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教科版科学五下4.1《昼夜交替现象》word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春教科版科学五下4.1《昼夜交替现象》word说课稿

ID:1079567

大小:63.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下科学说课-昼夜交替现象教科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引出解释这种现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使本课的开展成为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由需要而产生后续学习的欲望,用持久的学习探寻解释本课现象的证据,让学习有延续性,让教学有支撑点,让解释有理论的和事实的依据。教材通过学生常见的现象直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呢?”的问题,由现象探寻本质,成为教学的起点,从提出假说到模拟实验,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前认知的基础上,由地球的“动”和太阳的“动”以及它们二者的运动关系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形成昼夜交替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看似有道理,但是结论应该是唯一的,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是新的问题生发的基础,新的问题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为了证实到底哪种结论是正确的,必将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求,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后面课程的学习,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理顺之后,同时就有了支撑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论依据,最终就理清了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所以说本课是起点也是终点,由本课引领全单元,使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有理有序而前后呼应。本单元研究的是地球的运动,是对运动的研究的开始,宏观的宇宙运动,微观的物质内部运动,身边的物体运动等各种运动的研究都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通过逐步深入的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3、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教学活动开始初,学生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借此来了解学生原有的有关地球运动的认识。由于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有比较深刻的感官认识,通过每日所见和平时道听途说以及零散的书籍资料的阅读,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很模糊,如果要他们利用自己的认识来解释其形成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学生提出的假说可能有多种,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地球运动的原有知识,揭示学生的知识前概念的储备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即时改进积蓄第一手资料。做模拟实验的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这一活动可以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是在学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地运动的示意图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初步认识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昼夜的现象。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领学生由一个问题——“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入手,经历“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学生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和“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等三个层次的活动。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课内体验到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重演”,编写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假说的验证,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并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4、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5.2.2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中指出:“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搜集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而本课则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把从资料中认识昼夜成因改为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再现认识的历程。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活动更贴近生活,过程也更有效,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探究为核心的理念。5、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学生对正确的解释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要找到正确的正确解释就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证据。◆知识与技能: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假说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理解科学与日常现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小组能用设计并运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猜测。●教学难点: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二、说学生。1、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1、学生已具备的前概念基础:学生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存在,也知道白天和黑夜是由于阳光照到和照不到而形成的,但是对其中原理却依然未知。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处于学习初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 基于这些原因,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多扶助,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和分析。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与选用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2、学法分析与选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非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四、教学材料的准备。分组材料:乒乓球(或者小地球仪)、手电筒、水彩笔、实验记录纸。演示准备:引入课件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课件引入课题。课件展示内容为:太阳东升西落,白天人们在劳作,晚上人们进入梦乡。学生观察后汇报看到的内容,归纳出: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教师说明: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课件画面锁定在两幅图上:白天的某地和夜晚的某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①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 ②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老师从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学生的前概念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即时重组教材,重新构思教学思路,简化或者转移教学活动的重点的基础,也是指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活动的有效素材,引入课题的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挖掘并分析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情况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第一次交流便是建立在学生请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引入新课之前的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尽量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既是提出假设的开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这个引入互动不能一带而过,不能为了引入课题而引入,而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出假说。