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内容:科学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第七单元“天气”教学目的:通过指导学生畅谈体验,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搜集、处理信息、展开小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认识。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通过搜集、查阅各种有关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来丰富自己对天气的认识以及能否尝试用简单的图画来记录天气情况。教学难点:1、教学中教师能否关注学生生成性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懂得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学生小组网络电脑的调试,与天气有关的各种图书、报刊等资料。教学实录点评建议教学导入:5分钟时间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给人感觉重点不突出,学生贫于应对,深层次的思考不强。展示班级两位同学在不同季节的照片,组织学生猜测:在什么季节和天气拍摄的?再由学生自己介绍当时的情况。
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你都遇到过哪些天气?不同天气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天气?有什么感受?不同天气里应该怎么办?(板书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教学活动过程: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反馈)你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么?通过天气预报你都能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应地进行板书)教师提问:天气预报中还有哪些最新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查阅资料进行解决。(学生通过图书、报纸、图片、网络等查阅资料解决问题)17分钟学生反馈解决问题。教学延伸:就学生课堂所提出的问题:人们能不能改变天气?布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下节课继续研究。“想到什么”似无必要,在这一部分的5分钟内师生的口语交流过多过繁,缺乏有深度的问题设计,关注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对学生生成性的目标有一定的重视,并能反映在板书中。如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确?对于天气预报中的最新内容的涉及,教师操之过急。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体现了自主性和合作性。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网络、书籍、报纸等相关资料。反映了教师教学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提供17分钟的查阅、处理资料时间,比较充分,而且在学生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及时而必要的协助。在学生研讨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文字、网络、图片、录像等资料,尤其是将录自各电视台不同时段的天气预报组合在一起,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观看,既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最新的内容,又暗示学生生活中存在众多的科学知识。学生反馈生物预告天气时,教师能够适时的结合语文课《要下雨了》一课的知识进行协同教学。直接点题:提到关心天气,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天气预报”了,你平时通过哪些途径获知天气预报的,通过它你都可以了解哪些内容?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各种资料,可以放在讲桌上,在巡视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把这些资料提示给学生,帮助他们有选择的寻找信息资料。提醒学生随时将资料做好摘要,记录下来。反馈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云图或观看录像中气象预报的云图,进行预测天气的练习。布置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小论文或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反馈。同时也请同学们利用本节所学的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课后延伸的处理适当,树立了开放的教材观,也培养了和保持了学生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