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百花苑】菩萨蛮 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赏析>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全词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在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在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文本链接】1.走近作者《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2.背景资料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他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能更深刻地理解《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他的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基础知识积累】1.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通“甫”)2.古今异义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分数的表示法。今:数词)②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不平常。今用作副词:很,十分)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至”是“到”,“于”介词,引出下文的地点。今:表提及)④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由”,“是”代词“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3.词类活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屋定居,名词活用作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动词)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用作动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说明白,名词活用作动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常在于险远(险远:路途艰险遥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一词多义名: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以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说明,名词用作动词)然:有穴窈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视其左右(然而,连词)观: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名词)谬:盖音谬也(错误,形容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动词)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原因,可译为“因为”,连词)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超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副词,表推测)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在,表推断)今其智乃反不能乃(竟然,表转折)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就)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道:有碑仆道(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学说)何可胜道也哉(说)策之不以其道(规律,方法)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文过饰非(掩饰)其: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代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自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表期望)吾其还也(还是,表婉商)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助词,无实义)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连词,是……还是)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列关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5.文言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随”后省略了宾语“之”)有碑仆道(“仆”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然力足以至焉(省略句。“焉”字后省略了“而不至”)【文言文对译】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褒禅山也叫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浮图:梵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fàn)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筑舍定居。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庐冢(zhǒng):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庐,屋舍。冢,坟墓。 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的,原来音谬也。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是作“华阳洞”,看是读音错了。正文下句,应作华阳洞。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谬:错误。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所谓前洞也。记游:指在洞壁由山以上五六里,有是人们所说的“前洞”。上题诗文留念。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穷:尽,走到尽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劲懈怠想要退出去的同伴说:“如果不出去,火且尽。”拥火:拿着火把。拥,拿遂与之俱出
把将要烧完。”持。怠:懈怠。且:将要。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发语词,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有“大概”的意思。不能十一:不及十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分之一。不能,不及。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当决定从洞中退出来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个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加少:更少。方:自己跟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当。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明:照明,用作动词。既其出:已经出洞。其,助词。咎(jiù):责怪。悔其:后悔自己。其,指自己。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也。叹:感慨。得:心得,收获。求思:探索、夫夷以在。思考。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地方平坦,并且路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阴僻远的地方,因人之所罕至焉,夷:平坦。以:而。瑰怪:故非有志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珍贵奇特。观:景象所以,没有志向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随以止:随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昏惑:迷惑。相(xiàng):帮助。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达到)。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有悔:有所悔恨的。其:岂,难道。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以:“以之”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地选取的缘故了。的省略,因此,由此。悲:感叹。谬:弄错,使……错。其:指古书。名:指识其本名,用作动词。何可胜道:哪里说得完。胜,尽。学者:治学的人。之:代传闻材料。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安人王回,字深父;我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四人者:(同游的)四个人。庐陵:现在江西吉安。萧君圭君玉:记。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现在福建长乐。王回深父(fǔ):王回,字深父,北宋理学家。父通“甫”,下文“平父”“纯父”的“父”同。安国平父:王安国,字平父。安国、安上都是王安石的弟弟。安上纯父:王安上,字纯父。至和:宋仁宗的年号。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眷写时才把姓名写出。合作探究篇【课文内容透析】1.脉络梳理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大部分,先记叙,写游览褒禅山的经过,再议论,针对在游览中的情况发表议论,结构清晰。2.主旨感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题目“游褒禅山记”,“游”“记”交代了本文的体裁是一篇游记,游览的地点是褒禅山。3.写法点击