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静态示意图,指导分析后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假设。从静态图上可以看出有白天和黑夜,但是不是交替出现的,也就是说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出现:①、必须要有太阳;②、地球和太阳必须要运动。如果像现在这样(指图)地球和太阳都静止不动,会出现昼夜交替吗?引出地球和太阳要运动的概念,但是怎么动才能实现就要由学生来假设了,教师的扶助不能一竿子到底,要有扶有放。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2.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教师把学生的假设做好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模拟验证时选择和核对。(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三部分: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1、讨论如何进行实验验证。提问:如何验证?跑到外太空中看吗?(可以做模拟实验)太阳用什么来代替?地球呢?有了这些材料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实验器材,说明其替代的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模拟,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中具体细节,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3)地球和太阳旋转的方向分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太阳的东升西落)2、根据要求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实验要求:(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做法和看到的现象。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纸,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3、各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的情况和结果。(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验证来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探寻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4、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第四部分: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 )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六、说板书设计。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昼夜交替现象球体、不透明圆周运动我们的假设:模拟实验提出质疑…………七、说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课堂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2、在“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八、课堂实验用品的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好使用过的器材和仪器,由专人送回存放处放置,让实验活动有始有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引出解释这种现象要用到的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使本课的开展成为后面教学内容呈现的起点,由需要而产生后续学习的欲望,用持久的学习探寻解释本课现象的证据,让学习有延续性,让教学有支撑点,让解释有理论的和事实的依据。教材通过学生常见的现象直接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呢?”的问题,由现象探寻本质,成为教学的起点,从提出假说到模拟实验,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前认知的基础上,由地球的“动”和太阳的“动”以及它们二者的运动关系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形成昼夜交替的结论,而每一种结论都看似有道理,但是结论应该是唯一的,就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的矛盾是新的问题生发的基础,新的问题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为了证实到底哪种结论是正确的,必将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求,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后面课程的学习,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关系理顺之后,同时就有了支撑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论依据,最终就理清了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所以说本课是起点也是终点,由本课引领全单元,使一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有理有序而前后呼应。本单元研究的是地球的运动,是对运动的研究的开始,宏观的宇宙运动,微观的物质内部运动,身边的物体运动等各种运动的研究都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通过逐步深入的学习,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3、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教学活动开始初,学生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借此来了解学生原有的有关地球运动的认识。由于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有比较深刻的感官认识,通过每日所见和平时道听途说以及零散的书籍资料的阅读,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很模糊,如果要他们利用自己的认识来解释其形成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学生提出的假说可能有多种,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地球运动的原有知识,揭示学生的知识前概念的储备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即时改进积蓄第一手资料。做模拟实验的活动,是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这一活动可以用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是在学生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日地运动的示意图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初步认识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昼夜的现象。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领学生由一个问题——“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入手,经历“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学生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和“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等三个层次的活动。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在课内体验到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历史重演”,编写意图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假说的验证,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并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4、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5.2.2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中指出:“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搜集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而本课则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把从资料中认识昼夜成因改为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再现认识的历程。