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航 专题解说 古代序文中,除了书序之外,另一类就是赠序。赠序是为赠人而作。朋友离别,送别者常会赠予对方一篇序,以表达惜别之情或勉励、祝愿之意。在唐宋八大家的文集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赠序。这类文章起源颇早,到了韩愈手中,内容更加丰富,多有议论现实政治、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思想主张之作,表现手法上亦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故清代姚鼐有“其文冠绝前后作者”的赞誉。柳宗元、欧阳修也写过不少赠序文,他们有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观点,就是在赠序文中提出来的。曾巩的赠序文,颇具韩文的风韵,其文学价值亦不可小觑。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赠序,了解赠序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注意赠序中作者阐述的政治观点和文学主张。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1.盘谷原称盘古,即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在一个混沌的大鸡蛋里孕育成人,出世以后,开天辟地,造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六畜树木、花草虫鱼、人类生灵等等。后人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功绩,就在盘古出世的太行山上修建了盘古寺。后因音讹,传成了盘谷寺。据考,盘谷寺始建于南朝齐建元元年(479),经唐朝扩建以后,成为一处知名胜地。此说与韩愈文对盘谷的释义有所不同。2.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归隐文化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道家哲学主张贵柔处下、无为不争,因而信奉者多半
趋向于当隐士。儒家的人生态度总体上说是积极进取的,对参政的态度也是积极的,认为“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现代学者钱穆先生有言:“大体言之,儒家主进,道家主退,……故知进必知退,乃中国人文大道之所在。”儒道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古人从儒道中获得的伟大的人生智慧,这不仅使中国人获得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且也实现了自身的心身平衡。韩愈,字退之。他的名字正好反映了这种文化心理,学习本篇,不可不察。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三十四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韩愈一生热衷仕途,为其政治文学主张奔走呼号,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在他的文学主张中,有“文以明道”的一面,也有“不平则鸣”的一面;有痛斥佛老的文字,又不得不承认、同情那些知命安命的隐者。这篇序文显然属于后者。开篇承题,叙作文之原委,并十分简练地勾画出盘谷的山容水貌,而意在渲染出其超世脱俗、曲深闲远的气氛。这恰与隐者的心态相吻合。然而作者文意不在山水,而在于欲归山水中的人;不在隐者之行踪,而在于归隐之缘由。作者别开生面,借李愿之口而述心中的隐曲,描绘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的小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而在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欣羡友人的隐居生活。1.读准字音(1)则树旗旄(máo) (2)清声而便体(pián)(3)飘轻裾(jū)(4)翳长袖(yì)(5)美可茹(rú)(6)趑趄(zījū)(7)嗫嚅(nièr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分布,罗列(2)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轻盈(3)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妍,美丽;怜,怜爱(4)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维,束缚;加,施加(5)盘之泉,可濯可沿:顺着(6)膏吾车兮秣吾马:喂养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鲜
(2)道(3)疾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古义:把持权力。今义:用力气,使劲。(2)奔走于形势之途古义:地位和权势。今义:地势或事物的发展状况。5.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才畯满前:同“俊”,出众(2)秀外而惠中:同“慧”,聪慧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鲜美的东西(2)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觉得……豪壮,认为其壮(3)膏吾车兮秣吾马:膏,名词用作动词,用油脂涂车轴,使之润滑;秣,名词用作动词,用草料将马喂饱7.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前有誉”“于其后无毁”“于身有乐”“于其心无忧”(2)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惟安适”(3)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不遇于时者大丈夫”1.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写盘谷得名的缘由?答:答案 文章开头一段写盘谷得名的缘由,通过叙述和考释,
