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可以用云状和云量观测云。2、知道云状的种类和云量的含义。3、初步了解看云识天气谚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各类云的特点。2、通过室外观测,熟悉云状,测算云量。3、初步养成日常生活中观测天气变化的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有关云状和云量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2、室外观测记录表。学生准备:搜集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一下。2、提问:不同的天气,云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晴天、阴天、雨天三幅图片,学生观察交流)3、讲述: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的观测。(板书课题)二、观测云状。1、谈话:怎样观测云呢?云状和云量是观测云的重要内容。(学生也可以回答其他内容,如云的颜色、云层厚薄等)2、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云状的分类以及图片。
3、出示云状及其分类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云状的特点,学习观测云状的方法,讲解云状与天气的关系。(课件展示—层状云:布满全天或部分天空的均匀幕状云层。包括卷层云、卷云、高层云及雨层云。积状云:是垂直发展的云块,具有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的外貌形态。主要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波状云:波浪起伏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三、测算云量。1、学生阅读教材上云量的文字资料。2、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观测云量的方法。(课件演示:测算云量)3、讲解云量与天气的关系。(课件列表:云量与天气)四、阅读谚语。1、学生阅读教材上看云识天气的谚语。2、学生说一说每句谚语的含义,教师简要讲解。3、教师补充讲解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五、室外观测。1、讲述:现在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到室外去观测云![2、讲解观测要求:①认真观测、做好记录。②分小组进行观测。③遇到问题首先请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④轻言细语、不打不闹,注意安全。3、下发记录表。学生到室外观测云,记录云状和云量。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观测结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六、总结拓展。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课外活动:搜集更多的与云相关的谚语,利用这些谚语帮助我们观测天气。七、欣赏云朵。(搜索云朵摄影图片,组织学生欣赏)(根据课堂进度决定。)附件1: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卷层云出现前往往伴随日晕、月晕,因此,如看到天空有晕,便知道有卷层云移来,则未来将有雨层云移来,天气可能转雨。)2、瓦块云,晒死人。(波状云)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波状云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而少变化。)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波状云和大片层状云连在一起,将有风雨来临。)附件2:日晕、月晕在天气变化以前,我们有时会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看到一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且太阳光和月亮光也似乎暗淡了许多。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把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这种光圈叫“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日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气象现象。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红外紫的。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围绕太阳环形,呈彩色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