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活动更贴近生活,过程也更有效,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探究为核心的理念。5、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是很多的,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让学生独立去经历这个解释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学生对正确的解释是有所了解的。因此我们把本课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明白在证据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现象我们可以有多种解释,要找到正确的正确解释就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和证据。◆知识与技能: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生活体验,对昼夜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能对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进行猜想,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并尝试利用已有知识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假说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上科学家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史的兴趣。理解科学与日常现象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小组能用设计并运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猜测。●教学难点:体验地球的不同转法,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理。二、说学生。1、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等方面都较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会初步做实验的能力,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显著科学事物和现象,但学生在性别、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思维活跃度、求知欲、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愿意合作等都会影响探究的效果。1、学生已具备的前概念基础:学生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存在,也知道白天和黑夜是由于阳光照到和照不到而形成的,但是对其中原理却依然未知。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课,时间不是很长,所以他们对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技能更是处于学习初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基于这些原因,把本课的教学设计成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多扶助,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和分析。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分析与选用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昼夜交替现象》这堂课,我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的现象进行观察、研讨、推测假设、验证,以进一步研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2、学法分析与选用。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非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作为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假设——实验——得出结论”的途径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四、教学材料的准备。分组材料:乒乓球(或者小地球仪)、手电筒、水彩笔、实验记录纸。演示准备:引入课件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课件引入课题。课件展示内容为:太阳东升西落,白天人们在劳作,晚上人们进入梦乡。学生观察后汇报看到的内容,归纳出: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教师说明: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课件画面锁定在两幅图上:白天的某地和夜晚的某地的图片然后老师提出问题:①白天跟晚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白天有阳光,晚上没有)②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自己知道的,老师从回答中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最后过渡: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当科学家。学生的前概念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即时重组教材,重新构思教学思路,简化或者转移教学活动的重点的基础,也是指导学生正确设计实验活动的有效素材,引入课题的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挖掘并分析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情况就变得非常有必要。教师和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第一次交流便是建立在学生请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引入新课之前的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尽量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既是提出假设的开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这个引入互动不能一带而过,不能为了引入课题而引入,而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分析。第二部分:提出假说。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静态示意图,指导分析后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入的假设。从静态图上可以看出有白天和黑夜,但是不是交替出现的,也就是说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出现:①、必须要有太阳;②、地球和太阳必须要运动。如果像现在这样(指图)地球和太阳都静止不动,会出现昼夜交替吗?引出地球和太阳要运动的概念,但是怎么动才能实现就要由学生来假设了,教师的扶助不能一竿子到底,要有扶有放。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学生的初始想法。2.收集学生的假设: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教师把学生的假设做好板书。便于学生下一步的模拟验证时选择和核对。(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以前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肯定有些许了解,也就让学生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为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做好指导。)过渡: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难在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交流,为的让学生的思维有梯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三部分:模拟实验验证假设。1、讨论如何进行实验验证。提问:如何验证?跑到外太空中看吗?(可以做模拟实验)太阳用什么来代替?地球呢?有了这些材料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实验器材,说明其替代的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就叫模拟,用这种方法做实验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中具体细节,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1)把乒乓球当作地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呢?