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段太尉逸事状
教学目的返回一、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二、了解有关“状”的知识,掌握传状类文体特点。三、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资料链接相关评论作者介绍主要作品补充注释扩展阅读相关图片返回
书以声之,状以条之,跋以振之,合而成篇。(清·浦起龙《古文眉诠》)王元美曰:“退之海神庙碑,犹有相如之意;《毛颖传》,尚现子长之风。子厚《晋问》,颇得枚叔之情;《太尉逸事》,盖存孟坚之造。下此益远矣。”(近代·章士钊《柳文指要》)相关评论
相关评论笔力老健,真有作史手段。(宋·楼《崇古文诀》卷十四)段公忠义明决,叙得凛凛有生气。文笔酷似子长,欧、苏亦未易得此古峭也。先杀十七人,而后见,事似太爽快,近危道,公盖知可与言者,又不如此而先见,恐不足以弥之,然公是时义激于中,生死总不计及。不然,笏击逆,岂自分不死耶?(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九)返回
作者介绍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注:《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自北魏以来,柳宗元的祖先世代显宦,到唐朝,河东柳氏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个有势力的家族,在朝廷中据有显赫的地位。就拿高宗一朝来说,柳氏家族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多达20多人。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返回
主要作品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古文大致为五类。论说:《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寓言: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传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山水游记: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骚赋:《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天对》、《晋问》。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返回
补充注释逸事状:“状”,又称“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返回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扩展阅读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返回扩展阅读
柳宗元墓相关图片
柳宗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