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十四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ID:1079077

大小:4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十四柳子厚墓志铭(韩愈)[题解]这是唐朝韩愈为他的好友柳宗元写的墓志铭。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韩愈写过若干墓志,其中有谀墓之作,也有颇言真情实感的文字。韩愈,字退之,名(“愈”表示进取)与字(“退”)的意思相反。名字的关系或相同或相反,如诸葛亮,字孔明,相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韩愈同时代,是著名的文学家,二人同名。但在政治上属两个派别,柳宗元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属革新派。韩愈与柳宗元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但对柳的为人品行、文学成就是仰慕、称颂的,一连写了三篇文章:《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祭柳子厚文》,其中墓志铭是最好的一篇。墓志铭: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碑志类。碑志是指为了刻镌在碑石上而写的文字。这种文体起源很早,秦朝有李斯作的泰山刻石、瑯琊刻石等。碑志最早是用来封禅,也用来记叙碑记主人的功绩,后来渐渐山川、城池、宫室、庙堂、古籍、风土等有关的记叙也可以刻在石上。此外,为了能够长久地纪念死者,也常在碑石上刻文,埋入圹中或树于墓表,称为墓志铭或墓碑。总的说来,碑志文大都是记事记人之作。“墓志铭”,“墓”指墓穴。“志”,即记,大致相当于死者的生平传记。“铭”,本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后来泛指刻在金石等一切器物上的文字,这里指对死者悼念与赞颂的文字。“墓志铭”是埋在墓中记录死者生平的刻石文字。封建时代,后人为了让死者世代受到祭祀,就将他的家谱、事迹等刻成石碑,树在墓上,这就是“墓表”。墓表在秦兴起,盛行于东汉。三国时,曹操曾下令禁止厚葬和立碑,人们就变通地埋在墓中。后晋武帝司马炎废除禁令,刻石之风又兴盛起来,又在墓前立碑,墓中则仍埋碑。墓志铭由两块大小相仿的石块组成,下底上盖,底刻“志”和“铭”,盖刻标题。墓志铭分两部分,一是“志”。为散文,无韵,按照年代顺序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一是“铭”。为韵文,是概括全篇、对死者的悼念、颂扬或安慰之辞。“志”本是为“铭”服务的,但后来“志”的篇幅越来越长,铭文反而变得短小,地位也不重要了。而本文的铭文只有一句,而且无韵,是一种变文。“墓志铭”常只写死者的功德,这一方面因为死者家属要光祖耀宗,另一方面因常请名人撰写,要给报酬(即润笔费),有人称之为“谀墓”(如:东汉蔡邕工篆、隶书,常被人请写墓志铭,他承认其中只有一块写的是问心无愧的)。但本文是韩愈充满感情写的对友人的怀念。[课文分析] 第一段:本段写柳子厚家族的世系。写世系有选择,第一这个祖上的人要官大,以显示死者家族门风的不凡;第二写家族祖上人的忠良之臣,以表明死者的好品德都是从祖先继承而来的。本段先交代死者的姓名,叙述他家族的世系、渊源,这是墓志铭的固定格式,一一列出其家族中最有名的祖先来显示死者的荣耀不凡。因为血缘关系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最主要的内在形式。子厚,讳(见下补充)宗元(古人相见称字而不称名以示尊重)。七世祖庆(封建宗法制度,一个人在宗族中上推四辈,下推四辈的称谓是:高祖——曾祖——祖——父————子——孙——重孙——玄孙。写世系突出两点:1、官职显赫、门风不凡;2、中正不阿的品质是有继承性的),为(担任)拓跋魏(北魏)侍中(皇帝左右负责宫殿奏事、掌管车马服饰的官,位同宰相),封济阴(济水南岸,现在的地名:淮阴、江阴等。山南水北叫“阳”,山北水南叫“阴”)公(“封济阴公”对此事有争议。后人疑此有脱文,或韩愈记错了,因为根据史书记载,“济阴公”是柳庆之子柳旦(柳宗元的六世祖)进入北周后被封的爵名)。曾伯祖奭,为唐宰相(“宰相”作为官名,是辽代才开始的,这里实指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高宗朝”是“死”的补语,省略介词“于”,是死于高宗朝义,在高宗的朝代时死去。与“吃食堂”、“写黑板”的语法结构相同)。皇考(指柳宗元的父亲柳镇。“皇”,伟大的意思。“考”,指已经故去的父亲。“考”本义为老,从甲骨文字形看是,是一个人长发,弯腰拄着拐杖。由年长的引申为死去的父亲。《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以事母”是介宾结构,做“弃”的原因状语,“太常博士”是“弃”的宾语。“以”,介词,表原因),求为县令江南(“江南”是“为县令”这个动宾结构的地点补语,即“求为县令于江南”,结构与“死高宗朝”同)。