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彩色笔在乒乓球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3)地球和太阳旋转的方向分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太阳的东升西落)2、根据要求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实验要求:(1)作标记:在乒乓球上画红星。(2)实验中乒乓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旗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做法和看到的现象。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纸,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3、各小组汇报、展示实验的情况和结果。(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验证来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探寻昼夜交替现象的本质。)4、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第四部分: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六、说板书设计。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知识结构,起到理解、联想、记忆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板书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欣赏中展开活跃的思维,悟出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内容的内涵实质。昼夜交替现象球体、不透明圆周运动我们的假设:模拟实验提出质疑…………七、说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课堂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2、在“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八、课堂实验用品的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好使用过的器材和仪器,由专人送回存放处放置,让实验活动有始有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阅读全文(748)|回复(0)|引用通告(0)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三)重、难点分析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2.难点: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线特征的运用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四、学法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两个环节进行。我的时间分配如下,新课导入三分钟,新课教学十九分钟,总结一分钟。(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因此我通过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昼夜现象,再指出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现象呢?),为了实现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到从空间上进行地理规律的分析的思维角度转变,我写一副对联(人间豪杰立地顶天,天外来客俯视星河)来对学生作出引导,通过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宇宙空间角度来认识昼夜现象,点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确这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接下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六、板书设计昼夜交替一、昼夜现象四、晨昏线二、交替原因1.构成三、交替周期2.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李宏勇老师与姚鹏东老师就《昼夜交替现象》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为先学后导,而后者为先导后学,无所谓好坏,只是对这一课两位教师的不同理解。今天,我想谈谈姚鹏东老师的这节课。1、别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许多成人都认为太简单了,学生不用学也知道。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通过阅读、电视媒体等渠道看到过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呢?根据提供的一份有关此内容的课前调查统计显示,学生中认为地球自转的占28%;认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5%;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3%,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8%,其他原因或什么都不知道占26%。这说明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间接获取的,知识是不稳固的,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有序地建构,所以还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基于此,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困惑不解的。因此,教师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1)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2)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3)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2、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参考建议中提出了本节课的意义所在:教材列举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种可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特别要注意,本课不要求学生立刻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单元目标中指出:《昼夜交替现象》是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起始课。本单元共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重要因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太阳光的照射、两个天体之间的运动。这些也是提出假说的依据。接着让学生经过讨论,自由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根据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根据已有的只是经验对假说进行初步的逻辑加工。明白仅仅通过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还不能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家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将使他们有机会研究这一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价值所在。3、设计模拟实验,突破教学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叫做模拟实验。首先要进行原型分析,即选择和构建相似模型,这是模拟实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要依据原型的特点,按照相似性原理并运用类比推理,选择或建构与原型有结构上相似或功能上相似的事物作为实验模型。(1)确定建模系统:地球、太阳以及两个天体的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地--日的运动模式,是建立模型的关键。(2)确定原型特征:太阳、地球的运动有其固定的轨道,自转、公转等特点,其运动存在着一定的特征。(3)确定基本变量:日、地两天体的运动模式。其次,要进行原型简化。模拟实验中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科学抽象,保留并突出决定事物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和偶然因素的干扰。1.突出主要因素:地球不透明球体,太阳发光,在阳光照射下,一面形成亮面,即昼,另一面形成暗面,即夜。太阳、地球在运动。2.忽略次要因素:其他星体的影响,太阳、地球的实际大小和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只要比例适中即可。接着,要进行模型建立。模型是通过对原型进行高度抽象之后得到的一种理想客体,它通过极其相似的替代物,以纯粹的理想化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刻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1)寻找替代物:太阳用小马灯代替。这样可以模拟太阳光向四周照射,而不是向一个方向照射。地球则用小地球仪代替。把地球仪从底座上取下来,并且安装上了一根手把,方便学生把持和转动,在地球仪上贴上了观测点的标志,方便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比较明显。