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难以挣脱的儒道之苦苏轼的前赤壁赋解读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前赤壁赋》形成原因、主题思想及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究,意在揭示中国古代文人面对不甚清明的的社会现实,想要有所作为而又不得的痛苦心境。让我们看到他们在儒家与道家双重思想的影响下难以抉择的心灵的挣扎。从而了解到他们多元的思想及表现。关键词:儒道作者简介:宋振兰,女,39岁,邢台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中教一级.“艺术作品是作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作家保存自己的思想情操、生活磨砺的审美化石,也是我们后人藉以分析、考察作家过去并再度体验还原的标本。这块标本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家写作时的现实,而且还有他的过去。我们欲要还原它,不能不看到它的现实,也该同时联系到它形成的过去。“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一句每个人讲到时的骄人之语,但很少有人联想到,古老的中华文明中漫长的二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又是那样超人承受能力的漫长。穿越二三千年漫长的历史隧道,我们看到一代又一代,一个又一个具有真才实学,天良永存的知识分子、文人学士的一生几乎个个都是痛苦的、迷蒙的、无奈的、被扭曲的。苏轼的一生的经历,凝聚在他的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如同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前赤壁赋》,近一千年来向后人讲述着一个封建社会的不幸时代不幸的知识分子的不幸。苏轼的不幸,是在儒、释、道,特别是儒、道两种指导思想的折磨下和永无休止的儒家仕途经济的磨难下,绞缠着他走完他的一生的。短短的66年的一生,留下的人生记录性的作品,给我们以咀嚼不尽的旧味和新味,也因此引起我们长长的咏叹和联想。今天我们再读到《前赤壁赋》,就是应该还原他、探寻他的心路历程,而不是批判他,指责他。《前赤壁赋》的形成苏轼的《前赤壁赋》成文于1082年秋,这一年正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正是作品中所说的“壬戌之秋”之后,是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从御史台大狱释放。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秋天写成的,这一年他已四十五岁,从二十一岁入仕到此时,他已在官场上挣扎了二十多个春秋了。人常说四十而不惑,,此时他的人生已顿悟,但苦闷更加伴随着他,道家思想和儒家仕途经济纠缠着他,使他终不得挣脱。他洒脱,对自由的追求,只能与道家相适,但又挣脱不了儒家对他的羁绊。父亲苏洵把儒道视为正道,可是苏轼加冠之后,,就悟道“人生苦短”,一心想上青城拜师修道。苏轼的入道修道思想早已形成,他的启蒙老师张士简就是个道士,苏轼从之学习三年,他认识到儒家的入世是“刀锯在前,鼎镬在后”。他不愿为官,对入世缺少激情,他仰慕道家道教,这种道家清风,定型得早,跟随得长,几乎伴随苏轼终生。在他遭遇“乌台诗案”前后以及终身,在他所做地方官中,几乎游访了所有他能见到的道观,结交了他能够结交的所有道士,从家乡到京城,从京城到惠州、詹州。。。。,他的道友很多。《前赤壁赋》中就写有道友黄士昌在船上.他信道已尽到了疯狂的地步.可是在其父苏洵的催逼下,他结婚、成名、早仕、入京,二十一岁便名震京城,成了京城的新秀。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连殿试的主考官欧阳修都对其夸赞不已。中进士后,苏轼在皇帝的授意下,挂职下放到凤翔锻炼,以图大用,苏轼完成了其父的夙愿。苏轼做官不求功名,他重于追求自由,可是自从被绑上官场之后,又不得不像个陀螺一样被朝廷抽打着。他书卷气十足,心又正直,在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党争中,“乌台诗案”时他成了“受害者”牺牲品。为避祸,他又请求外调湖州,从湖州被捕到御史台大狱,他两次自杀。苏轼逃不出官场又忘不了“自由”,忘不了老庄,忘不了道家思想,他在两种世界观中苦苦挣扎着。对于《前赤壁赋》的分析,多数人以为《前赤壁赋》是以“乐_─━苦─乐”为线索的,这只是表面的;究其原文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苦——更苦——暂时的超脱——超脱不了的更大的苦”。试读《前赤壁赋》,不妨再去挖掘,便会发现作品中隐含有庄子《逍遥游》中“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的思想的描述和论证,这些描述和论证也正是苏轼想要超脱现实的心理表述。苏轼想
