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届x省x中学高考语文(理)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奏议”学案《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改革思想及其积极意义。3.认识文章借题发挥、旁敲侧击,欲抑先褒、寄抑于褒的表现手法。4.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进而了解王安石政论文的风格和特点。 资料卡片札子,当时大臣用以向皇帝进言议事的一种文体。百年,指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凡100余年。本文作于熙宁元年。想有所作为的神宗继位不久,便将王安石从江宁召回,王安石得以与神宗直接对答。据《宋史·王安石传》:熙宁元年四月……帝问所治为先,对曰:“择术为先。”王安石“择术为先”这一回答实际上否定了现行的治术,要提出新的治理方案。《续资治通鉴长编》亦载:宋神宗询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的问题。这问话的意思是当前的“治术”也导致了百年的太平无事。针对这个问题,王安石上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这篇说理文章,以扬为抑,褒中有贬,透过“百年无事”的表面现象揭示出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指出因循守旧的危害,并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提出自己的主张,文章纲目清晰,说理透彻;措辞委婉,情感直白坦诚,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也是王安石政论文的代表之作。 知识梳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日晷(guǐ)  闾(lǘ)巷   骁(xiāo)雄奸慝(tè)升擢(zhuó)考妣(bǐ)亟(qì)申敕(chì)疆埸(yì) 寇攘(rǎng)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享国百年 (掌管国家统治权力)(2)外以捍夷狄 (抵御)(3)无有逸德 (失德,过错)(4)赏重而信 (如实兑现)(5)随之以相坐之法 (互相牵连犯罪)(6)安逸蕃息 (繁衍生息)(7)能吏以钩考 (核对检查)(8)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埋没)(9)出而视事 (处理公务)(10)与学士大夫讨论先王之法以措之天下也 (实行,推行) (x)然小人亦得厕其间 (混入其中)(x)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考核)(13)而未有以变五代姑息羁縻之俗 (笼络牵制)(14)承无穷之绪 (帝业)3.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并解释意义。(1)以:①臣以浅陋 (介词,因为)②内以平中国 (连词,表目的,来)③太宗承之以聪武 (介词,用)④擅有调发以伤百姓 (连词,从而)(2)于:①亦足以申鉴于方今 (介词,对于)②出于自然 (介词,从)③宁屈己弃财于夷狄 (介词,介出对象)④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 (介词,表比较,比)(3)虽:①虽有能者在职 (即使) ②虽忧勤而国不强 (虽然)(4)所以:①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 (用来……的)②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的原因)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内以平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国)(2)而精神之运有所不加 (古义:主观努力;今义:精神活动)(3)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 (古义:教导训练;今义:经验教训)(4)因任众人耳目 (古义:耳闻目睹;今义:眼线、手下)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一以安利元元 (使动用法;使……安定、便利)(2)宁屈己弃财于夷狄 (使动用法;使……屈服)(3)断狱武在生之 (使动用法;使……活命)(4)随辄上闻 (使动用法;使……听闻)(5)兵士杂于疲老 (形容词作名词;疲惫衰老的人)(6)为天下先 (形容词作名词;榜样)(7)拔举疏远 (形容词作名词;关系疏远的人)(8)广私货赂 (形容词作动词;私自占有)(9)又不过有司之细故 (形容词作名词;细小的事情)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判断句,助词“也”表判断)(2)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 (被动句,“见”表被动)(3)真宗守之以谦仁 (介词宾语作状语后置句,介词“以”带宾语“谦仁”作动词“守”的状语后置)(4)而不蔽于偏至之谗 (被动句,“于”表被动) (5)正论非不见容 (被动句,“见”表被动)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理解全文语意,掌握重要语句的翻译。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清楚而又富于变化的结构,鉴赏文章叙事、描写和议论、抒情熔为一炉,涉笔成趣的语言风格。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居安思危,乐不忘忧的思想感情。 资料卡片庆历五年(1045)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相继罢去,他们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旧势力阻挠破坏,一年多即告失败。欧阳修时任x都转运按察使,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极力为四人辩诬,于是触怒了新政的反对派,被贬知滁州。在当地作者没有走向颓废,而是奋发有为,使当地的生产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他们的爱戴。在那里,欧阳修又先后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 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2.滃(wěng)然而仰出 刬(chǎn)削消磨舟车商贾(gǔ)而安于畎(quǎn)亩衣食掇(duō)幽芳而荫(yìn)乔木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 (1)问诸滁人 (相当于“之于”)(2)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率领)(3)盖天下之平久矣 (连词,大概因为)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刬削消磨 (“刬”同“铲”,灭除)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 (古义:x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古义:为父母送终;今义:主动处于死地)(3)幸生无事之时也 (古义:太平;今义:没有事情)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始饮滁水而甘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感到甘甜)(2)滁于五代干戈之际 (名词活用为动词,大动干戈)(3)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处)(4)圣人出而四海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5)掇幽芳而荫乔木 (意动用法,以……为荫庇)(6)风霜水雪 (名词活用为动词,刮风,落霜,结冰,飞雪)(7)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为动用法,为……高兴)(8)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2.