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文言知识点,背诵课文第三段。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程和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感悟、背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
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知识点,背诵课文第三段。教学难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教学类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自学法、诵读法、引导法。教具:录音机、常规教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21岁时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特权,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即49岁时,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熙宁九年,即55岁时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也称王文公。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积极参加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散文以政论性为主,分析犀利,态度鲜明,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公元1051—1054年,即30岁—33岁时,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文言知识点】一、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用来……的;……的凭借/ 缘故。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4、于是予有叹焉。古义:于,介词,对于。是,代词,这件事。对于这件事。 今义:连词。二、词类活用1、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头。3、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也可理解为省略句“其至之人”
)。5、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也可理解为省略句“险远之地”)。8、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用“……者,……也”表判断,“者”是语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气助词,表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判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断。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关系的判断句。(二)介宾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三)省略句1、有志矣,不随以止也:动词“随”后省略宾语“之”。2、有碑仆道:动词“仆”后省略介词“于”。3、然力足以至焉:此句为转折复句,“焉”后省略了另一分句“而不至”
。【整体感知】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3—4段),写游山的心得,是议论部分。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第四段,借“仆碑”说明学者应该“深思而慎取”。第三部分(5—6段),补叙同游者及作者的情况。【第一部分】(以自学为主,教师点拨) 作者游褒禅山的顺序是怎样的?与第二部分的内容有何关系?明确:山 院 洞 碑,与第二部分的内容一一对应,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第二部分】(重点,边讲边让学生背诵)教师承接语,本篇游记是通过写景来抒发道理,那么,到底抒发了什么道理呢?现在我们看第二部分。1、“于是予有叹焉”这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2、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往往有得”,“有得”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作者以游洞为喻,说明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结合课后练习二)明确:要达到目的必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志(最根本的),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行文按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逻辑严密。4、针对“志”的重要性,作者怎样作出进一步的强调与申诉的?明确:作者先说明有力无志而未达到目的,会可讥有悔;后说明尽志而未达到目的,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了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第三部分】(学生自学,不讲)【构思特点】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结合课后练习三)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板书设计】 山 记叙: 院 议论的 前洞:夷以近 游者众 基础 洞 后洞:险以远 至者少 —— 既出而悔 碑 议论:记叙 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志、力、物—尽志无悔 的深化 应深思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