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林晋士-台东新生国民小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林晋士-台东新生国民小学

ID:1077673

大小:112.5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2-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華民國一○四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篇目(陳核版)一、燭之武退秦師左傳二、秋水莊子三、養生主莊子四、天論荀子五、榮辱第四荀子六、戰國策樂毅報燕惠王書樂毅七、燕昭王求士戰國策八、論積貯疏賈誼九、禮記冠義戴聖十、管晏列傳司馬遷十一、貨殖列傳序司馬遷十二、陳情表李密十三、文心雕龍物色篇劉勰十四、原毀韓愈十五、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柳宗元十六、醉翁亭記歐陽脩十七、秋聲賦歐陽脩十八、送楊寘序歐陽脩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一、管仲論蘇洵二、心術蘇洵三、留侯論蘇軾四、藏書室記蘇轍五、不朽論劉敞六、尊經閣記王守仁七、烏有園記劉士龍八、徐文長傳袁宏道九、與友人論學書顧炎武十、日知錄序潘耒十一、口技林嗣環十二、噶瑪蘭颱異記姚瑩一、燭之武退秦師左傳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秋水莊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三、養生主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四、天論 荀子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貣,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功。唯聖人為不求知天。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暗其天君,亂其天官,棄其天養,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喪天功,夫是之謂大凶。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所志於天者,已其見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於地者,已其見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於四時者,已其見數之可以事者矣;所志於陰陽者,已其見知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為守道也。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時邪?曰: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時也。地邪?曰: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地也。詩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謂也。五、榮辱第四荀子鬥者忘其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聖王之所不畜也。乳彘不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斷牛矢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邪?則危莫大焉。人之有鬥,何哉?我欲屬之狂惑疾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又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鬥,何哉?我甚醜之。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鯈、鯛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挂於患而思謹,則無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聲音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埶注錯習俗之所積耳。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六、戰國策樂毅報燕惠王書     樂毅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自負以不肖之罪,故不敢為辭說。今王使使者數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於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謀於父兄,而使臣為亞卿。臣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臣對曰:「夫齊,霸國之餘教,而驟勝之遺事也。閑於兵甲,習於戰攻。王若欲攻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舉天下而圖之,莫徑於結趙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願也。趙若許,約楚、魏、宋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節,南使臣於趙。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舉而有之於濟上。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於曆室,齊器設於寧臺,薊丘之植,植於汶簧。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順于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國諸侯。臣不佞,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遺令詔後嗣之餘義,執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於後世。  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七、燕昭王求士 戰國策  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讎。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敢問以國報讎者奈何?」郭隗先生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者至。先趨而後息,先問而後嘿,則什己者至。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若恣睢奮擊,呴籍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於燕矣。」 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爲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里哉?」  於是昭王爲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燕王弔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佚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爲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閔王出走於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獨莒、即墨。