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中内容是这样安排的。从本课到第4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有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设计思想五年级的学生对影子的产生和传播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必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纸、墙壁、黑板等),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准备一个关于影的视频,有投影仪的教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一次“头脑风暴”,老师说一个事物,请你快速的说出你听到这个事物之后头脑中最先想到的,听好,提到光,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迅速回答(并且有学生会提到影子),教师揭示课题,我们这个单元就是要探索光的秘密。二、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播放准备的视频给学生们看。一边看一边思考:1、这是什么表演?2、表演时需要准备什么?(一个手影表演的视频,在此处运用能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直观的展现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遮挡物和屏,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你们会做吗?哪些同学想试试!请一位同学来试试并回答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有了光就能产生影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和影。三、组织活动开展探究(一)、认识光源教室里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光?学生会说电灯、手电筒,引导必须是打开的。(目的在于揭示光源的概念中“正在发光”这个要点。)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投影机里的光源。给出光源的概念:像电灯这样正在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不是?(学生在列举了萤火虫、点燃的蜡烛、太阳后还可能说到月亮。学生已经认识到月亮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从而明确:“必须是自己发光才是光源”这个要点。)(二)探究活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1、出示五张照片,这是老师分别在早上8:00上午10:00中午12:00下午2:00下午4:00拍到的照片,说说照片中光源、遮挡物、屏分别是什么物体。(照片中光源是太阳,遮挡物是接力棒,屏是地面。出示这些照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很容易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并有利学生推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什么有关)2、你发现了影子的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短。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长,这时光源在哪里?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短,这时光源在哪里?你推测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只要教师出示合适的材料并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材料,学生能够提出影子长短与什么有关,并且得出合理的推测。)总结:影子会随光源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系从这个总结当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知识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三)投影的应用1、学习投影的意义我们把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生活中很有用处。2、学习投影的应用出示一些标志。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投影,出示手影图片。3、小结从手影到皮影到电影再到数码投影,人类对投影的认识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把人类对投影的运用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了拓展投影,创造美的生活。(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