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的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情感。 资料卡片《木假山记》写于嘉祐三年(1058),苏洵年五十岁。苏洵时作《答二任》诗和《木假山记》文,有郁郁不得志之感。十月得雷简夫书,闻将召试舍人院;十一月五日诏命下,苏洵上书仁宗,又致书雷简夫、梅圣俞,拒不赴试,谓“惟其平生不能区区附和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穷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不亦为山林之士所轻笑哉!”(《答梅圣俞书》) 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蘖(niè)而殇(shāng)漂沉汩(gǔ)没于湍(tuān)沙之间而其激射啮(niè)食之余而荒江之(fén)则疑其有数(shù)存乎其间而岌(jí)然无阿(ē)附意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1)或拱而夭拱 (有的)(2)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成为,做成)(3)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表被动)(4)然予之爱之 (然而)(5)任为栋梁而不伐 (却,表转折)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予见中峰魁岸踞肆 (“踞”同“倨”,高傲,傲慢。本处提供有别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2)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 (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3)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古义:村野之人,农民;今义:野外的,没有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人)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木之生,或蘖而殇 (名词活用为动词,发芽)(2)则为人之所材 (名词活用为动词,当作有用之材)(3)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4)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砍伐作木柴)(5)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使动用法,使……佩服)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通顺地翻译课文。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将琐事写得富有条理的特点,理解文章叙述和议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样安排的作用。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赵公的可贵品质。 资料卡片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x)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主张先道而后文。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在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其记叙文中偶有写景之作,刻画极工。如《道山亭记》述山川之险,精雕细刻;《墨池记》谈古论今,不无卓见。《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曾巩也写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略似其文。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就“八大家”而论,其诗不如韩、柳、欧、苏和王安石,但胜过苏洵、苏辙。曾巩著作今存《元丰类稿》50卷,有《四部丛刊》影元本。越州,州治在今x绍兴县。赵公即赵抃,衢州西安人,字阅道。赵抃居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由于他曾任殿中侍御史,所以京师中对他有“铁面御史”之誉。后任右谏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晚年执越州政务,在越州治绩卓著。特别是在熙宁八年、九年吴越饥疫兼作之际,赵抃在救灾中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吏治才能,在朝野中颇负盛名。《宋史·赵抃传》载:“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下令修城,使得食其力。”曾巩曾出任越州通判,也出色地从事过救灾工作。他详录赵抃救灾业绩,以期总结救灾经验,并盛赞赵抃的吏才与吏德,以为后人之鉴。 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可僦(jiù)民使治之者    为给(jǐ)粟之所无得闭粜(tiào)籴(dí)者处(chǔ)疾病之无归者属(zhǔ)以视医药饮食使在处随收瘗(yì)之或便(biàn)宜民不幸罹(lí)旱疫公所拊(fǔ)循经营(suí)绥辑(jí)委曲纤(xiān)悉盖灾沴(lì)之行则有间(jiàn)矣 家于衢(qú)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有”同“又”)(2)属以视医药饮食 (“属”同“嘱”,嘱托、托付)(3)蚤夜惫心力不少懈 (“蚤”同“早”)(4)乐为之识其详 (“识”同“志”,记载)(5)岂弟之实在于身者 (“岂弟”同“恺悌”,和乐平易)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古义:旧例;今义:真实的或者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2)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古义:不在同一天;今义:将来、日后)(3)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古义:在便利的地方;今义:连词,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4)明年春,大疫 (古义:x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或便宜多辄行 (古义:有利;今义:方便合适、便利,价钱低、不应得的利益)(6)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古义:用来……的措施;今义:表因果关系)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当廪于官者几人 (名词活用为动词,供给粮食、赈济)(2)而谨其备 (使动用法,使……完备、周密)(3)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名词活用为状语,按照旧例)(4)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 (名词活用为状语,按照法令)(5)平其价予民 (使动用法,使……价格低廉)(6)明年春,大疫 (名词活用为动词,发生大的疫情)(7)有上请者 (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上)(8)民饥馑疾疠 (名词活用为动词,染上疫病)(9)家于衢 (名词活用为动词,安家) (10)著其荒政可师者 (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民能自食者有几 (定语后置句)(2)当廪于官者几人 (被动句)(3)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定语后置句)(4)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定语后置句)(5)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 (定语后置句)(6)使自十月朔 (省略句)(7)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状语后置句)(8)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 (定语后置句)(9)弃男女者 (被动句)(10)属以视医药饮食 (状语后置句)(x)事有非便文者 (定语后置句)(x)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判断句)(13)灾未有巨于此也 (状语后置句)(14)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 (定语后置句)(15)家于衢 (状语后置句)(16)著其荒政可师者 (定语后置句)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景、事把握文章的情与理的能力。3.重视预习,要求梳通课文,用好学案,在文言文的“言”上作好铺垫。4.采用问题教学法,课前搜集、梳理、整合学生问题,将共性问题呈现,集中力量解决。5.通过对课文情、理的把握以及延伸拓展环节的实施,体会文中所寄寓的“其中快然自适,则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资料卡片苏辙在古文写作上有自己的主张,他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风格。 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肆(sì)大        沔(miǎn)谪(zhé)居开阖(hé)倏(shū)忽骇(hài)目指数(shǔ)睥(pì)睨(nì)骋骛(wù)飒(sà)然披襟(jīn)庶(shù)人会(kuài)计瓮牖(yǒu)濯(zhuó)绝壑(hè)骚(sāo)人憔(qiáo)悴(cuì)2.写出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1)至于:①至于赤壁之下 (到达)②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 (说到,表示另提一事)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表示到达某种程度)(2)盖:①今已亭亭如盖矣 (伞,遮盖物)②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遮盖,掩盖)③曹操英雄盖世 (压倒,胜过)④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 (句首语气词)⑤玉之言盖有讽焉 (大概)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承上文表原因)(3)病:①少多疾病 (病痛,生病)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困乏)③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缺点,毛病)④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忧虑,忧愁)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南合湘、沅,北合汉、沔 (南、北,名词作状语)(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昼、夜,名词作状语)(3)西望武昌诸山 (名词作状语)(4)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蓬、瓮,名词作状语)(5)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名词作状语)(6)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动、骇,使动用法)(7)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使动用法)(8)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使动用法)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判断句)(2)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判断句) (3)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判断句)(4)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判断句)(5)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 (判断句)(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判断句)(7)江出西陵 (省略句,省介词)(8)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省略句,省介词)(9)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省略句,省介词)(10)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省略句,省介词)(x)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被动句)(x)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被动句)(1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状语后置句)(14)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状语后置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