⑴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照应严谨。在游记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文章的内容中心就在议论,这是《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的特点。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在记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前洞”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后洞”。在记“后洞”时,也没有着色绘景,只用三个概括性字眼“深”“难”“奇”从感觉上状其主要经历。这既是游洞经过的高度概括,又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作者是怎样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呢?他笔锋一转,巧妙地写出洞原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样一来,议论的客观条件大体具备了。本来,文章便可以从记游过渡到议论,但作者却不就此作罢,而是峰回路转,波澜再起,笔锋又转到回忆游洞时所见,从一个普通的现象中悟出一个道理:“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乍看似乎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实际上正是为以后的议论层层准备条件,并且仍然含有记游写实之意。记游到此,看来已到山穷水尽,但余波突起,又转回退出时的情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埋怨自己盲目跟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个慨叹,便是下文议论的导火线。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议论部分,是在第一部分记游的基础上,写因游悟出的哲理。这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承上,使文章由第一部分的记游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议论;启下,统领下文的感叹。这个领起的“叹”字,意味深长,一是赞叹古人,二是慨叹世俗之人。接着作者就游华山洞不能“极夫游之乐”的遗憾,具体抒发感慨,纵横古今,层层披露出因游山所悟出的哲理。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的原因,是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进而联系对照自己游山的所见所闻:“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据此,作者得到启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进而,作者又以自己游后洞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体会到要想达到人迹罕至的险远;欣赏“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准备,既要懂得“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要懂得虽已立志,“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还要懂得主观条件之外,在客观条件上“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最后作者运用对照形式写出结论:主观上本足以“至”而居然达不到目的,那便“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反之,主观上尽了全力而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则自己可以“无悔”,自己不悔,别人也就无法讥笑了。这是作者写这篇游记所要阐明的道理,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这里作者论述“志”“力”“物”三者对治学治事取得成功的作用的观点是正确的,既强调“志”,又重视“力”与“物”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作者向上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末了,作者用“此予之所得”作这段议论的小结,照应段首“于是余有叹焉”,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⑵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⑶文笔简洁,语言凝练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4.重难点解惑⑴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1层(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第2层(第2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3、4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1层(第3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
终,前后呼应。第2层(第4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第三部分(第5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⑵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笔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⑶褒禅山与慧空禅院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据《历阳典录》所载:“褒山寺筑于唐贞观年间。黄庭坚、王安石、王深文皆在寺内留有文迹。寺内曾藏有玉杵、铁杖、金磐、锦帨、玻璃盘、旃枟、避尘珠、藏经椟等,寺院近旁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可见,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名师引领探索】课文第三段深入探讨褒禅山后洞一游,王安石感慨良多。明明游洞诸人都怀抱探险求胜之心,却因为某个人一句懈怠丧气的话就都一拥而出,错误地退了出来。为什么会如此呢?王安石想到了古人。古人观天地万物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言外之意是说,古人为求一得,总是竭尽全力,深入考察的。“我”虽然探险失败,但也应为求得而认真总结。作者是从探险本身谈开去的。一般人探险浅尝辄止,畏难而退。王安石认为要探险游历,就要去奇远险恶之地,那里才有罕见景色,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王安石昂扬振奋的人生态度。但是这需要一些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有“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志者,怎么会有探险百倍的勇气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志”的重要当属第一。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位志存高远,识见非凡的人,他的志是鸿鹄之志,燕雀之志对他而言是不值一提的。有志,还须有“力”。
“力”是意志、勇气和才具的总称,这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本。“志”与“力”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但光有个人自身努力还不行,外物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既强调“志”,又重视“力”和“物”,表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但世事难料,即使一切俱备,也有欠缺东风的时候,“志”“力”“物”齐备,也可能失败。王安石对此的态度积极、豁达,他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不可容忍的是有志不去奋斗,可以接受的是尽志而失败,王安石是北宋时代少见的奋发向上,意气飞扬的人物,他后来变法阻力重重,屡遭打击,却矢志不渝,永不言悔,其人生态度与这篇文章的表述完全一致。在论述立志,蓄力,借物时,王安石看似不经意却又两次提及要“不随以止”、“不随以怠”,这一点是他对自己参与游洞又“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总结。要做异事,得有异行,而众人随俗,常常抱志不终,王安石如此说,就是暗示,如果要求“非常之观”,就得有点独立而行的精神。王安石变法就是这种敢破流俗,特立独行精神的表现。在当时的时代,王安石是个颇遭非议的人,即使苏轼这样颇有识见的人也喜欢对他进行嘲弄。但是王安石并不因此而刻意改变自己,他执意改革,尽志无悔。缜密严谨的思想,奋发向上的态度和不顺从流俗的作风,透过这些品质,我们可以看到四年后开始走上改革之路的未来改革家的清晰的影子。【类文欣赏】登泰山记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馀。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导读>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④“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可见作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日观亭以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云中山“白若 ”,抓住了形状的特点。“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