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教科版科学五上4.2《用橡皮筋作动力》word教案年级五学期第一设计者薛万和第26课时课题四、2.用橡皮筋作动力课时共1第1课型新授课检查记录初备xx年11月7日复备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学生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教学流程预设反思与补充一、 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借助一些物体的重力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即重力可以驱动小车。出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车是用什么力量使它们运动起来的吗?2、相信你们都玩过许多玩具小车,那你们的玩具小车是靠什么为动力运动起来的呢?出示小车: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给这部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运动起来呢?你们能想出一些办法吗?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二、 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1、出示小车:这是一辆玩具小车,我们可以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绕在车轴上,然后轻轻放开,看看小车能运动起来吗?(师演示)2、我们把橡皮筋固定在车架这端作为车头——就是前,这边就是后。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怎样使小车往前开,又怎样使小车往后开呢?(即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应是怎样的?要使小车向后运动,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又应是怎样的呢?3、指两名学生上讲台示范,你们想办法使小车往前行驶,再往后行驶。因为事先我们不知道小车行驶的方向,所以,我们应把小车放在桌面的中间,以免小车冲出桌面摔坏。4、刚才他们俩都很棒,小车都能运动起来了。那么老师刚刚提出的难题能解决吗?5、你们俩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6、通过刚才小车行驶的方向和他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7、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就——朝前开。那谁能够使小车朝前开,开的更远呢?你有什么办法?说明了什么?三、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教学流程预设反思与补充
2、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真的和橡皮筋的圈数有关吗?你们准备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推测呢?小组先讨论一下。指名汇报:3、实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⑴指名:(①橡皮筋圈数不能缠绕太多,太多的话橡皮筋可能会断掉;②不能用力推小车;③在起始位置用粉笔头画标线;④将桌面上的东西清理干净,用尺子测量数据)⑵我们在数圈数的时候,怎样才算绕了一圈?师示范(我们把橡皮筋绕在小车车轴上齿轮的位置称为开始位置,转动车轴一圈,橡皮筋转到起始位置就算一圈,再绕一圈转到起始位置为2圈)会了吗?4、出示记录单: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量到的数据记录在这份表格里,你知道怎么记录吗?指名读表格。师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填表格。5、先做圈数少的,再做圈数中等和多的。全班统一圈数为1圈、2圈和3圈。为了实验数据更科学,同一圈数要反复做三次,测量后求平均值。清楚了吗?那就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了。6、活动时,还有几个小要求。师出示,指名读:⑴实验时间为10分钟,注意时间的把握。⑵每次实验时要看准终点,如果起点(用粉笔头在桌上画起点线)是从前轮开始的(师在黑板示范),那么终点也要测量到前轮为止。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⑷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多圈或少圈,产生的力一样吗?7、师分发小车、记录单和粉笔头,宣布实验开始。8、学生汇报:⑴通过实验,你们组有什么发现?将实验数据报出来,并说说你们的发现。指2组汇报。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两组的意见一样吗?⑵看来,小车行驶的距离的确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那我想问问同学们了,圈数不同小车行驶的距离为什么就不同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⑶橡皮筋缠绕多圈和缠绕少圈所产生的力一样吗?所以推动小车行驶的距离就会不一样。四、 认识弹力1、为什么橡皮筋绕起来,小车就前进了呢?(这是因为橡皮筋绕起来长度就变长了,但它又想回到原来的长度,所以会产生一种力,而这种力能驱动小车)可是为什么小车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停下来了呢?(因为橡皮筋恢复到了原来的长度,力就消失了,就不能驱动小车了。)师演示课本P74页橡皮筋挂钩码实验。2、出示“弹力”概念,认识弹力。3、日常生活中利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
板书设计2.用橡皮筋作动力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相反距离远缠绕多近缠绕少弹力
教后反思在实际上课时,我没有很好地随即处理教学内容,比如,在做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时,由于时间紧,可以跟学生事先解释一下,然后在做圈数实验时每个圈数只做两次,然后求出平均值,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这堂课的科学概念主要是“弹力”的概念,我在学生实验得出结论后,自己又演示了课本P74页橡皮筋挂钩码实验,随后出示了弹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学,说说关于弹力你知道了什么。最后,我用幻灯展示生活中经常用到弹力的物品,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弹力”这一概念理解得更透彻,并且学会运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由此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附送:2019秋教科版科学五上4.4《测量力的大小》word教案年级五学期第一设计者薛万和第28课时课题四、4.测量力的大小课时共1第1课型新授课检查记录初备xx年11月10日复备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正确使用测力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长条形硬纸板、统计表。学生准备小物件若干
教学流程预设反思与补充
1、导入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粉笔,如果老师把手松开,粉笔会掉下来,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那么,地球对粉笔的引力有多大呢?有什么办法测量出来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测量力的大小。板书:测量力的大小。2、认识弹簧测力计师:在测量力的大小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个工具(出示弹簧测力计,板书:弹簧测力计),生活中称它为弹簧秤,在科学上称它为弹簧测力计。3、学生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讨论它的构造(1)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2)分组进行观察。(3)学生汇报测力计的构造:提环、弹簧、挂钩、指针、刻度板、单位。(4)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认识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大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测多大的力。板书:牛顿,1牛=100克力(5)用手拉挂钩,体会一牛顿力有多大。4、学生分组玩弹簧测力计。(1)慢慢地用力拉弹簧,改变用力大小,看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2)学生汇报:用力大小与弹簧长度的联系,认识到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师:认识了弹簧测力计后我们要用它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生: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④测之前,先估计重力大小。
教学流程预设反思与补充
(2)师:让我们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重力大小。师:在测量前先对物体进行估测。在记录表中算出估计值和实测数两者相差多少。要求:(1)测量时,各小组分工要明确(一生估数,一生测量,一生读数,一生记录,完成表格。)(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大小的记录(3)小组测量并做好记录。(4)学生交流汇报。(5)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动的文具盒的力。6、制作橡皮筋测力计:(1)谈话:你喜欢弹簧秤吗?想不想有一个弹簧秤?(2)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3)汇报制作方法。(4)领取材料制作测力计。(5)教师点评学生自制的测力计。7、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4、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 牛顿 1牛=100克力教学反思这节课在定位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清楚的亮出了教材的意图:先估计后实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估计是用得最多的,而且是现在新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方法。而我让学生在只感受了一牛、三牛、五牛的力后直接让他们估计一个苹果的重力大小,这是没有依据的估计,学生的感性经验完全没有成熟,如果能把这个小环节放在后面,即是对学生估计能力的检测,同时也是检测学生对“牛”这个概念的认识,一举两得。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