其后以不能媚(取媚、巴结)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任命)侍御史(宦海沉浮)。号为刚直,所与游(所字词组,“与游”做“所”的定语。“与”,结交,亲附)皆当世名人。补充:“讳”。姓名的避讳不限于这种文体,一般有几种形式:1)换字:换同音字或同义词。秀才——茂才(避刘秀),正——端(嬴政)汉避高祖刘邦讳,改“邦”为“国”,“邦”与“国”成为异文。《大雅·文王》“万邦作孚”,《礼记·缁衣》引《大雅》、应劭《风俗通义·三王》引《诗》均作“万国作孚”。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曳”,改“民”为“人”。如《魏风·十亩之间》“桑者泄泄兮”,唐石经作“桑者洩洩兮”。2)打个方框,空字。3)缺笔。关于避讳所用之方法可参考陈垣《史讳举例》(第1页)。翻译:因为要侍奉母亲舍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在江南做个县令。这以后因为不能讨权贵的喜欢,失掉了御史这个官位。权贵人(窦参)死后,柳镇又被任命为御史。被人称为刚直,交结往来的人都是当时名人。第二段:这段写柳宗元年轻时的才干。本段说柳宗元年轻时意气风发,有才干,达官要人都非常器重他,这和他后来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子厚少精敏(“精”,精通,对事情理解深刻。“敏”,疾义,对事情的把握迅速),无不通达(没有一件事不通晓。通,达也;达,行不相遇,无障碍。)。逮(到达。从字形看 ,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的尾巴,教材以“及”释“逮”,“及”从字形看,也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在《说文》中此二字互相解释)其父时(赶上他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虽少年(年少),已自成人(成器,成材),能(名词做状语,凭借着能力)取进士第(等第名次,没有按惯例凭借达官显贵的荐举,而是凭借自己的才能中),崭然(“然”是词尾。“崭”,本形容山高险峻的样子。这里形容出类拔萃、高超的样子)见(体现、显现,xian,去声)头角。众谓(评价)柳氏有子(在古汉语中常特指能继承家业、广大祖业的好儿子)矣(语气词,表已然)。其(代词,指代取进士第)后以(介词,凭借)博学宏词(考试科目名称,进士及第者有资格参加)授集贤殿(全称是“集贤殿书院”,是主管图书编纂、校勘的机构)正字(校勘典籍),蓝田尉(本义表示熨平、安抚,是管理县里治安的官职。。儁(“俊”的异体字,才过千人也)杰(才过万人也)廉悍(正直刚勇。“廉”本义指建筑物厅堂台阶的边缘,平正方直义,这里形容人的品质正直。“悍”,勇),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形容柳宗元学识渊博。“百子”,先秦时的诸子百家。“出入”,融会贯通。或者是继承,或者加以修正、扬弃),踔厉风发(形容他意气风发。“踔厉”,跳跃的样子。“风发”,象风一样地快),率(副词,用于动词前,表示肯定估计,译为“大率”,即“大抵”“往往”。此处与“常”同义连用)常屈(尾短,本义短,此处指理短。使动用法)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令”,使义,后省略宾语“之”,代柳宗元),交口(异口同声)荐誉之。翻译: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发表议论经常引用古今之事作为证据,熟悉自如地运用经史诸子百家。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名声高扬,一时众人都希望和他结交,显贵人物争相想让他作自己的门下(或出于爱才,或出于攀附),异口同声举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任命)监察御史。顺宗(李适子李诵)即位,拜礼部(唐设六部:礼、户、吏、兵、刑、工)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碰到当权的人犯了罪,此处指执掌大权提拔柳宗元的王叔文),例出为刺史(例,名词作状语,按照惯例。照例贬出京师去做刺史。刺,谓刺举不法,史,考使也,犹后来的总督、巡抚。这是由中央官吏到地方官吏)。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还没到,再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掌管军政的官职。唐以后,成为有职无权的闲职,常被用来安置被贬之人)。居闲(处于闲暇的时候),益自刻苦(更加独自刻苦学习),务记览(努力记诵、阅览。务,努力从事;務,趣也),为词章,泛滥(文笔汪洋恣肆,像水的泛滥,从横的方面讲文章气势开阔,这是广度)停蓄(雄厚凝练,像水的停蓄,从纵的方面讲文章深厚凝练,这是深度),为(达到,临时义)深(“深”可与“停蓄”相对应)博(“博”可与“泛滥”相对应)无涯涘(同义连用,边际。