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后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后反思

ID:1077946

大小: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试教体会《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继续探究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但侧重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方面。本课分两部分: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第一部分: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河流源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那河流形成后对土地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是本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教材中的图显示了河流怎样携带不同的沉积物并推动它们运动。下面两幅图分别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和黄河下游由于沉积作用,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除了流水,其他的自然力,如风力、冰川、海浪等也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教学设计思路:先通过观看洪水录象引入,再让学生猜测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猜测,然后请学生为建防洪设施提供意见,最后拓展学生侵蚀后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内容。通过两次试教发现了存在比较多问题。一、提问的技巧引入环节的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选择的内容过长,在长两分多钟的洪水录象给学生提供的信息是比较多的,而在上课时,只利用了录象中的最后一句话:如果出现决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问:如果出现决口后果不堪设想,哪你们认为什么位置最容易出现决口呢?)使得两分多钟的录象作用低下,或者换一种提问方式会使录象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如:你在录象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但又担心学生会出现比较多的意见,使得教学设计难以展开。如果有机会在下一次试中愿意去尝试一下。二、细节影响效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针对实验设计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尝试,了解了水的流量的控制,在教师的操作情况下达到了理想的实验现象,第一次在学校进行第一次试教过程中,却发生重大的意外,河道被河水冲毁,在上游河道的入水口被冲出了一个大坑,转弯处被冲毁,河道下游基本上被冲刷下来的泥土沙石填满。在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中,发现是杯子的出水口太大,导致河流发生洪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出水口,就导致实验现象的变质,所在进行教学中,要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都要做到精心的设计,把不利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这样也需要教师在课前先做一做实验,了解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特别要注意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蝼蚁。三、了解学生是基础在试教前没有与学生进行过交流,对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只是自己的一种设想。在试教时,向学生提问:我们可以有什么办法来研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结果全班同学都是一脸茫然没有任何反应。于是降低了问题:在科学课上有哪些方法可以研究问题?学生也还是没有反应。最后只好自己说出了办法。通过试教明白不论在上什么课之前都要先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四、还一个真实的世界给学生。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直观,在实验设计中将河道横切面做成了十分规矩的长方形,河道转弯处的设计也是直角。在实验中效果是明显:陡峭河床的冲刷侵蚀明显,转弯处的内河岸的侵蚀明显,平坦的河床的沉积现象明显。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些变化。在试教后的讨论交流中,听课教师就提出问题:这么规则的河道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模拟实验只是一个自然世界的袖珍版,模拟实验需要接近自然条件……在进行模拟实验设计时要符合自然,让学生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它的原型。这样学生能把实验现象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运用科学。五、发挥材料的功能科学课教学离不开材料,材料的选择影响着实验的效果,也对整堂课的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课前每一位科学教师都会精心的去选择材料。然而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教师手里所产生的效果却不想同的。在优秀教师手里,材料不仅仅只承担着实验的作用,还发挥出材料对课堂调控的作用。在试教前,通过看农远工程的教学光盘,听特级教师陈彤的讲座对材料的出示和回收做了设计。在出示河道模型时,向学生提了一个要求:看哪一个小组想最先拿到材料呢?结果学生迅速安静下来端正的坐好了。达到了用材料控制学生纪律的目的。发材料时也遵守了诺言,最先做好准备的小组先领取材料。但接下来小组按动作的速度来领取材料,结果最后一个小组有了意见:我们小组又不是最吵,为什么我们最后呢?发材料时,如何处理后面小组的顺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向学生发:塑料杯、小水桶、水依样画葫芦都按出示河道模型的方式,就没有出示河道时的效果了,学生产生了疲惫感,特别是第一次最后的领取的小组。看来材料的出示的方式还要更多的去思考。六、交流活动的更有效一些。科学课堂上,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信息时,课堂的纪律总是最难为持的,使得原本希望学生全班之间的交流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在试教中,先让材料员将材料收拾起来放到指定的位置,已减少器材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等学生整理好器材之后,再请学生交流;通常可以发现在学生交流时,都是会站到发言学生的身边倾听学生的汇报,这样的好处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了解清楚;但是,这样的位置处理,通常会演变成个别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而班里的其他学生都是会无心倾听,使得交流的效果比较的差。所以在试教中改变了以前得站位方式,与发言的学生保持四到五米的距离,做到倾听个别学生又面向全体学生。这样的站位或许会使课堂交流的效率高一些。七、要求的提出要明确、适当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时。在给杯子加水时,要求杯子始终保持一点的水位,直到倒完为止,在第一次试教是没有想到这样的问题的,结果有三个小组,只给杯子中倒了一杯水;有两个小组则是倒一杯等流完了再向杯子中倒第二杯。第二次试教有了第一次教训,向学生说明清楚了,倒水的要求,虽然没有出现第一次的情况,但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学生倒完一瓶水后还不过隐,于是又把用过的水接起来重新又向杯子中倒了一次。原本要求向河道流水的塑料杯的出水口是也对准河道,这一点实验前说明了,学生实验时也做到了,但因为没有规定塑料杯的高度,结果学生把塑料杯提的比较高,形成了瀑布,把上游冲刷出了一个大坑。学生的操作不会像教师这么规范,不会像教师这么自觉,所以在课前教师要多做实验,并注意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把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面对学生制造的意外,要沉着,想办法把这些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这也是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八、浅与深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有侵蚀和沉积。通过实验活动,比较容易就得到这么得规律。然后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比较的困难了。为什么会出现侵蚀,为什么会有沉积,侵蚀和沉积有什么规律。如何做到深浅恰当呢?九、围绕主题在教学设计时,先找好这节课或者某个活动的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在设计教学设计和活动时,各个方面的内容要为最大化地为主题服务。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主要研究是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从引入课题、谈话、提问都以侵蚀和沉积为目标。引入的录象以98洪水为内容,希望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侵蚀和在平坦的地方水流速度慢的特点。教后反思 :1、科学课的教学通常都是验证式模式: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到信息、验证假设。验证式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比较的明确,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得假设是否正确。这样做实验。学生是否会忽略了实验中所包含的另外的信息呢?可否先组织学生做实验,让学生收集更多的信息,再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是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进行研究。2、在试教时,生怕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提问,总是不自觉地去解释一次,使得感觉多余的话比较的多。如何让语言变的通俗易懂又精简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3、学生总是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视而不见,但总是看是熟悉的事物却又是陌生的,河流是学生经常可以看见的,但让学生说说对河流知道些什么?又是不着边际瞎撞。怎么样让学生的课外活动变为效的?农村的科学教育却少了什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