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八、論積貯疏        賈誼  管子曰:「倉廪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衆,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産何得不蹶?漢之爲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爲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裏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衆,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余,何爲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畮,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廪廪也!竊爲陛下惜之!九、禮記冠義戴聖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后禮義立。故冠而后服備,服備而后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故曰:「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故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玄冠玄端奠摯於君,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與?故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后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聖王重禮。故曰:「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管晏列傳司馬遷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沬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彊於諸侯。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一、貨殖列傳序司馬遷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輓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夫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柟梓、薑、桂、金、鍚、連、丹、沙、犀、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奇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奏。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彊至於威宣也。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十二、陳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朞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三、文心雕龍物色篇劉勰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瀌瀌」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連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雖復思經千載,將何易奪?及《離騷》代興,觸類而長,物貌難盡,故重沓舒狀,於是「嵯峨」之類聚,「葳蕤」之群積矣。及長卿之徒,詭勢瑰聲,模山範水,字必魚貫,所謂詩人麗則而約言,辭人麗淫而繁句也。至如《雅》詠棠華,「或黃或白」;《騷》述秋蘭,「綠葉」、「紫莖」。凡攡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鑽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志惟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故能瞻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也。然物有恆姿,而思無定檢,或率爾造極,或精思愈疏。且《詩》、《騷》所標,並據要害,故後進銳筆,怯於爭鋒。莫不因方以藉巧,即勢以會奇,善於適要,則雖舊彌新矣。是以四序紛回,而入興貴閒;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物色盡而情有馀者,曉會通也。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贊曰:山沓水匝,樹雜雲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十四、原毀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聞古之人有周公者,其為人也,多才與藝人也。求其所以為周公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周公,大聖人也,後世無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其於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為藝人矣。」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其於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於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於人,內以欺於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於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於人者已詳乎。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雖然,為是者有本有原,怠與忌之謂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試之矣,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同其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怒於言,懦者必怒於色矣。又嘗語於眾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應者,必其人之與也;不然,則其所疏遠,不與其同利者也;不然,則其畏也。不若是,強者必說於言,懦者必說於色矣。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將有作於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十五、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柳宗元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餘儲。