整句话的意思:达到了深刻广博没有边际的程度),而自肆(本义:“极陈也”,引申有放肆尽情,此处指自由无羁,任性清之所至)于山水间 (整句话的意思:并且在山水间尽情放纵)。元和中(十年后,曾经按规定倍召回京师,但又与很多人等被贬出京师任刺史),尝例召至京师;又偕(指与刘禹锡等)出为刺史(当时司马官职低于刺史,所以《资治通鉴》“官虽进而地益远”),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这个地方难道不值得干一番政事吗?是,代词,指这个地方;岂,副词,表反问,难道)”因(顺从)其土俗(顺从当地的风俗),为设教禁(为当地设立了教令、禁令;教是正,禁是反,相辅相成),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质,以物相赘;赘,以物质钱。段玉裁:若今人抵押也)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等),则没为奴婢。子厚与(省略宾语,与之,介宾作状语)设方计(方法,计策),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傭(均等,平等,劳动与报酬相当),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唐分全国十道,道设观察使,考察州县政绩)下其法于他州,比(及。《侍坐》“比及三年”)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名词作状语,用口)讲指(名词作状语,用手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翻译:柳州地方的百姓顺依这些教化,当地的风俗之一是用子女作抵押向别人借钱。约定如果不按时赎出,到利息(子钱)与本钱(本)相等时,就把人没收为奴婢。柳宗元为借贷人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贫困财力不及的人家,命令(债权人)把人质的劳动所值记下来,等到钱数与所欠的本、利相当时就让他们放回人质。观察使把柳宗元的办法下达到其他州去推行,等到一年时,免而被放回家的人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柳宗元为师,那些经受承蒙柳子厚口授指点做文章的人,都有一定的标准(法度),值得一看。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倒叙,他被召到京师被任为刺史的时候,“其”,代词,柳子厚,不是句中主语,而是主谓词组的主语),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中山刘梦得也同时被遣),当诣(至,往,达到的程度,造诣同义连用)播州(贵州遵义)。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一般指父母)在堂(在世),吾不忍梦得之穷(走投无路,非常困窘;富/贫,穷/通),无辞以(连词)白(禀告)其大人;且(连词,再说,何况)万无母子俱往理(我不忍心刘梦得没有言辞来禀告他母亲的困窘,再说决没有母子同去的道理)。”请于朝,将拜疏(向朝廷请求,将要向皇帝上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愿意将柳州换播州,纵使再次得罪也死而无憾。恨,憾事,感到遗憾。恨、憾同义,先秦一般只用憾,汉以后多用恨,恨和怨当时不是同义词,恨浅而怨深。)。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遇到有把刘梦得之事禀告皇上的人。此处指的是御史中丞裴度),梦得于是改刺(做刺史。古汉语中常用官职名称作动词,表示“担任……”,翻译时要译出官职名称。如“谪守巴陵郡”——贬去做巴陵郡的太守;《清史稿·曾国藩传》“以李鸿章督直隶”——派李鸿章做直隶总督)连州。呜呼!士穷乃(连词,才)见(读为“现”)节义(士到危难之时才显现出气节、仗义)。今夫(今夫…… 者,皆是也。这是复杂主语)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给对方看),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表示在双方彼此对待关系中,由一方发出动作行为,涉及另一方,“相”在这里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译文可根据文意补译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不要一律硬译成“互相”)背负,真若不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密也。二人紧挨(故可作为比较),引申为类比),反眼(两解:转眼间;反目,翻脸)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一犹皆也)引(伸。《说文》开弓也,引申为延长,开导之义)手救,反挤(排,推)之,又下石焉者,皆(状语)是(谓语)也。