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质教案

ID:1074503

大小:2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学校:鸡街小学科目:科学时间:2012年10月17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寻甸县鸡街小学张子刘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初步感性认识。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我们常常看不但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振动幅度太小,频率太高以至于很难看到。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发生物体的机会,探究产生声音的奥秘。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或多或少的直观感受。他们对声音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这是一句经过了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结论,可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会认为是敲打、弹拨、碰撞、拍打、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他们基于已有的经验,关注的是动作和表象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和实质。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活动:一是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生,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二是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三是再次观察发生物体与振动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和深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结论。在这三个活动中,我们要通过第一、二个活动所发现和观察到的相同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展开第三个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二个活动应重点展开,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观察“尺子、橡皮筋、纸张发声”的特点,做好记录,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把习得的这一种研究方法迁移到其它发声物体的观察中,体现探究的层次性。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实现了活动的真正价值。本课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自己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想办法验证假设;会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一、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二、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钢尺、橡皮筋、纸张、音叉、水槽、清水、队鼓、纸屑、豌豆、乒乓球、哨子、实验记录表等。教师准备:各种发声器材(队鼓、锣、哨子、气球、塑料瓶、梳子、小喇叭、摇铃等)、课件、相关资料、图片、奖品等。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同学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请大家闭上眼睛安静、仔细地听,猜一猜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歌视频)2.这节课我请来了动画片中的两位好朋友到我们班做客,大家想认识吗?(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图片) 3.最近喜羊羊和美羊羊刚从声音王国回来,他俩搜集了好多种声音,想试一试你们的耳朵灵不灵。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猜一猜这些到底是什么声音。4.播放各种声音,听声音并辨识。5.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关于声音,大家还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奇妙的声音世界,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展开活动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1.请几位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要求: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学生分小组用鼓、直尺、橡皮筋、纸张来制造声音。要求:声音不能太大,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把想到的办法记录下来。3.交流制造声音的办法:你使什么物体发出了声音?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来的?4.小结制造声音的方法:打击、摩擦、弹拨、摇晃等。5.播放《幸福拍手歌》,跟着歌词做动作,在拍手、跺脚、拍肩中再次感受声音的乐趣。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1.观察、比较鼓、直尺、橡皮筋、纸张等这些物体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点。(1)鼓、直尺、橡皮筋、纸张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2)鼓、直尺、橡皮筋、纸张发声时有什么变化? 2.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3.鼓、直尺、橡皮筋、纸张发出声音时,它们是怎样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都是来回的,反复的动,并强调:像这样的动叫做振动。4.你有办法使正在发声的物体的声音停止吗?5.学生讨论并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完成表格。6.汇报自己的发现。7.它们发出声音时在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8.质疑并思考:声音的产生是否和振动有关?活动三:观察物体的振动1.在水槽里盛约三分之二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轻轻敲打鼓,在鼓面上放上豌豆(碎纸屑或乒乓球),观察鼓面上物体的变化,停止击打后对比观察,交流想法。3.利用哨子观察纸条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变化,交流想法。4.把手放在喉结处,感觉声带的振动。5.其它物体在发声时是否也在震动呢?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出示相关图片,验证实例。6.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拓展提升:1.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 2.出示图片,初步认识鼓膜及其作用。3.习题巩固。(四)课堂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2.谈话结束新课: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不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声音产生的秘密。请同学们放松心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去体会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电脑播放歌曲)。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优美、愉悦的音乐中,整理材料,离开教室。一、板书设计: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鼓振动声音橡皮筋振动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直尺振动声音纸张振动声音附:实验记录表 物品名称发声办法现象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研究的物体研究的方法物体的状态是否发声我认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