僕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果若盪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足下勤奉養,樂朝夕,惟恬安無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凡人之言皆曰: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常。或將大有為焉,乃始厄困震悸,於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慍。勞苦變動,而後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遼闊誕漫,雖聖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以足下讀古人書,為文章,善小學,其為多能若是,而進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顯貴者,蓋無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積貨,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出諸口,以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則嗤嗤者以為得重賂。僕自貞元十五年見足下之文章,蓄之者蓋六七年未嘗言。是僕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非特負足下也。及為御史、尚書郎,自以幸為天子近臣,得奮其舌,思以發明足下之鬱塞,然時稱道於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僕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譽之不立,而為世嫌之所加,常與孟幾道言而痛之。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凡眾之疑慮,舉為灰埃。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則僕與幾道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宥而彰之,使夫蓄於心者,咸得開其喙,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栗,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於茲吾有望於子!是以終乃大喜也。古者列國有災,同位皆相吊。許不弔災,君子惡之。今吾之所陳若是,有以異乎古,故將吊而更以賀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六、醉翁亭記歐陽脩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衆賓歡也。蒼顔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七、秋聲賦歐陽脩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十八、送楊寘序歐陽脩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夫疾,生乎憂者也。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則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為宮,細者為羽,操弦驟作,忽然變之,急者淒然以促,緩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風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婦之嘆息,雌雄雍雍之相鳴也。其憂深思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悲愁感憤,則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嘆也。喜怒哀樂,動人必深。而純古淡泊,與夫堯舜三代之言語、孔子之文章、《易》之憂患、《詩》之怨刺無以異。其能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鬱,寫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予友楊君,好學有文,累以進士舉,不得志。及從蔭調,為尉於劍浦,區區在東南數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醫藥。風俗飲食異宜。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其能鬱鬱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養其疾,於琴亦將有得焉。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且邀道滋酌酒,進琴以為別。十九、管仲論  蘇洵  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威公薨於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夫功之成,非成於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於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後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顧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意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嗚呼!仲以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威公處幾年矣,亦知威公之為人矣乎?威公聲不絕於耳,色不絕於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縶威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哉?雖威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於威、文,文公之才,不過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習文公之餘威,猶得為諸侯之盟主百餘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亂塗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有臣而無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將死論鮑叔、賓胥無之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為數子者皆不足以托國。而又逆知其將死,則其書誕謾不足信也。吾觀史鰌,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故有身後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復有賢者,而後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二十、心術 蘇洵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為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游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為,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并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凡將欲智而嚴,凡士欲愚。