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

ID:1073496

大小: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品文档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文章来源m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诗歌鉴赏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ǔ),余弟安国平父(fǔ)、安上纯父(fǔ)。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重点字词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加:更,更加。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咎(jiù):责怪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得:心得,收获。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夷:平坦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相(xiàng):帮助,辅助。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于人:在别人(看来)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何可胜道:怎么能说得完。胜,尽。父:通“甫”,下文的“平父”“纯父”的“父”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原文翻译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写作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思想也成熟许多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段落赏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至“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为第一部分,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二部分,写游山的感想体会。从“四人者”至“临川忘某记”为第三部分,记游山的同伴和时间,第三部分为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说理则是文章的主体。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点明所游之地,照应题目。接着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来历,考证了禅院的由来,引出了华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说明,为下一层记游叙述作铺垫。进而解释碑文音读的错误,为第四自然段的议论埋下伏笔。这段文字看上去显得“平淡”,但是,这都是作者妙笔独运之处。读者可以从“平淡”的记叙中领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细究这段文字,读者便可发现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这一层紧扣一个“游”字,继续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一句写“前洞”,仅用了十九个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征,并为下文游“后洞”作比较、发议论做好准备。第二句写“后洞”,处处与前洞作对照,强调了后洞的“窈然”、“甚寒”,以及“好游者不能穷”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的奇景。两调相互映衬,险者更险,夷者更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略写了前后洞的概况,便顺势而下,详细地记叙游后洞的情景。作者未能极尽游兴,游的方面内容叙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游前洞、后洞的继续也都是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第二部分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文章由记游过度到议论。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接着,作者联系自己游洞的所见所闻,感到“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由此,作者体会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人们要想在“险以远”的道路上前进,到达预想的境地,“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作者在这里揭示了“志”、“力”、“物”这三者的辨证关系。首先必须有坚定的志向,其次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此外还得有外物的帮助,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记游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道理。作者还认为,有力量可以到达险远境地而未至,他人就会嘲笑,自己也应悔恨;如果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达,别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于心无悔。“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是对这一层议论作结,照应这一层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联贯。第二层即第四自然段。这一层作者回应第一自然段中“有碑仆道”而就仆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条重要道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写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许多年代久远的古书未能流传下来,致使“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为例证,最后得出“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这一层阐明的做学问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对前面提出的要到达险远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观点的补充,使其更为充实、周密。研究学问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还得讲究方法──“深思而慎取之也”。至此,读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选取与治学态度有关方面记游的匠心。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尾:记同游者姓名和游山的时间,这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常用格式。这段文字既是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又照应了前文,文字紧凑,富有感染力。清代刘熙载认为王安石写文章在取材和立意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它没有像一般游记详细描绘山景,而只是记了一块仆碑和游华山后洞的情景,其余一概略写或不写。一般游记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娱心悦目,或者抒发羡慕隐逸之情;而这篇游记则是通过游记形式来谈论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学精神,蕴意深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精品文档文章来源m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