(2)小组合作,以替代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对形成明显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及时画图记录。最后,要进行模拟检验。模型虽以科学知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科学逻辑论证而建立,但它毕竟是抽象思维和想象的结果,所以具有假定性,其正确性须经实验模拟证实,并收集更多的证据加以支持。在分小组完成模型建立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当场演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并且使学生明白,单凭模拟实验,是不能给假说下最终结论的,结论的获得还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定知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现;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二、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1、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将小地球仪、去掉灯头的手电筒作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2、采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引发典型经历,典型经历引发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引发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提高就是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将大的地球仪和没有灯罩的台灯组合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并选取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观察这一动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三、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中围绕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有关的事实展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我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不断的激励学生敢于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始终注意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探究的动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范围估计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模拟实验展示验证假想的部分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更全面、细致的考虑,对学生、对教材要更深入的了解,运用更多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课五下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这节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追寻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这些猜想,从而体验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寻找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上课之前,我把牛顿的一句话送给了学生: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让学生了解明白大胆猜测对科学研究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这一句话的送出确实对学生后续的猜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新课的导入,从欣赏太空中的地球昼夜景象让学生发现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并说说黑夜与白天的变化有着什么规律。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多种假说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暂时抛弃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自己当成当年科学家,观察图片中地球上的明暗,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明暗的产生与什么有关,从而猜想太阳与地球怎样运动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卷入其中了,课中学生们共提出了十一种假说。紧接着围绕如何运用教师提供的蜡烛和小球这两种材料来进行模拟实验,自主讨论六个问题。这其实就是让孩子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过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实验的操作和注意点有了一定的基础,可能实验时还会有一定的问题,但从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了调节和改进。这些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其能主动参与探究,并在活动中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活动时间,真正做到了长时间探究。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不仅得出了这些假说能否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还有了许多其它的发现:例如他们并不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小球并没有像地球一样有一定倾斜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因此,有学生就提出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值得思考的是,本节课如果在汇报会交流之后,能让学生对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运动方式进行观察,寻找共同点,从而让学生明白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与太阳和地球进行圆周运动有关,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发展推向更高层次,本节也会更完美。《昼夜交替》这是五年级的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昼夜区别;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有关。认识到同一种现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证据加以判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上课开始,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太阳怎样的运动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假设并画出简单示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一会儿,就得出了几种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观点。然后又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假设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实验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很快发现了有几种假设很明显站不住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昼夜交替现象一定是由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圆周运动产生的。本课学生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有较高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汇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倾听他人的意见,体现出乐于交流与合作,表现出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本课教学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教学方法适当,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我们小学科学课程,要尽量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真正使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的目标和主要学习方式。在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在体验“地球自转,绕太阳转”时,学生难以出现地球慢慢自转的情况,这里通过师生转法的对比,让学生作出选择,并进行集体体验,事实上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操作性的概念,更为模拟实验作了准备。