简要地介绍了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强调盘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送别的题旨。2.文章借李愿之口写了哪三种人?这三种人各有何特点?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答: 答案 写了“得意人”、“闲居人”和“奔走伺候人”。“得意人”取悦皇帝,手握重权,飞扬跋扈,讲求排场,养尊处优,生活荒淫。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鄙弃。“闲居人”远离名利,无拘无束,安闲自在,不求“有乐于身”,但求“无毁于后”。作者对他们予以充分肯定。“奔走伺候人”不择手段往上爬,在达官贵人面前奴颜婢膝,人格丧尽。作者对他们极为不齿和厌弃。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 最后一段着重表达了作者对山林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与开头写到的盘谷来历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其感情基调一致,又与中间提到的三种人有密切关系。既再次明确了对隐士及隐居生活的赞美,又与另外两种人形成了对照映衬,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韩文篇篇出奇,巧妙运用虚托手法是本文最奇特的地方,试说说本文是如何使用虚托手法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答案 本文有四百余字,写作者的话才七十余字,却用了三百多字记述李愿的一番言论。在“愿之言曰”一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全神贯注地描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写出他们对人生和仕途的三种不同态度,并且运用对比衬托,突出了隐逸者思想行为的高尚。其实,李愿并非真有这番言论,这是作者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之口,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这样构思,既赞扬了李愿的归隐,歌颂了他的高风亮节,又避免了溢美之嫌;既把当时那些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骂得痛快淋漓,又显得这些都是出自他人之口,“与己一些无涉”。同时,又通过这种丹青手笔,突出了李愿的“一团傲藐不平之慨”,把他的归隐盘谷写成笑傲王侯、鄙视功名的高尚行为。
如何对待毁与誉南怀瑾孔子说,我对于人,毁誉都不计较,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很难据以定论。我的体验,不要轻易攻讦人,也不要轻易恭维人。人很容易上恭维的当。但是我总觉得恭维人比较对,只要不过分的恭维。对于自己要看清楚,没有人不遭遇毁的,而且毁遭遇到很多,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就是因为被人毁。而且越伟大的人物,被毁得越多,所以说“谤随名高”。一个人名气越大,后面毁谤就跟着来了。曹操还没有壮大起来的时候,初与袁绍作战,情势岌岌可危,他的部下没有信心,认为会打败仗,很多人都和袁绍有联络,脚踏两边船,以便万一情势不对时,可以倒过袁绍那边去。他们往来的书信资料,曹操都派人查到,掌握在手里,后来仗打下来,胜利了,曹操立刻把这些资料全部毁了,看都不看,问更不问。有人对曹操说,这些人都是靠不住的,应该追究,曹操说,跟我的人,谁不是为了家庭儿女,想找一点前途出路的?在当时是胜是败,连我自己都没把握,现在又何必追究他们?我自己信念都动摇,怎能要求他们?如果追究下去,牵连太广了,到最后找不到一个忠贞的人,就不必去追问了。这也是曹操反用恕道,故意做到能够宽容人。其次古人的句子:“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别人来了,这是通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果作为一个单位主管,领导人的人,要靠自己的智慧与修养,不随便说人,也不随便相信别人批评人的话,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一个攻讦人的人,他们之间一定有意见相左,两人间至少有不痛快的地方,这种情形,做主管的,就要把舵掌稳了,否则是没有办法带领部下的。另外一些会说人家好话的人,中间也常有问题。李宗吾在他讽世之作的《厚黑学》里,综合社会上的一般心理,有“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办事二妙法”,所谓“补锅法”、“锯箭法”,都是指出人类最坏的做法。有些人最会恭维人,
但是他的恭维也有作用的。近代以来,大家都很崇拜曾国藩。其实,他当时所遭遇的环境,毁与誉都是同时并进的。因此他有赠沅浦九弟四十一生辰的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这是说他们当时的处境,左边放了一大堆褒扬令、奖状。右边便有许多难听而攻击性的传单。世间的是非谁又完全弄得清楚呢!多了这一头,一定会少了那一边,加减乘除,算不清那些账。你只要翻开《庄子》书中那段屠羊说(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处世的态度,就应该有屠羊说的胸襟才对,所谓“万事浮云过太虚”。据历史上记载,有一个人就有这股傻劲,王安石就有这种书呆子的气魄。王安石这个人,过去历史上有人说他不好,也有人说他是大政治家,这都很难定论。但是王安石有几点是了不起的,意志的坚定,是一般人所不能。他有过“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惧,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倔劲。没有把古圣贤放在眼里,自己就是当代的圣贤,可见这种人的气象,倔强得多厉害。相反的,说他是魔道呢?但也难下断语。他一辈子穿的都是破旧衣服,乃至他当宰相的时候,皇帝都看到他领口上有虱子。眼睛又近视,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盘,生活那么朴素,可是意志之戆,戆得不得了。他对毁誉动都不动,表面上的确不动,实际上内心还是动的。所以这一段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能够做到毁誉都不动心,这种修养是很难的。(有删节)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谷 阳:山南水北称作“阳”B.濯清泉以自洁洁:使……洁C.闻其言而壮之壮:壮胆D.盘之土,可以稼稼:耕种答案 C解析 壮:认为……豪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D解析 D项都是介词,可译为“在”。A
项第一个是连词,表并列;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B项第一个是代词,这里;第二个是动词,到。C项第一个是代词,译为“的人”;第二个是语气助词,判断句的标志。3.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濯清泉以自洁A.则树旗旄B.武夫前呵C.处秽污而不羞D.飘轻裾,翳长袖答案 D解析 D项“飘”,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飘动。A项“树”,名词用作动词,竖起。B项“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C项“羞”,意动用法,以……为羞。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B.触刑辟而诛戮C.车服不维,刀锯不加D.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答案 D解析 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为被动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宅:房屋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同“俊”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轻盈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殃:灾祸答案 A
