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体会”九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为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后续的探究活动作铺垫。教材主要围绕: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和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两个方面进行探究。由于考虑到沙在过滤时,往往会水倒完了,沙还留在烧杯里,使分离现象对比不明显,所以我把沙换成了生活中常见的木屑。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概念的描述,同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使学生能有意识的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针对四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了以下分析:1、四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像在生活中把糖、食盐、还有一些感冒冲剂放在水中就会慢慢化掉的这些现象,学生都有见过。2、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只是还不能准确的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不能准确的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根据上述的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并掌握溶解的概念是固体放入液体中后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并能持久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现象。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描述食盐、木屑、面粉在水中的溶解于不溶解现象,并能规范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描述食盐、木屑、和面粉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来突出“溶解”概念的这个重点。再就是通过探究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及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突破难点。使在整堂课中重难点明确。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我会在课前给各个小组准备好:烧杯、筷子、漏斗、试管、滤纸、水、食盐、木屑、面粉等实验材料。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发现、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接下来我就具体来谈谈我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流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在这个环节,我会先通过调制糖水,让学生观察并品尝,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回答:糖到哪里去了?水为什么会变甜?进而引出“溶解”的概念,揭示课题,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这个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和比较食盐和木屑在水中的状态,最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食盐能溶解在水里,木屑不能溶解在水里。根据教材的编排,我设计的第三个流程是(三)拓展新知,深入了解探究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先引导学生猜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面粉到底能否溶解?然后观察比较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分别与食盐和木屑的异同,提出问题: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食盐还是更像木屑?在学生处在不能完全肯定的情况下,最后顺理成章的给学生介绍新的科学方法——过滤。这里的过滤试验,由于是学生的第一次操作,所以我会先做试当的讲解、演示,强调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使学生能在后面的过滤实验中规范地操作。在实验探究结束后,我会开展我的最后流程(四)对比总结,得出结论和学生一起整理整堂课做实验所获得的信息并进行对比总结,最后提出问题:我们对溶解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关于溶解你还想研究那些问题?通过问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整堂课的掌握情况。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我最后会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和判断生活中你哪些物质能溶解哪些物质不能溶解?使学生能够把科学带入到生活中。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所学知识点,我会作出以下简单明了的板书:溶解化成分布物质————微粒————水里肉眼看不见持久均匀物质过滤溶解情况食盐——不能分离——能溶解木屑——能分离——不能溶解面粉——能分离——不能溶解最后我再谈谈对这堂课的教学体会:《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节课主要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在这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对比观察食盐和木屑在水中的状态以及探究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了提出猜想、分析判断、动手实践、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得出结论等科学研究过程,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实践经验,学到了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为学生创设的丰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他们的动手实践、实验观察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从而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