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活动使整节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有效地运用“模拟表演法”使学生获得极大快乐的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乐于观察、思考,主动分析、探究。要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前明确实验的目的、过程和方法,这样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会大大提高,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否则,缺乏动手前的动脑,学生的动手实验将是盲目的,可能只充当了操作分工的角色,那么动手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在动手实验中还要让学生多动口,准确描述出所看到的现象;在汇报交流中要鼓励学生根据现象所获得的认识表述清楚;否则学生失去了磨练自己思维专注性、清晰性、严谨性和深刻性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不能达到小组内成员间交流合作的目的,而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明白了所研究的问题。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3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先让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其次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最后再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使各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材料时尽量做到材料的可模拟性与可操作性:从原来的手电筒改成后来的蜡烛,努力让材料接近被模拟的对象,使学生的实验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所以,学生思维的展开非常重要,因此,我在课的开始引入米奇,让米奇出一个题目,目的就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大胆猜测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效果上来看,学生在猜测环节做出了8种猜测,应该说,开始的课前谈话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实验环节上,我试图让学生把他们的观察过程全都暴露出来,因此我选择了分步观察,尽管在试教的第一次、第二次效果都并不理想,但我还是没有改变,在第三次试教时,我通过与学生的示范,学生似乎可以做的比前几次的学生棒许多,这就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去尝试这种做法,事实上,我觉得自己还是成功了,因为最后一次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让我欣慰的,他们画的很棒!在实验汇报环节,我从第一次的随学生说到后来有针对性地汇报几点内容,目的旨在使学生的汇报更加清楚,更有针对性。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一节课下来,还是存在许多的细节上的问题。1、我试图让学生在猜测一环节把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暴露出来,学生似乎做的很好,猜到了8种,加后来还有一种,把黑板画的满满的,但却忽略了,这些猜测中,有几个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而做出的?这些猜测中,大部分是学生在对文字做文章,问个“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也许就可以否决掉一些猜想,也许才是学生真正生活经验的暴露。2、在实验提示中,课件罗列了6条注意事项,条条都有一行多,语言的不够简练应该让学生在视觉让有种排斥感,原本希望通过一名学生的朗读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但学生没有问题可提,这个时候,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他们没有仔细阅读,他们没有思考!最后我的逐条讲解更是浪费了一些时间。3、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很漂亮,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原本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与表扬,却因为我的疏忽,没有在课前使用投影仪,使原本该很精彩的学生实验汇报变的有些枯燥,有些形式,失去了该有的味道。走向开放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科学课更应该在开放的态势下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的空间。蔡一莺老师的课正是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一步步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的路走向他未知的科学空间。首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蔡老师都注意了对学生探索兴趣的引领。比如在材料的准备上,老师把蜡烛和乒乓球都移到了矿泉水瓶子上,看似无意却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激起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其次,这蔡老师注重创设一个探索的氛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融洽,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具有启发性,一直引领着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尤其是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发现?”学生们那跳跃的思维都呈现了出来。在课上我们看到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学生从老师的期望中获得激励;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从老师的微笑中获得成功;教师让学生在争论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满足与自信。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要说的是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蔡教师合理地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我们看到这节课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丰富的,图片导入、示意图表现关系、实验法突破重点、师生交流提升认识,整堂课蔡老师能够整体把握课堂节奏,引领学生开展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验活动。当然,蔡老师在课堂语言的精炼上,在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上还需要继续加强锻炼。希望蔡老师的课能够越讲越好,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节课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非常的惊喜。说实话,课前我没有料到孩子们的回答能这么精彩,尤其是后面第九种假说,另外还有排除众意坚决提出自己观点的那个孩子,我们暂时不说这个孩子表达的对与否,单就这个孩子提出观点时的那份勇气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不畏权威不畏众意,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科学课学习中所提倡的吗?从这点来看,他的这份勇气也是值得我学习的。看来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他们的能力真的是无可限量。这节课我还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种使命感。当我巡视学生实验时,听到一个小组的同学,边做实验边感慨,说:“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阿!真的太有意思了!”听到这些话,我除了感觉到非常的高兴以外,我更是感受到的是身上的重担。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收获,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啊!回顾整节课,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第一,教师的语言有时还不够到精准。例如导入部分的提问,由于欠缺精准,学生的回答也是总给个擦边球,既感觉问题没有说透,又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模拟试验材料的时候,学生一直在大小不同的球体上绕圈,而没有说出蜡烛,这说明学生没有抓住太阳的显著特点,教师应该在这里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里我没有把握好。我感受课堂提问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沟通艺术,良好的沟通才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清楚更明白。第二,材料的准备必须充分,稍有不到,就会造成遗憾。