬:欺骗、言语不真实D.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配:够得上、相当1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未间命而卒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B.以勇气闻于诸侯学甫而不为者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因自号山谷道人云D.相如因持璧却立13.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4分)时课颁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A.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不以迁谪介意B.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C.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丐郡,得知太平州D.至之九日罢,主管太龙观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D.该传记前三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最后一段介绍他的文学成就。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B(A胜shèngC咎jiùD相xiàng)2、B3、D4、B5、D(ABC都是名词作动词,D动词作名词)二(一)6、D(孰,谁)7、A8、D9、C10、(1)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要僻远的地方,而且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广泛。(二)11.A(举:考中、考取。)12.D(因:都是副词,译为“于是”、“就”。A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B前为连词,译为“来”,后为介词。译为“凭”;C为:都是动词,前一个译为“模仿”,后一个译为“做”。)13.B(A“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母”旬反映他韵孝顺。C“蜀”句表现他的淡泊,“乐”句介缗他的名号的来历。D“丐?句表现他的直率,“至”句介绍他被罢免知州后新的官职)14.B(该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15.(1)(黄庭坚)担任了北京国子监的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2)等到母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室(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3)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听到的人都认为他胆气豪壮。参考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同,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
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因避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亲近。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封宣布命令赢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舞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竞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予是自号为山谷道人。三、写作训练(30分)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地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你读了这两行信,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真题回放高考指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2007年浙江卷)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其人之浅也。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鸟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
眊眊:昏乱,糊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忝其父祖耳忝:羞辱,有愧于。B自饭期人之浅也期:看待。C畏其敏畏:担忧。D饮酒不衰衰:减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然后变风发乎情B.定国且不我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臣死且不避C.又以病止酒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梅以曲为美置杯焉则胶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3分)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③特恐死岭外,而天手之恩不及报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分)②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分)1.C2.B3.D4.B5①难道不是因为他赫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②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