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的第二课。学时为四十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和蛋白质。 2、内容分析:本课是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份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并知道哪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种营养成分,并学会辨别脂肪和淀粉的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由两个大的活动构成,一是,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二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是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小时候他们是靠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随着自己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时,乳汁已经不能够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就是一知半解了。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建立健康饮食的意识。
4、设计意图:对于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来源的知识,孩子们不是一片空白,首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他们的认知基础。但孩子们不可能掌握很全面,又无法通过发现式探究直接习得,另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特将这部分知识以资料卡的形式呈现,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几种常见的营养成分。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是本节课的难点,教者用“面条遇见碘酒发生了变化”活动开始激发学生开始探究检验方法。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准备了8种有代表性的食物,蛋白、瘦肉、肥肉、馒头、米饭、黄瓜、花生、苹果。科学探究并不因为课堂的结束而终结,本着“科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课后对自己的一天食物进行营养搭配设计。三、教学过程预设: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源于生活,谈话导入五分钟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打开看看是什么?(面条)今天早上老师就是吃的一碗肉丝面,你们中午吃了什么呢?你们吃的菜米饭馒头等都是食物(板书)为什么人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食物中营养学生思考回答:米饭黄瓜鱼肉……为了长高为了获取营养从学生吃饭的问题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并通过提问来了解、捕捉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水平,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与价值性。(二)引导探究师:学生讨论回答
科学思考1认识主要营养成分以及它们的作用十分钟食物给我们提供营养,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PPT)(相机板书蛋白质水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它们有什么作用呢?水?PPT师:看,出示灯片,大米的营养成分谁能来帮我找找它的营养成分?师:这么多的营养,哪你说说这些营养它们的含量都一样吗?师:好那我们把每种食物中含的最多的营养成分叫做这种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一种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不是包涵所有营养呢?介绍膳食纤维另一种营养成分生:(纷纷举手,一生上指给我营养成分)生:不一样对于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来源的知识,孩子们不是一片空白,首先以提问的方式了解他们的认知基础。但孩子们不可能掌握很全面,又无法通过发现式探究直接习得,另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特将这部分知识以课件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的形式快速地获取并整理这部分信息,也体现了主动接受式探究的教学模式。2、学习检测营养成分的方法五分钟4、师:刚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面条,现在请同学们把他放入培养皿中,看看有什么发现?(变色)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2、教师演示实验:面条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学生观察发现面条变色质疑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教者用一这个面条变色的小游戏,这个活动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然后通过学习掌握检验
淀粉有一个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我们常用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板书滴碘酒)如果没有变色就怎样?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PPT那怎样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水和脂肪呢?(用火烧)PPT教师演示方法。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如检验的食物代表性强,主要含有蛋白质的蛋白、瘦肉,主要含有脂肪的花生、肥肉;主要含有水分的黄瓜、苹果;主要含有淀粉的米饭和馒头等。(三)自主探究意义建构十五分钟你们想当营养监测员亲自来试试吗吗?老师有几点要求PPT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每组到食材1.2.34区中分别领取一种食物,组长排队从右边开始。、学生体验当营养检测员活动动手进行检测报检测结果小组实验汇报:你们发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脂肪?水分?糖类?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教者用一然后通过学生设计实验、主动探究掌握方法。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如检验的食物代表性强,检验的器材注重了细节。检验蛋白质方法由于没有学习使用酒精灯,选用蜡烛代替
(四)应用延伸五分钟 在蔬菜和水果里,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PPT)。 如果长期不吃蔬菜和水果会怎样?你会根据今天学到的营养知识设计营养食谱吗?学生观看视频维生素的故事布置回家设计营养食谱本环节探究活动突出扩展性,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结构性归纳。同时,把科学概念外化为生活经验,让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激发爱科学、爱生活的情感。板书设计食物中的营养蛋白质重要组成烧水脂肪提供能量挤压糖类滴维生素维持机能矿物质食物中的营养实验报告单我们组选择的食物猜测主要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一种)检验结果实验成员:食物编号:.馒头黄瓜面条饼干.苹果瘦肉肥肉蛋白米饭检验方法:1.用火烧----------有烧头发的焦臭味,证明含有蛋白质。2.在白纸上压--------有油迹,证明含有脂肪;有水迹,证明含有水分3.滴碘酒------变蓝色,证明含有淀粉,也就是糖类。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讲课材料和实验材料准备的都很充分,因此这节课内容很充实。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位。特别是在“面条变色“活动一下子激发学生探究检测方法的好奇心,在当检测员活动中,学生的热情很高,但由于时间关系,在学生汇报交流环节,有些赶场子,没有充分让学生去交流,说体会,有的学生举起了手,但是我由于担心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没有给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课后想想,课堂上最闪光的地方没有让我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遏止了,这是遗憾的一件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