前部分实验,学生能够充分试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想很大程度上在于材料的准备十分的充分,所以只有有了充分而准确的材料,学生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后面的演示环节中,由于演示材料的较小,使得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观察不到,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事先要单独准备一份适合于演示的材料,像没有灯罩的台灯代表太阳,篮球代表地球,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现象;另一个就是可以让两个同学来分别代表太阳与地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运动来展现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当然这两个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以合适的选择。第三,没有适时建立观测点。我想由于没有引导学生在模拟试验中在地球上建立观测点,而使学生在模拟试验观察中有些现象看得不清,也间接促进了第一种假说(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矛盾的出现。第四,教师的知识体系还存在盲点。第一种假说的最后处理,我总是感觉不太妥当。于是,课后我经过仔细思索、查阅资料和咨询有经验教师,我找到了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的关键。当太阳不动,地球自转的围绕太阳转时,是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当太阳不动,地球公转一圈的同时正好自转一圈时,是不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当那个勇敢的学生提出异议和作完演示时,我应该及时引导同学们关注此时的地球有没有自己在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才是第一种假说,如果地球自转了一圈,那么应该归为新的假说。由此,我需要在下一节课重新处理一下这个问题。一、谈话导入: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师:同学们,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白天就是昼,不知不觉中,天渐渐暗下来,夜到了。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不停地交替着,我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昼夜交替。师:那么,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点评:通过谈话,一是进行热身运动,二是激活学生与本课有联系的休眠状态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三是提出一个驱动性的问题。)二、分类交流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多种解释师:课前我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作出了我们自己的解释,老师把同学的各种解释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点评: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昼夜会不断地交替的原因,并作出他们的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的起点。)师(出示第一种解释: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同学这样认为,我们请他先说说。生:我认为昼夜交替可能是太阳每天绕着地球转的原因。师:根据你意思老师把图画出来,同学看看是不是他说的意思。师:哪些同学也这样认为?师(出示第二种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同学却这样认为,我们也请他说说。谁能根据他说的,画出示意图。教师统计赞同的学生人数。(只有4位学生表示同意)师(出示第三种解释:地球自转):我们班有14位同学这样认为,谁来告诉同学。学生说,并画出图。师:(出示第四种解释:地球自转并绕太阳转):我们班有15位同学这样认为,谁来说说看。谁能根据他说的,画出示意图。师:还有第五种猜测,请***同学说。生:与月球有关。生:太阳不动,月球绕着地球转生:月球绕着太阳、地球转师:你是怎么想的?月球对昼夜交替有影响吗?生: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生:月亮不会发光,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师:晚上我们能看到月亮,白天看到过月亮吗?现在你认为昼夜现象与月亮有关吗?(点评: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想的,这样容易暴露学生已有的认识问题,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并通过画或让学生画简图来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也为下一步体验活动作铺垫。)师:看来,很多同学认为昼夜交替跟月亮是没有关系的,也有同学认为是跟月球有关系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这个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继续研究。三、体验地球、太阳的不同转法师:现在我们提出好几种解释,有的认为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如果你是地球,老师是太阳,自转怎么转呢?学生试。师:是这样转吗?谁想试?你转一周看到了老师几次?一学生到前面试。师:小结,地球自转就是自己转圈,方向在不断的变化。(点评:地球自转是怎么样的?有的学生虽知道自转但对自转是怎么转的根本不理解,这需要我们关注细节,通过体验,让学生试图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述,获得地球自转的操作性概念,为内化打下基础。)师:地球自转知道了,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又是怎么转呢?你当地球,老师当太阳,转给大家看看。学生上台。师: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试试。学生试。师:但也有小组提出又不一样的猜测——地球绕着太阳转。(点评:这个体验活动是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由于前面活动作了铺垫,学生对“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师:刚才这种是地球在自转的情况下,绕太阳转,那么在自己不转情况下,绕着太阳转,又是怎么转的呢?师:你当地球,老师当太阳,地球不自转而绕着太阳转,你转一周能看到老师几次,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转生:错,看看地球绕圈,方向在变了。师:再试一次。学生再试师:你们看老师是怎么转的?生:地球在不自转的情况下绕太阳转。师:大家一起试,2人一组,一人当太阳,一人当地球,注意,地球不自转,绕太阳转。好了,互相换一下,再试一次要。(学生2人小组体验)。(点评:在体验“地球不自转,绕太阳转”时,学生会出现地球慢慢自转的情况,这里通过师生转法的对比,让学生作出选择,并进行集体体验,事实上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操作性的概念,更为模拟实验作了准备。)师:同学经过体验初步有了自己的解释,能肯定哪种现象能出现昼夜交替呢?我们能否用实验来进步验证呢?生:实验。师:太阳在天上、地球在我们脚下,实验怎么做呢?(点评:巧妙地迁移,已经指向于实验探究活动了。)四、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生:可以拿电灯、球来做实验。师:对,碰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球(如地球仪)当地球,用发光的物体(如手电筒)当太阳做模拟实验,从实验中寻找证据。师:实验前老师有几个建议:出示实验建议:1、找出地球仪上作标记的红星,作为研究的对象;2、做一做,仔细观察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怎么变化的?3、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记在表格中。(出示昼夜交替实验记录)(点评:在体验活动中,已经渗透了部分实验的要点指导,这里教师再把其余重要的实验要点进行强调,指导策略丰富有效,指导语言简明扼要。)师:现在有4种猜测,先选择一种猜测进行证明,一定要按实验要求做,仔细观察,作出判断,记在表格中。一个好了,可以做第二个,有时间都可以做,实验全部好了,小组派2位同学作好实验汇报的准备,清楚了吗?(材料员来领材料,开始做实验,老师巡视。)师:把材料放中间,我们来交流一下。汇报的要求是1、边做边讲。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怎么变化的?并根据实验情况,判断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2、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师:我们来看第一种猜测--1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哪一小组派代表来,你们怎么解释给大家听?生(学生边做边讲):我们发现作标记的地方刚开始被照亮,是昼,转半圈后,是夜,再转半圈后又是昼了,就出现昼夜交替。师:你们通过实验观察后,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能解释昼夜交替?生:是的。师:第二种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请第3组的同学来汇报。生(边做边说):我们发现作标记的地方刚开始被照亮,是昼,后来是夜,再后来又是昼了,就出现昼夜交替。师:昼夜交替跟第一种情况一样吗?生:不一样,前面是太阳绕地球一周出现一次昼夜交替,而这里地球绕太阳一周出现一次昼夜交替。师:看来,第2种猜测地球绕着太阳转也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的。师:第三种解释:地球自转,请第7小组上来边做边解释一下。生:地球自转这种解释也行的,能够出现昼夜的。师: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请第4小组上来边做边解释一下。