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法点拨】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文中语句,勾画疑难点。2、自主学习,规范作业,合作探究,完成对文本的理解。【课前自主学习案】一、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阅读并标注文本,并将自学过程中疑难之处标记出来。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①始舍于其址 ②有泉侧出 ③火尚足以明也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常在于险远 ⑥则其至又加少矣。⑦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特殊句式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有碑仆道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⑦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⑧此余之所得也。4、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交流提高】1整体感知,梳理本文思路。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4“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5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6议一议: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哪些条件,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课后自主检测案】1、回顾前面的内容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__________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2、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①其文漫灭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②往往有得③此余之所得也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C、王安石和苏轼同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主张文章要“有补于世”。苏轼散文明白畅达,他们的文章各有特色。 D、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40卷,《水经注》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学巨著。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的正确意思是: A、为了自己探求、思考的深入因而无不在探求、思考之列。 B、因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深入而且广泛。 C、因他们探求、思考的深入并广泛应用。 D、凭着他们的探求、思考的结果就能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
5、《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到达险远之处需具备几个条件?其中哪个因素最为强调①需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个字)②最为强调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8-10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7、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说动词 C、蒙乃始就学 乃:才副词 D、非复吴下阿蒙 复:再8、“卿言多务,孰若孤?”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你说事情多,与我相比,怎么样? B、你说多了,谁象你这么孤傲? C、你说事情多,谁象我呢? D、你说多了,与我相比,怎么样?9、解释“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链接从“菊花诗趣谈”说起 秋菊凌寒不凋傲霜开放,一直被视作坚毅顽强的象征,向来为人所赞赏;菊花干枯枝头不落瓣的特点,则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表现,更是为人所称道。古人常常借歌咏菊花不落瓣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节操。南宋灭亡后,爱国诗人郑思肖就在《画菊》中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通过赞扬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金秋赏菊之际,吟诵历代的咏菊名篇,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代的一件文学公案——北宋时期,几位大文学家围绕菊花是否落瓣的问题,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成为流传至今的文坛佳话。据蔡绦《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成《残菊》一诗,其中前两句写道:“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后,说:“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用嘲笑的口吻为此诗续了下面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寄语诗人仔细看。”素有“拗相公”之称的王安石自然不服气,反唇相讥:“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修不学之过也。”两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菊花的落瓣与否。菊花落瓣不落瓣,本来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却引来两位大文学家的激烈争论。看来,他们确实是秉承了“一物不知,儒者所耻”的格物致知精神。令人遗憾的是,王安石搬出《楚辞》来证明菊花落瓣的正确性,还是犯了古代文人重考据轻实证的通病。关于这场争论还有另一版本,虽然内容相似,但与王安石发生
争执的人不是欧阳修,而是改为苏轼。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动,可能一来是在历史上苏轼与王安石素来不和,二来是苏轼也持菊花落瓣的观点,他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即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对于苏轼与王安石的菊花落瓣之争,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中叙述得更为具体生动。在这个故事中,结局是王安石找了个机会将苏轼贬到湖北黄州,苏轼在黄州赏菊时眼见西风吹来,菊瓣纷落,满地金黄,这才醒悟过来:“老相国是让我来看落菊的。”事实上,苏轼贬谪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与菊花落瓣之争毫无瓜葛。《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虽然写得十分传神,毕竟是凭空编造的小说家言。不过,王安石与苏轼关于菊花落瓣之争虽然并非史实,还是让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瓣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瓣的,只不过菊花中落瓣的品种较为稀有少见罢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还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要知道菊花到底落瓣与否,与其费尽心机地从经史方面进行考证,还不如直接观察落瓣的菊花来得实在和科学。不过,纵观历史,毕竟“义理、考据、辞章”占据主流,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古代读书人将毕生心血花费在皓首穷经上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其结果便导致了古代关于经典的注疏考证著作汗牛充栋而科技著作寥若晨星,这或许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需要拿出眼光和智慧来认真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该是我们所取的态度。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便以为儒家经典足以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认为美国在对伊拉克战争中从将军到士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便觉得《孙子兵法》足以指导中国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认为《易经》是传统文化中智慧的结晶,便容不得杨振宁先生对《易经》的批评,而对杨先生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凡此种种,看似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之以“爱国”之名,实则足以误事,甚至于误国!(阅读以上这段材料,然后谈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