此宜(大概,副词,表示没有把握的推测;表示有把握的肯定推测是“必”)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翻译:(从“今夫”至末)当今有些人在平日家居的时候相互爱慕,彼此招呼追随着饮酒吃饭游戏,勉强做出笑脸向对方采取谦卑居下的态度,握住对方的手向对方剖露自己的内心,并且流着泪指着天上的太阳,发誓生死都不背叛对方,那样子真诚得好像可以让人相信。但一碰到仅仅像是头发丝那样小的利害,就转眼不认人好像不认识对方的样子。如果对方不幸落到陷阱里,那他不但不伸手救对方,反而又推他下去,又往下扔石头,都是这样的表现。这些都是连禽兽和夷狄都不忍心做的事,而那些人自以为心意得到满足。如果让他们听到子厚的高风亮节,大概也要稍微感到惭愧了。补充: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环境却无改善。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十四年后返京师再作。比前一首更辛辣,寓指新贵不能长期得势,反映当时政治斗争之激烈,也反映柳、刘等人的气节。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动词,帮助)人(柳宗元以前年少时用于帮助别人),不自贵重顾籍(不是自己过分顾惜自己),谓功业可立就(认为功显可以马上成功),故坐(犯罪。受牵连而犯罪也叫坐。连坐,以期定罪;反坐,诬告他人反而得罪)废退(因而受连累被废置贬黜)。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被贬以后,又没有了解他有力量居官位之人推举提拔他。推,从后;挽,在前拉,挽车),故卒(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事情经过一段发展变化后,最终出现某种结果,终于,最后)死于穷裔 (本义是裙子的边缘,引申为凡物之边。后代,以祖宗为中心,代代血缘越来越远,向外扩展,故称后裔。边远地也称裔。因此终于死在边远地方),材(才能)不为世用(被动意义。才能不被当世所用),道不行于时也(政治主张在当时没有实行)。使(假使,假设连词)子厚在台(御史台,由兰田尉拜监察御史)省(尚书省,礼部员外郎,属尚书省)时,自(代词作状语)持(约束)其身(自己约束自己),已能如司马刺史时(已经能够任司马刺史时),亦自(副词,表示事物本应顺应事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斥(也自然不会受到贬斥);斥(无标志被动)时(被贬时),有人力(名词作状语)能举之(有人凭力量能举荐他),且必复用不穷(也定会重新受到重用而不致仕途困窘)。然(连词,转折)子厚斥不久(但是如果柳宗元被贬斥的时间不长),穷不极(困窘没有达到极点),虽有出于人(即使有超过人的地方),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但是他一定不会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使文学辞章达到像现在这样流传于后世的程度。换一个角度讲,柳因祸得福,有失也有得)。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为将相)易此(被贬写文章),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即便让柳宗元得以实现他的愿望,作为当时朝廷的将相,以那种经历换这种境遇,哪一种是得,哪一种是失,一定有能够辨别的人)子厚以(介词,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死)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看重)然(这样)诺(应诺,承认答应),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乐曲尽,从音从人,引申为凡事之尽)赖其力(裴行立有节操气概,讲信用,与柳宗元结交,子厚也为他尽了心,最终仰赖了他的力量)。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满足——厌恶。性格谨慎,学文从不满足。学问,动词,学习提问)。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名词用作动词,住在他家)焉(自柳宗元被贬斥,卢遵跟着他到他家住),逮其死不去(到他去世也不肯离去)。既往葬子厚(去万年葬了柳宗元以后),又将经纪其家(将,尚,还。又去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庶几(几乎,差不多)有始终者(差不多是个有始有终的人)。——用卢遵的行为反衬出柳生前的品质。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室,实也。形声兼会意,至,声兼形符。段玉裁:人所至而止也。这是柳子厚的墓室。),既固既安(既……既,又……又,坚固安稳),以利其嗣人(利于后人,给子孙后代带来利泽)。室,人都是屑部字,押韵(这篇铭文比一般铭文短,而且不协韵,这也是韩愈文章的风格,提倡创新,不仿效他人)实词:逮,俊杰廉悍,屈,质,侔,诣,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