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皆因风月生——《前赤壁赋》赏析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有关“风月”的语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景中的“风月”情中的“风月”理中的“风月”《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清·林云铭
三个层面的“风月”,在文中各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乐甚——愀然——喜而笑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无枝可依之悲人生无常之悲个人渺小之悲生命短暂之悲愀然情中的“风月”
“变”与“不变”的理论“有”与“没有”的理论理中的“风月”
后文的“客喜而笑”与前文的“饮酒乐甚”的情感是否相同?前者是作者面对赤壁美景由政治苦闷中暂时得到解脱的轻松、闲适,后者则体现了作者参悟万物,通透古今人事后的一种“大自在”。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时乖运蹇,也能随缘而化;命运多舛,却可超然物外。不拘泥于一物,而得物之大端;不沉溺于空寂,而能坦然面对。风月不死,先生不亡。——吴楚材《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