“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但事仕途经济、儒家思想又不给他松绑,放不过他。全文无处不暗示自己的仕途之苦,欲效道家“羽化飞仙”的追求而不得之苦。《前赤壁赋》的主题苏轼三十多岁就熬白了头,用他的诗,说其“发不盈梳”,苏轼表面上是豁达的,可他的境遇远不如其祖父苏序那样自由。在黄州(他第一次遭贬)他是团练副使,但又更多的是“囚犯”的身份,只有在赤壁的长江水面上才得到暂时的自由。又适逢大病出愈不久,他又一次来到赤壁的江面上放舟,这一次杨士昌道士因受四川父老的嘱托来看望他,于是二人结伴而游赤壁。(其实船上不只他二人,《前赤壁赋》中有书为证:“客有吹洞箫者”:据考证苏轼已多次来到过赤壁)月亮是十五不圆十六圆,这一次苏轼是藉月亮最圆的时候来排遣心中的块垒的,哪怕只是暂时的,但苏轼绝没料到这次他的企盼又失败了。请看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依据赋的正规写法,点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作者高人一筹,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揭示时间时,偷偷地把“秋”,“七月”,“既望”“赤壁”字样嵌进文中,短短的几句话,就为下文设下了伏笔。非春而是秋,非十五而是十六,它不是思乡而只是为了赏月,排遣苦闷的,在赤壁之下,怎能不让人借古喻今,怀古伤今?此情此景,所有的人都会想到曹公,想到周公谨。曹公是个追求自由的人,曹公的诗文风格随便、通脱,中国的文人有个通病,他们从入世的那天起,只想辅佐皇上,决不肯取而代之,曹公也如是,何况苏轼,曹公身为宰相,但也追求自由,苏轼也如是,这就是全文除伏笔隐意之外又与曹公相比的原因。苏轼借吹箫者的嘴讲出与曹公相比之后的感受的,苏子只能如此,别无他途文中的秋景并不悲凉,美中让人觉得清冷得很,此情此景,苏子总归“自由”了,不能不诵,不能不歌,但两歌两诵中,君王的影子总跟随着他。一歌《明月.窈窕》“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窕兮”中有美人,二歌仿屈原的词“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又有美人。第一次以月比美人,第二次在“溯流光”中“望美人”,天上的“月美人”和流光中的“美人”,正是苏轼期望中的宋神宗。当时有消息说宋神宗这位”美人”想要解救他,而且还想起用他,苏轼期望的不是被起用,而特别期望的是有人能解救他,还他自由。“江水””雾气”“秋风”“明月”个个美妙又自由,只有自由才是最本色的,更让人追慕的。景是美的,所以他每每赏景时总会想到宋神宗。想宋神宗就是想自由,可这个“自由”遥不可及。失望之余苏轼才写到吹洞箫者“如泣如诉”的箫声引起了他的共鸣,苏子倚歌而和,,此时的心情更悲怆,更孤独,更不自由,也更痛苦。这就是第三段中在痛苦的思绪中问“何其然也”的原因,本想摆脱痛苦,可总不能够,于是苏子怨箫声了。答案就在和赤壁相关的历史人物曹公和周公谨身上。可当时的周、曹二公与自己的仕途相比是不同的,苏子在仕途中起步不久便遭受打击,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他只好藉客人之口来回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去仕吧,不可能,他是“囚犯”;进取吧,不可能,还是“囚犯”;入道“报明月长终”吧,又不可能“骤得”,他只能托于箫中,托于悲风中,排遣自己的痛苦。有谁的苦能如此,又有谁能够解开这把锁,抽去身上的索呢?李白解不开自己的锁,出家当了道士,王维解不开自己的锁,出家当了居士…….因此在赤壁的江面上,苏轼眼前的景总是飘摇的,他绝不是来赏景的,而是想把悲凉的心,无奈的遭遇,凄凉冷清的感受排遣出去。因此苏轼写《前赤壁赋》决不是专心赋景的,而是暗暗地赋情的。苏轼命运多舛,他被贬黄州后,已年逾四十,官场沉浮时,他就认识到“忠诚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这一事实,神宗解救他的消息,可信又不可信,还他自由的企盼可及又不可及,这一无奈的现实怎能不痛杀苏子的心呢?林语堂先生说苏轼是“快活天子”,我不敢苟同,道家不能完全解脱他,他才重于养生,他认识到人生如蜉蝣小虫,他悟透了道家哲学、美学,他表面超脱潇洒,实际上蕴含着天才精英的巨大悲愤。