智則不可測,嚴則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聽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後可與之皆死。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嶮。鄧艾縋兵於蜀中,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彼固有所侮而動也。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胄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一、留侯論 蘇軾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髮,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二、藏書室記蘇轍予幼師事先君,聽其言,觀其行事。今老矣,猶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業,有田一廛,無衣食之憂;有書數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曰:「讀是,內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遺法也。」先君之遺言,今猶在耳。其遺書在櫝,將復以遺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蓋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於灑掃應對進退,及其安之,然後申之以弦歌,廣之以讀書。曰:「道在是矣。仁者見之,斯以為仁;智者見之,斯以為智矣。」顏、閔由是以得其德,予、賜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農夫墾田,以植草木,小大長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無加損焉,能養而不傷耳。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如孔子猶養之以學而後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學,學者必由讀書。傅說之詔其君,亦曰:「學於古訓,乃有獲。」、「念終始典於學,厥德修罔覺。」而況余人乎?子路之於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於學,嘗謂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孔子非之曰:「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凡學而不讀書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敗,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與所遇之可否,未有不為病者。雖然,孔子嘗語子貢矣,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一以貫之,非多學之所能致,則子路之不讀書,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謂也。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日益之學求日損之道,而後一以貫之者,可得而見也。」孟子論學道之要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心勿忘,則莫如學,必有事,則莫如讀書。朝夕從事於讀書,待其久而自得,則勿忘勿助之謂也。譬之稼穡,以為無益而捨之,則不耘苗者也;助之長,則揠苗者也。」以孔孟之說考之,乃得先君之遺意。二十三、不朽論劉敞士之不朽者三,所以本之者一也。德能服人則不朽,功能濟時則不朽,言能貽世則不朽;雖然,本之者德而已矣。德者,仁、義、忠、信之謂也。內著於其外,達則其功也,窮則其言也。故德者本也,功與言者末也。處勢高,名澤及於遠,謀而世用之,行而世信之,則功必立。處勢低,名澤不及於遠,謀而世弗用也,行而世弗信也,則言以著。故功者,以德為功者也,非俗之所謂功也;言者,以德為言者也,非俗之所謂言也。俗之所謂功者,規一切者也。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則有強兵之功。壞井田,廢什一,困百姓之力,實府庫之藏,則有富國之功。以詭譎為機,以刑法為驅,以君心為度,以巧偽為制,若是而已矣。俗之所謂言,務無用者,飾名數以干禮,合章句以導諛,為曼衍以詭俗,務名譽以邀利,大不可施於朝,小不可教於鄉,以靡麗為精,以辯異為奇,若是而已矣。是以德也、功也、言也,判而為三。嗟乎!君子之道所以隱也,功非其功矣,言非其言矣;然而世猶貴功而尚言,自以為不朽,吾未始知其誠不朽也。夫世之士既無以明功與言之端,又因見世俗之功而趨之,聞世俗之言而美之,子以太上立德不可及也。嗚乎!則是以功與言常必去德而獨存者也,喪其本矣!申、商也,孫、吳也,儀、秦也,楊、墨也,何可勝言哉!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四、尊經閣記    王守仁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於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是惻隱也,羞惡也,辭讓也,是非也;是親也,義也,序也,別也,信也,一也。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以言其紀綱政事之施焉,則謂之書;以言其歌詠性情之發焉,則謂之詩;以言其條理節文之著焉,則謂之禮;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則謂之樂;以言其誠偽邪正之辨焉,則謂之春秋。是陰陽消息之行也,以至於誠偽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夫是之謂六經。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詩也者,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禮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樂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誠偽邪正者也。君子之於六經也,求之吾心之陰陽消息而時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紀綱政事而時施焉,所以尊書也;求之吾心之歌詠性情而時發焉,所以尊詩也;求之吾心之條理節文而時著焉,所以尊禮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時生焉,所以尊樂也;求之吾心之誠偽邪正而時辨焉,所以尊春秋也。蓋昔者聖人之扶人極,憂後世,而述六經也,由之富家者之父祖,慮其產業庫藏之積,其子孫者,或至於遺忘散失,卒困窮而無以自全也,而記籍其家之所有以貽之,使之世守其產業庫藏之積而享用焉,以免於困窮之患。故六經者,吾心之記籍也,而六經之實,則具於吾心。猶之產業庫藏之實積,種種色色,具存於其家,其記籍者,特名狀數目而已。而世之學者,不知求六經之實於吾心,而徒考索於影響之間,牽制於文義之末,硜硜然以為是六經矣。是猶富家之子孫,不務守視享用其產業庫藏之實積,日遺忘散失,至為窶人丐夫,而猶囂囂然指其記籍曰:「斯吾產業庫藏之積也!」何以異於是?嗚呼!