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现象教材说明及设计思考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它所处于的教材位置,并且联系后面的教材进行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既然是第一课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具体涉及自转公转的定义,甚至不出现公转的词眼,也不讲解自转的方向,对于科学概念的界定在学生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之前只能定位在“地球自转有昼夜现象的产生,可能同时围绕太阳转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假说,自己模拟实验,自己尝试解释;经历如此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初步形成地球自转有昼夜现象产生,并且自转的同时可能围绕太阳转动的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证据来加以判断。3、与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二、教学重点: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并尝试解释。三、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四、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小组记录表。五、教学过程(一)录象导入,引出探究问题教师播放相关录象(通过直观形象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昼夜交替,同时也产生疑问)
师:我们看到了哪两个不同的时间现象?白天与黑夜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师:是谁在起作用?(主要与谁有关系?)师:白天过去是?那晚上过后呢?师:白天用一个字表示叫叫为昼,晚上称为夜。白天和黑夜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叫做昼夜交替。(出示课题)师:那一个昼夜大约是多少时间?(为后面解释是否合理留下伏笔)(二)猜想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进行探索并作出了种种猜测。我们今天也要象科学家一样,猜测下有哪些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呢?学生汇报他们的猜测,教师相映板书。(三)模拟实验1、我们用手电筒代表阳光、地球仪代表地球。可以怎么样来做这个实验?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注意点。A、如果手电筒从北极照下来或者南极照上去行不行?,出示提示B、在做地绕日的实验时,光线要对准,也就是手电筒始终要对准地球仪,两位同学要同时转动,如果做自转并围绕太阳转动呢?可以三个人配合C、在新安江的位置贴有圆点作为我们的观测点,观测到什么?说明出现昼夜交替?D、作好记录(在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时,对于第2种假说,地绕日教师并不想过多地强调地绕日时,地球不能自转;而在实际的实验中,孩子很有可能会发生某半球永远是白天,某一半球永远是黑夜的情况,正是由于学生在绕日转动的同时地球也自转了一周,在几个模拟实验中,这个实验是一个难点。之所以教师先不强调正确的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实验,让孩子尝试“失败”从而更好地理解真正的模拟实验应该怎样进行。)2、幻灯片出示实验记录,简单介绍怎么填写,学生实验(四)学生汇报A、是否出现昼夜交替1、汇报是否出现昼夜交替。教师出示课件2、出示幻灯片汇总的表格B、尝试解释是否符合生活中的实际1、出示幻灯片资料一,2、默读资料,小组讨论讨论究竟哪种更加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呢?
(借助资料,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几种情况的不合理性)3、师生共同分析假说三的分析,只自转昼夜平分也是一个学生比较难以发现的。可以适当进行引导帮助。(分析假说三时教师应该出示相关课件,提问: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昼夜的时间分别是多少?既然地球只自转不绕太阳转动的话,昼夜是平分的,那么说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有可能要围绕太阳转动。只能用有可能,应该即使自转也有可能绕另一轴心运动,何况本节课不能给出更多的证据来进行解释)(五)、小结1、我们有什么发现?2、多看相关电视节目和网站,教师出示视频剪辑集和网址。板书:日绕地×地绕日×地球自转不绕日转有昼夜交替产生,昼夜时间平分地球自转并绕日转?
教后反思1、要充分认识教材所处的位置及作用课程设置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本课处在本单元第一课,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假说,自己设计模拟实验,然后通过课后查找资料解释自己的猜想,在几次的教学中,对次本人也有认识。但是总觉得在公开课上是否可以把尝试解释也在课上呈现,尽量让课更加完美。但是后来仔细分析了教材,如果本课这么上,那后面的课的内容不是被提前了吗?何况学生自己回去搜集资料的意义也不大了呀。所以还是应该尊重教材!2、模拟实验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模拟实验中,太阳的模拟可以用灯光、手电筒、蜡烛等等。可能手电筒的光线更加强一些,但是在个别模拟实验中,蜡烛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模拟实验的材料选择中,教师应该兼顾直观和可操作性并举的原则,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可操作性更为重要。3、教师自身对科学概念必须十分清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即使教师没有一桶水。但是基于本课教学的相关知识,教师自己必须十分清晰和明确。在几次试教中,有些听课教师感言自己也好象当了一回学生,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我们的科学教师会查阅大量的资料来了解相关的知识概念,以期在教学中不出现错误的概念。其实,并不是在公开课上要如此,而是应该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就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积淀,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就应该具备比较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不断努力探询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对于此我想说:我们行走在路上,并将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