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人教版知识精讲

ID:1073338

大小:7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嘉祐三年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三年任宰相,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后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三.文章结构:《游褒禅山记》全文可分为五个段落:第一段先概括介绍褒禅山,然后写发现仆碑,又从碑上残文看出此山原名“花山”。第二段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第三段写游山的心得体会。先充分肯定古人的“求思”精神,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精辟地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与必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三方面的内在联系。 第四段就仆碑足以证讹一事,指出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应该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五段交代同游者的姓名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四.主题思想: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同时还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五.文言知识:(一)“其”的用法:“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1.“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1)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A.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其”代华山的。B.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其”代仆碑的。C.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其”代华山的。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代后洞的。(2)用为主语或宾语: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2.“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A.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作,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洞中奇景的乐趣。这是承前称代,“余”“其”是互文,“其”指代自己。3.“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作,因此那以后就把它叫“褒禅山”。“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B.距其院东五里:译作距离那个慧褒禅院东面五里。“其”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译作,要问那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好游的人也没有谁走到过洞的尽头。“问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其”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译作,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难,可是那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E.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作,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些来到的人就更少了。“其又深”的“其”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指代那些。F.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出了洞,有人就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其欲出者”的“其”,指代“欲出者”,译作“那”。G.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作,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事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能说得完呢?“谬其传”的“其”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4.“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例如: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5.“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气。例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已经出了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既其出”的“其”是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二)疑难句解析: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对于。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模拟试题】一.从每组的加点词中选出一个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1.A.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大王见臣列观E.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2.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答:()3.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B.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C.文曰“初平山人”D.属予作文以记之E.文过饰非                            答:()4.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答:()二.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中两两相同的居多,请选出与两两相同的词义不同的句子。1.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其孰能讥之乎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距其院东五里答:()2.A.而卒葬之 B.卒廷见相如C.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D.初,鲁肃闻刘表卒E.疑畏卒不敢取F.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G.五万兵难卒合答:()3.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B.其人家有好女者C.若备与彼协心……则宜抚安,与结盟好D.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E.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答:()4.A.无物以相之B.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大丈夫相时而动E.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F.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G.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答:()5.A.入之愈深,其进愈难B.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C.是进亦忧,退亦忧D.余船以次俱进E.于是相如前进缶答:()6.A.险以远,则至者少 B.江山险固,沃野万里C.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D.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E.吾与汝毕力平险答:()7.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而操舍鞍马,仗舟楫C.舍相如广成传舍D.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E.土地平旷,屋舍俨然F.客舍青青柳色新答:()三.翻译下列句子,补上必须补出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并说明补上的是什么成分。1.于是余有叹焉。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四.阅读下文,按要求做题。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余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如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1.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文中的“癸酉”表示“乙卯”表示2.在传说中三门是这样形成的:鬼门的称呼是这样来的:3.《书传》、《州志》对三门和砥柱的关系分别是这样解释的:作者的意见是持此意见的原因?4.《隋书》对砥柱有何说法?作者怎么看?5.文中突出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你怎样看这个观点?  【试题答案】一.1.D 2.D 3.E 4.D二.1.D2.G3.B4.ADE5.C6.D7.A三.1.于是我对这件事有许多感慨。2.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未能到达省了一个分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免不了懊悔。3.我对这倒在路边的石碑很惋惜(省谓语),又因此而感叹那些古书不复存在,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没有人能说明白古书的原貌,(类似的情况省主语)哪里能说得完呢!四.1.年;月2.开始黄河中有一块平如砥的大石,当年黄河泛滥,大禹就把这大石凿成三块,水从石间流过,形成三门;鬼门地势险恶,船和竹筏一进入此门,很少有能平安出来的3.三门就是砥柱砥柱就是三门山;三门和砥柱是两个地方,三门东北五十步是砥柱;作者认为《书传》和《州志》的作者都没有亲自到过当地,所以认识错误;而自己是亲临考察过的。4.认为大业七年,砥柱曾经崩塌,把河道堵塞了,使河道逆流数十里对这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砥柱现在还完整地屹立在黄河中间,况且这里河道的宽度有二十丈,怎么可能有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以至要逆流而上数十里的事呢?因为黄河两岸都是山,大概当时有的山曾崩塌过,人们就以为是砥柱(崩塌了),而写《隋书》的人就把它误记了下来。 5.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前人书上的记载要经过检验才能确定正确与否,不盲从别人的见解,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可贵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