解析 宅:居,地理位置。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B.C.D.答案 B解析 B项都是代词,他。A项代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介词,在;介词,被。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7.该段在形容“得意人”与“闲居人”时分别用了什么称谓?表现了作者什么意图?答: 答案 对“得意人”即“用力于当世者”,文中用了“人之称大丈夫者”,这些人是因为位高权贵而被称为“大丈夫”,实则并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而“闲居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作者巧妙地在称谓上做点文章,在深藏不露中让读者去感受作者对这两种人物的好恶之感。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译文: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译文: 答案 (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当世施展才干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2)不受官车官服的束缚,也没有遭刀锯刑戮的危险,天下治乱不须知道,贬谪升迁一概不闻。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送杨少尹序韩 愈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
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选自《全唐文》第06部·卷五百五十六)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道都门外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B.其意岂异也岂:难道C.予忝在公卿后忝:辱,辱没D.杨侯始冠,举于其乡始冠:刚满二十岁答案 C解析 “忝”,在这里是谦辞,愧,有愧于。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体现杨巨源高尚品质的一组是( )①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②乡人莫不加敬 ③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④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⑤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⑥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A.③④⑥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答案 B解析 ①说的是疏广和疏受二人;③是指中世士大夫,而非杨巨源;④是疏广、疏受二人辞官而去时的情形。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交代疏广和疏受二人因年老辞官回乡时朝野相送的盛况,是借以烘托杨巨源令人景仰的美好才德。B.文章第三段是对杨巨源辞官离去时情形的推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杨巨源在人们心目中威信的质疑。C.作者将杨巨源与中世士大夫放在一块进行对比,更清楚地表现了杨巨源的人品。D.全文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文末的反复修辞更是对杨巨源高贵品质的极力赞美。
答案 B解析 对杨巨源辞官离去时情形的推测,实际上是赞扬杨巨源功成身退、不恋名利的节操。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译文: (2)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译文: 答案 (1)不过我听说杨君离开的时候,有个宰相很爱惜他的才干,就向皇帝申请任命他做家乡的少尹,不停止他的官俸,还写诗歌来劝勉他。(2)家乡的人没有哪一个不加倍尊敬他,而且告诫子孙要把杨君不离开故乡作为学习的楷模。参考译文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官职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在都城门外大路旁摆设宴席,为他们饯行,乘坐的车驾有数百辆之多。路上旁观的人,有很多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都称赞他俩的贤明。汉代的史书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把他们的事迹画了下来,这些画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当他以精通《诗经》的才能来教育学生的时候,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告丞相离职回到自己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是现今的人比不上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猜想他们辞官的情景难道有什么不同吗?我勉强跻身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为杨侯送行。不知道杨侯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有没有也为他感叹,知道他是贤者,还是不知道他是贤者呢?而史官又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作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承呢?杨侯不会被冷落吧?我看到当今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因而画还是不画,当然就不必去说它了。不过我听说杨君离开的时候,有个宰相很爱惜他的才干,就向皇帝申请任命他做家乡的少尹,不停止他的官俸,还写诗歌来劝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离京时,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把官府当做自己的家,不做官了就无家可归。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后来到朝廷的。现在他回到故乡,指着那里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家乡的人没有哪一个不加倍尊敬他,而且告诫子孙要把杨君不离开故乡作为学习的楷模。古人所谓
“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