六經之學,其不明於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說,是謂亂經;習訓詁,傳記誦,沒溺於淺聞小見,以塗天下之耳目,是謂侮經;侈淫辭,競詭辯,飾奸心盜行,逐世壟斷,而猶自以為通經,是謂賊經。若是者,是并其所謂記籍者,而割裂棄毀之矣,寧復之所以為尊經也乎?越城舊有稽山書院,在臥龍西岡,荒廢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於民,則慨然悼末學之支離,將進之以聖賢之道,於是使山陰令吳君瀛拓書院而一新之,又為尊經閣於其後,曰:「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閣成,請予一言,以諗多士,予既不獲辭,則為記之若是。嗚呼!世之學者,得吾說而求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為尊經也矣。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五、烏有園記劉士龍烏有園者,餐雪居士劉雨化自名其園者也。烏有,則一無所有矣。非有而如烏有者焉者,何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雨化曰:吾嘗觀於古今之際,而明乎有無之數矣。金谷繁華,平泉佳麗,以及洛陽諸名園,皆勝甲一時,迄於今,求頹垣斷瓦之彷彿而不可得,歸於烏有矣。所據以傳者,紙上園耳。即令余有園如彼,千百世而後,亦歸於烏有矣。夫滄桑變遷,則有終歸無;而文字以久其傳,則無可為有,何必紙上者非吾園也。景生情中,象懸筆底,不傷財,不勞力,而享用具足,固最便於食貧者矣。況實創則張設有限,虛構則結構無窮,此吾園之所以勝也。園之基,憑山帶水,高高下下,約略數十里。園之大者在山水。園外之山,群峰螺粲;園內之山,疊嶂黛秀。或橫見,或側出,或突兀而上,或奔趨而來。煙嵐出沒,曉夕百變。時而登眺,時而延望,可謂小有五嶽矣。山泉眾注,疏為河渠。一棹中流,隨意蕩漾,傲睨放歌,頓忘人世。穿為池而匯者,以停雲貯月,養魚植藕;分為支而導者,以灌樹澆花,曲水行觴;瀹其滯而旁達者,接竹騰飛,焦巖沾潤,刳木遙取,隔澗通流。此吾園山水之勝也。而其次在樹木。穠桃疏柳,以裝春妍;碧梧青槐,以垂夏蔭;黃橙綠橘,以點秋澄;蒼松翠柏,以華冬枯。或楚楚清圓,或落落扶疏,或高而凌霄拂雲,如龍翔虎踞,葉栖明霞,枝坐好鳥。經行偃臥,悠然會心。此吾園樹木之勝也。其次在花卉。高堂數楹,顏曰「四照」,合四時花卉俱在焉。五色相錯,爛如錦城。四照堂外,一為春芳軒,一為夏榮軒,一為秋馥軒,一為冬秀軒,分四時花卉各植焉。豔質清芬,地以時獻;啣杯作賦,人以候乘。此吾園花卉之勝也。而其次在締造。飛閣參天,雲宿簷際。崇樓拔地,柳拂雕闌。曲房周迴,戶牖潛達。洞壑幽窅,燭火始通。種花編籬,香吹滿徑。插棘為限,棘欲鉤衣。此吾園締造之勝也。更一院而分為四,貯佳醞、名茶、歌兒、舞女各一焉。又一院而分為三,貯佛、道、儒三家者各一焉。又一院而分為二,貯名書畫、古鼎彝者各一焉。而又有雨花之室,衲子說空;碧虛之閣,羽人談玄。加以猿嘯清夜,鶴唳芳晨,盆草吐青,文魚跳波,幽韻勝賞,應接不暇。他如山鳥水禽,鳴蛙噪蟬。時去時來,皆屬佳客;偶聞偶見,俱屬天機。此又吾園人物之勝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至於竹徑通幽,轉入愈好;花間迷路,壁折復還,則吾園之「幽」也。廣袖當風,開襟納爽;平臺得月,濯魄欲仙,則吾園之「暢」也。出水新荷,嫩綠刺眼;被畝清蔬,遠翠浮空,則吾園之「鮮」也。積雨階墀,苔蘚斑駮;深秋霜露,蒹葭離披,則吾園之「蒼」也。怪石如人,雋堪下拜;閒鷗浴浪,淡可為朋,則吾園之「韻」也。孤嶼漁磯,夕陽曬網;煙村酒舍,竹梢出帘,則吾園之「野」也。瀑驚奔雷,塵不到耳;藤疑懸綆,枝可安巢;亭置危巒,升從鳥道;橋接斷岸,度自懸空,則又吾園之「奇」而「險」也。園中之我,身常無病,心常無憂。園中之侶,機心不生,械事不作。供我指使者,無語不解,有意先承。非我氣類者,望影知慚,聞聲欲遁。皆吾之得於吾園者也。吾之園不以形而以意。風雨所不能剝,水火所不能壞,即敗類子孫,不能以一草一木與人也。人遊吾園者,不以足而以目。三月之糧不必裹,九節之杖不必扶。而清襟所託,即几席而賞玩已周也。又吾之常有吾園,而併與人共有吾園者也。讀《烏有園記》者,當作如是觀。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六、徐文長傳袁宏道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冑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文長既已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麴蘗,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於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沈而法嚴,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於越。悲夫!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餘態者也。間以其餘,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太史元忭力解,乃得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餘,竟不得死。周望言: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於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鈔錄,今未至。余所見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於時,抱憤而卒。石公曰:「先生數奇不已,遂為狂疾;狂疾不已,遂為囹圄。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雖然,胡公閒世豪傑,永陵英主,幕中禮數異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悅,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獨身未貴耳。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梅客生嘗寄予書曰:「文長吾老友,病奇於人,人奇於詩。」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七、與友人論學書顧炎武比往來南北,頗承友朋推一日之長,問道於盲。竊歎夫百餘年以來之為學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與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與天道,子貢之所未得聞也。性命之理,著之易傳,未嘗數以語人。其答問士也,則曰:「行己有恥」;其為學,則曰:「好古敏求」。其與門弟子言,舉堯、舜相傳所謂「危微精一」之說,一切不道,而但曰:「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嗚呼!聖人之以為學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學而上達。」顏子之幾乎聖也,猶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學。自曾子而下,篤實無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則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今之君子則不然。聚賓客門人之學者數十百人,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而一皆與之言心言性。舍多學而識,以求一貫之方;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是必其道之高於夫子,而其門弟子之賢於子貢,祧東魯而直接二帝之心傳者也。我弗敢知也。