这就是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出来的道家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最后的“客喜而笑”,似乎给人现出了笑容,但这笑容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所以只好又饮酒,以酒浇愁。苏轼当时的悲愁是隐藏在饮酒之后的。两次饮酒突出了他的无奈,他想在酒中暂得解脱,,所以这个“笑”是笑不了多久的,因为他在酒醒之后还得回到现实中来,回到黄州这个“囚禁”他的地方,迎接他的将是又一次的痛苦“不知东方之既白”.苏子还是不醒的好。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与尔同消万古愁”但没能消了这个愁,苏子也不能的,但愿苏子沉沉一醉到天明吧。这是一个怎样的现实,怎样的社会呢?这是几千年来文人学士的悲哀,多少人总自慰“君莫愁”
,可是苏轼该怎样才能“莫愁”呢?凡是把自我看得太重的人,主要是“功名”“声名”,苏子却认为“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可实现又不容他这样,他已卷入仕途,“误落尘网中”了。文章自始至终写的是苏子在儒家仕途经济和道家自由之间纠缠不休的痛苦。《前赤壁赋》的艺术技巧谁都明白,《前赤壁赋》是把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四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这四者中,主要是抒情,抒自己绝难排遣的儒、道两种追求中的苦闷之情,如果是屈原,他就直抒了,但苏轼不能,他是受过文字狱的迫害的,“乌台诗案”就是证明。苏轼必须隐愁于文字的背后,才得以安全。这种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中为数不少,历朝历代均有此类文人的冤情,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就是一典型事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真就是假,假就是真,真真假假方能保全自己。中国的统治者有谁给过文人们真正直抒胸意的自由呢?一部《红楼梦》,研讨者东说说,西说说,说到要害之处的并不多,没有几个人能解开这“其中味”的,苏子的《赤壁赋》也有点这种味道吧。苏轼一生旷达,文章也如此,这大约就是文如其人吧。人们常说苏轼的文章写得自然随便,苏轼自己也说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上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当行,长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你看,《前赤壁赋》写得多自然,随物赋形,一直让人以为真的是在写景。语言通俗明白,说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为了写个“愁”字,又功于构思,写得新颖、奇巧而又自然流畅。殊不知,文章越自然流畅,越要千锤百炼的。苏轼说到写文章时,要求惜墨如玉,他说“文章如金玉”,好文章让人读了“为数日喜,寝食有味”。短短的《前赤壁赋》五百四十多个字写出了一篇千古人见人爱的好赋,好散文。其言精,其情深,其景淡而美,其叙事短而简,但我们若要讲清它,非十倍二十倍的文字才可讲完。《前赤壁赋》文理自然,恣志横生,文如其人,不摆架子,文辞情感真挚动人,说理形象具体。说理的形象性、感染力不亚于逻辑的说服力。纵说横说惟意所到,他从先秦文风中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在论述宇宙生命不息、个体生命与之相比稍纵即时,他把个人的生命立足于宇宙之中,既肯定了生命的全体,也肯定了生命的个体,包括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毁灭。他说“人生短暂,天地永存”,这就是苏子的感悟,他知道“吾生之须臾”,所以“羡长江之无穷”,他也明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逻辑性多么强啊!苏子是会说理的,是一位辩才,他把这种雄辩之才也带入了《前赤壁赋》中。我们爱苏轼,我们也同情苏轼。一千年来,苏轼是用留下来的作品与我们沟通。苏子是属于古代的,又似乎是属于现代的。他的作品、思想、人格无不打动着我们,每次研读又无不引起我们的回味和思索,不妨我们也站在赤壁上想一想,这自由、民主折磨了多少文人学士后才得以实现。苏轼是属于所有中国人民的,我们要永远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