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ID:1073732

大小:17.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2.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三、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不能在水中溶解物质四、学情分析:四年级的许多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比较高。本节课所涉及的实验器材较多,且多为易碎玻璃制品,对学生正确操作器材的要求较高。我校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规范性上较差,要求教师在讲解和演示时侧重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步骤和方法。此外,四年级的学生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已有接触,但仅为初步认识,还不能分辨出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什么状态才是溶解,怎么用多种方法观察溶解并将其用更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学准备:五、分组材料:食盐、沙(使用前淘干净)、面粉、装水烧杯、玻璃棒、锥形漏斗、滤纸、方座支架。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2分钟师: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融化了),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4分钟(1)教师板书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出示实验要求):将小托盘中的食盐和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轻轻搅拌,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变化(记录)。提示:用玻璃棒搅拌时用力不要过大,不要碰撞烧杯内壁和底部,小心玻璃易碎。(2)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沙子在水里呢?回答问题:在水中是否看得见食盐、沙颗粒;水中是否有沉淀。(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2、面粉的探究——20分钟(1)教师讲解: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沙在水中没有被溶解。老师这里还有一样东西——面粉,它能不能溶解在水里呢?你们猜一猜?(2)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猜测。(3)师: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做实验)(4)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出示实验要求:将小托盘内面粉加入一个盛水的烧杯中,静静地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记录)。提示:要轻轻搅拌,小心玻璃仪器易碎。(5)学生汇报交流:面粉在水里是怎样变化?在水中是否看得见面粉颗粒;水中是否有沉淀。 (6)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子还是食盐呢? (有的学生会说面粉溶解了,因为水变白了;有的学生说面粉没有溶解,因为里面还有面粉颗粒)(7)师: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统一,我们除了用眼观察外,还能用什么别的方法来检验它们是否溶解了呢?。(引导出学生说出用过滤的方法。我们知道是否溶解,就要看水中还有没有颗粒,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检查出水中还有没有颗粒呢?)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再来做个过滤的实验。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叫做滤纸。我们可以用它将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们从中分离出来。以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为例,教师演示折、剪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强调过滤实验注意事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沿要低于漏斗上沿;倒液体时在漏斗中的液体要低于滤纸上沿。三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用的玻璃棒;玻璃棒要靠在滤纸三层部分;漏斗下端要紧靠下方烧杯的内壁。每个漏斗和滤纸只能过滤一次。观察滤纸上是否残留有物质。(8)学生实验,分别对三杯液体进行过滤实验,观察滤纸上是否残留有物质。(结果:滤纸上留下了沙、面粉颗粒,水到了烧杯里,面粉和沙从水里分离出来了。)(三)归纳整理,总结提高。——8分钟1.整理过滤实验中观察到滤纸上的物质,得出结论:因为只有过滤沙和面粉的滤纸上分离出了面粉和沙,所以食盐溶解了,而沙、面粉没有溶解。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你能说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吗?(引导学生说出溶解的科学概念: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液体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七、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在水中是否看得见颗粒在水中是否有沉淀过滤滤纸上是否有物质食盐无无无 沙是是有面粉有八、课后反思本节课为溶解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虽然对溶解现象有所了解,但都停留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现象,没有对其有一个本质上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我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入逐步踏入对溶解本身更深入的认识。本节课上所做的实验虽然并不复杂,但由于我校学生一直以来缺乏实验操作机会,对实验的规范掌握不足,因此就要求本节课我在布置实验时更加细致明了。然而在课堂中,我只是运用了语言来描述,没有使用相应的板书或幻灯片投影,使得学生在了解实验步骤及要求时不够充分,导致在动手实验时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情况。另外我在布置实验前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所以导致学生在完成试验后并没有观察到或准确观察到实验中的现象,最终导致了实验结果不明确,结论难以得出,学生对结论理解不清等问题。此外,在提问中,我更多地使用了课本外的问题以及记录表格。虽然这些问题和表格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应当直接使用课本中的问题,课本中的问题经过了长期提炼,已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例如课本第二十二页“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呢?”、“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呢?”等问题已经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应该直接提给学生。在本节课中,我忽略了实验中现象的对比,也就是课本中“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这一类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总结提炼出科学概念以及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有着很好的帮助,在今后的课堂中应当多使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