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章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文学家、政治家。作品集有《临川先生文集》。
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筑舍定居死因为(这个)缘故命名······者······也,判断句因为是山南水北倒碑文文字辨认说大概错误
整体感知3、4自然段1、2自然段5自然段褒禅山的来历游褒禅山过程借游玩叹所得补叙同游者情况
名院洞碑山第1自然段
壹章思考第一段写仆碑,与文中哪出照应?第四自然段
>>>前洞>>>后洞>>>入游华阳洞>>>出>>>思平旷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深、难、奇追记后洞中所见余力、物相、既出、咎悔
章作者略写前洞,祥写后洞并做对比的作用是什么?思考:为后面的说理议论做铺垫
求思有志有力有物
力足尽志无悔如何求思方能“无悔”
叙议结合“是”因事说理“叹”文本特点
巩固练习1、下列句子中标注的词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施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B、不出,火且尽且:将要C、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2、下列各组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1)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求其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5)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1)(2)(5)B、(1)(3)(6)C、(2)(3)(4)D、(4)(5)(6)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美猴王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西游记》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孙悟空”是人、神、猴的结合体。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第二部分:山涧生活。第三部分:发现水帘洞。第四部分:拥戴为王。
默读思考:猴王美在哪里?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野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猴王诞生于自然,生活于自然——自然之美。
写与群猴一起洗澡,写与群猴一起玩耍,写主动到水帘洞内探险……猴王性格自然率真,具有真实自然之美。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写出了无“人世间”种种烦恼忧愁,具有无拘无束的自然之美。
以花果山、水帘洞为安身之处,“省得受老天之气”,“率千百口老小”,“不从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写出了猴王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美”。
“美”主要不是指外表的美,而是指生活之乐。美猴王“美”在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