孟子一書,言心言性,亦諄諄矣。乃至萬章、公孫丑、陳代、陳臻、周霄、彭更之所問,與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間。以伊尹之元聖,堯、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駟、一介之不視不取;伯夷、伊尹之不同於孔子也,而其同者,則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恆言也;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恆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謂忠與清之未至於仁,而不知不忠與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謂不忮不求之不足以盡道,而不知終身於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愚所謂聖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於文」,曰:「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恥之於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婦之不被其澤,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嗚呼!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雖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區區之見,私諸同志,而求起予。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二十八、日知錄序潘耒有通儒之學,有俗儒之學。學者,將以明體適用也,綜貫百家,上下千載,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於心,筆之於書,朝章國典、民風、土俗,元元本本,無不洞悉。其術足以匡時,其言足以救世,是謂通儒之學。若夫雕琢辭章,綴輯故實,或高談而不根,或勦說而無當,淺深不同,同為俗學而已矣。自宋迄元,人尚實學。若鄭漁仲、王伯厚、魏鶴山、馬貴與之流,著述具在,皆博極古今,通達治體,曷嘗有空疏無本之學哉!明代人才輩出,而學問遠不如古,自其少時,鼓篋讀書,規模次第,已大失古人之意。名成年長,雖欲學而無及。間有豪雋之士,不安於固陋,而思嶄然而自見者,又或採其華而棄其實,識其小而遺其大。若唐荊川、楊用修、王弇州、鄭端簡,號稱博通者,可屈指數,然其去古人有間矣。崑山顧寧人先生,生長世族,少負絕異之資,潛心古學,九經諸史,略能背誦,尤留心當世之故,實錄奏報,手自鈔節,經世要務,一一講求。當明末年,奮欲有所自樹,而迄不得試,窮約以老。然憂天閔人之志,未嘗少衰。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精力絕人,無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廢書。出必載書數簏自隨,旅店少休,批尋搜討,曾無倦色。有一疑義,反覆參考,必歸於至當。有一獨見,援古證今,必暢其說而後止。當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語學問,必斂衽推顧先生,凡制度典禮有不能明者,必質諸先生;墜文軼事有不知者,必徵諸先生。先生手畫口誦,探原竟委,人人各得其意而去。天下無賢不肖,皆之先生為通儒也。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先生著書不一種,此日知錄,則其稽古有得,隨時劄記,久而類次成書者。凡經義、史學、官方、吏治、風俗、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至於嘆禮教之衰遲,傷風俗之頹敗,則古稱先,規切時弊,尤為深切著明。學博而識精,理到而辭達,是書也,意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耒少從先生遊,嘗手授是書。先生沒,復從其家求得手?,較勘再三繕寫成帙,與先生之甥刑部尚書徐公健庵,大學士徐公立齋謀刻之,而未果。二公繼沒。耒念是書不可以無傳,攜自閩中,年友汪悔齋,贈以買山之資,舉畀建陽丞葛受箕鳩工之以行世。二十九、口技林嗣環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二下,滿堂寂然,無敢譁者。遙聞深巷犬吠聲,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夫語猥褻事。夫囈語,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一大兒醒,狺狺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床聲,夫叱大兒聲,溺瓶中聲,溺桶中聲,一齊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妙絕也。既而夫上床寢。父又呼大兒溺,畢,都上床寢。小兒亦漸欲睡。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之聲。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狗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撥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而忽然撫尺一下,眾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三十、噶瑪蘭颱異記姚瑩  皇帝登極之元年六月癸未夜,噶瑪蘭風,颶也,或曰颱,雨甚,伐木壞屋,禾大傷,繼以疫。于是噶瑪蘭闢十一年矣,水患之歲五,颱患之歲三,蘭人大恐,謂鬼神降災,不悅人之闢斯土也,將禳之。  桐城姚瑩時攝噶瑪蘭通判,有事在郡,聞災馳至,周巡原野,傾者扶之,貧者周之,請于上而緩其征,製為藥而療其病。疫以止,民大悅乃進耆老而告之曰:吾人至此不易矣。生人以來,此為荒昧。惟狉獉之番,睢睢盱盱,巢居而穴處,其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始自吳沙數無賴,召集農夫,負耰鋤以入荒裔,剪荊榛,鑿幽險,禦虎狼之生番,數瀕于死矣。乃築圍堡,置田園,聚旅成郛。既以無所統而相爭奪,大吏以聞,天子憫焉,然後為設官治之,黔首綏和,文身向化。今則膏腴沃壤,士農工商備矣。城郭興,宮室畢,婦子嘻嘻而樂利。  夫山川之氣,閉塞鬱結久而必宣,宣則洩,洩則通,通然後和,天道也。今以億萬年鬱塞之區,一旦鑿其苞蒙,而破其澒洞,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于是乎有風雷水旱瘯疾之事,豈為災乎?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昔者羲軒之世,淳風古處,百姓渾渾,不識不知,未有所為災者。逮乎中天運隆,五臣遞王,文明將啟,而于是乎有堯之水,湯之旱。聖人以為氣運之所由洩,而不以為天之降殃于人也。不然,德如唐堯,功如成湯,豈復有失道以干鬼神之怒哉?若夫地平天成,大功既畢,則惟慎修人紀,以保休嘉,而于是乎時和年豐,百寶告成,宇宙熙皞,臻于郅治。苟有失德,肆為淫慝敗亂,則鬼神惡之,而天乃降災。此天地之氣既通,而人事不知之為厲也。  今蘭地初開,雖風水屢洊,而不為異,五患水,三患颱,而民不饑,無有散亂,何也?民皆手創其業,艱難未忘,不敢有淫慝之思也。雖然,吾特有懼焉。懼夫更數十年後,地利盡闢,戶口殷富,老者死而少者壯,民惟見其樂而不見其艱也,則將有滋為淫佚而樂于凶悍暴亂者,人禍之興,吾安知其所極耶!然則如之何而後可也?曰:「崇節儉,修和睦,戒佚遊,嚴盜賊,守斯四者,庶乎可以久安而不為災。禳何為者?」耆老曰:「善」。乃記之。中華民國104年全國語文競賽教育大學及大學教育學院學生組國語朗讀文章41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