生:我们发现在地球自转的时候能够出现昼夜交替,而且在自转的同时,地球的位置在慢慢地发生移动。(点评:实验前,有学生认为有些解释好像不太可能,但实验做下来,却发现能解释昼夜交替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引起了学生内心更大的冲突。)师:通过模拟实验,四种猜测都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的,那么究竟是哪一种是符合生活中真实情况呢?请同学们在组里讨论一下,说说理由。生:第一种解释是不可能的,地球是动的,太阳是不动的;生:第二种解释是不可能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出现一个昼夜,只有24个小时,实际上转一圈是一年,时间根本不够;生:第三种解释是不可能的,不能解释四季变化,再说昼夜有长有短。(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活动使整节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这也仅代表少数学生的想法,多数学生还处于是懂非懂的阶段。)五、小结拓展师:是啊,同学们又有新的问题了,但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个问题,还不能过早下定论,但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观察,怀疑,争论……《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最后一句话,和同学们共勉:科学的成功在于多尝试一下!(点评:不能让思路跑得快的学生主宰课堂,这里教师并没有轻易地道破“天机”,让学生带着更大的期待去学习下一课。)一、导入:教师:咱们班老师向我介绍你们时说咱们班的同学是又聪明又细心,我可有点怀疑,这样我先考考同学们的眼力,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聪明!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能找出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吗?大屏:先出示白天的图,再出示同一地点夜晚的图,之后同时出示两幅图,请同学们回答。生1:一张是白天,一张是夜晚。教师:哪张图是白天,你是怎样知道的?生2:第一张是白天。第一张很亮,看得很清楚,所以是白天。生3:白天太阳升起来了,天就亮了,所以第一张是白天。大屏:展示白天黑天交替的小动画。教师:是啊,太阳东升,白天来到,太阳西落,夜幕降临。第二天太阳又是东升,白天又来临……他们就是这样无声无息的从不停息的交替出现。白天人们又称为昼,黑夜又称简称为夜,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课题。(用两张黑白分明的地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区别它们,从而引出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最后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学习。)二、昼夜交替的假说:1、看图:教师:老师再请同学们看幅图,说说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大屏:出示宇宙中的地球图片生1:看到了半个地球。师:为什么只看到了半个地球?生2:当太阳照到地球的时候,只有一半会被照亮。师:照亮的这一部分就是什么天呢?生齐:白天。2、交流讨论:教师: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是交替出现的,那么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学生都在静静的思考)一段时间后:生1(缓慢地):我觉得当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时,会有昼夜交替。教师:我们有没有即简单又快捷,即直观又准确的方法来做记录阿!生2:用画图法吧。教师:大家说这个方法怎么样?行不行?(行)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记录。实物投影:师生交流,教师执笔共同在纸上绘着第一张图。教师:怎么画太阳和地球?(画圆圈)用什么颜色来画太阳?(红色)用什么颜色来画地球?怎样表示地球的运动?(学生无语)这样行吗?用黑色的虚线表示地球的运动轨迹,然后用尖头表示方向?(好)画完后帖在黑板上。如下图:1(示意图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法,这种方法既直观又形象,不但非常的节省时间,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多种假说的记录、实验、分析、理解与解释。)教师:只有这一种可能性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生3:我认为当太阳不动,地球自己转的而且又围着太阳转的时候,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实物投影:绘制第二种情况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2教师继续引导: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集合我们大家的智慧再想一想!生4:太阳不动,地球自己转。实物投影:绘制第三种情况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3教师试探:还有其他的可能吗?此时学生的思路以下子打开。生5:地球不动,太阳自己转。生6:老师我觉得他说的不对。教师协调:有疑问这很好,不过我们现在暂时保留各自的意见,一会我们再来讨论,好吗?实物投影:绘制第四种情况如下图:画完后帖在黑板上4其他情况如上处理:5678(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充分体会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假设过程。)三、模拟试验:1、交流:教师:同学们果然是非常善于思考,想到了这么多种的可能性。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些情况,都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呢?怎样才能向其他的同学证明自己的观点呢?生1:做实验。教师:是非常好的验证方法,可怎么做实验呢?太阳,地球是巨大的天体啊!生2:用其他物体来代替太阳和地球。教师:这就是模拟实验。模拟试验就是拿我们取之方便的材料来当太阳和地球,模拟他们的运动,从而可以找到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2、选择模拟实验材料:教师:那么选择什么材料来当太阳和地球呢?生3:皮球和玻璃球。教师:感受到了太阳与地球大小的差别,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生4:西瓜和乒乓球。教师:大小比例还可以,还没有更好的选择?生5:大球和小球。教师:哦,大家认为蜡烛当太阳怎么样?同学们:好。教师:那我们就用蜡烛当太阳,乒乓球当地球来模拟他们的运动。3、示范:教师:哪个同学敢到前面来示范第一种情况?教师出示手里的一组材料。请一名学生示范。(这名同学示范的很正确)教师:他做的对吗?(对)4、出示任务:大屏展示(1)共模拟了几种情况?其中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有几种?(2)还有新的发现吗?画下来。(3)对自己原有的想法有修改的地方吗?说说。学生读要求。教师:我给的实验时间可不长,你想怎样安排时间?生1:分工合作,节省时间。生2:选择有疑问的先验证。教师:很好,那么小组一定要先分好工再进行实验。谁做记录?验证的是哪几个,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谁负责拿蜡烛?谁负责拿乒乓球?一定要合理安排。那么发现和自己之前的想法不同了怎么办?教师:最后一点是蜡烛是火,用火需要注意什么?生3:安全,不要烫到手,不要靠近易燃的物品。教师:大家如果能认真做到防火,老师就放心了。5、发放材料和记录单,小组开始做模拟实验。(室内变暗,黑板用台灯照亮供孩子们看)(模拟实验可以说是本课的灵魂。只有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光照射到球体上,球体上产生的明亮、黑暗的变化,来体会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相似情况,从而用事实来验证之前的多种猜测。当然模拟实验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真正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多种可能性。)6、师生交流:第11组汇报:我们小组做了8种情况,有7种是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其中第4种情况是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你能把第四种情况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用小组实验的材料来演示。验证后撕下这张纸。第8组汇报:我们也是做了8种,有7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和第11组一样。但是我们还有一种新的发现,就是我们发现太阳和地球相互围绕着转,也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教师惊喜:能给我们演示一下吗?但愿它们千万不要撞到一起啊!演示时,同学们都很惊喜。教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积极的思考表示鼓励。请你们小组把这种情况记录下来,帖在黑板上。9第5组汇报:老师我认为第一种情况也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其他同学哗然,但是这个同学的语气更加坚定,这种情况白天永远是白天,无法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教师:请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演示的是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面对太阳的哪个面总是对着太阳,因此证明这种情况是无法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此时,我一时无法分辩出同是地球围绕太阳,能够出现昼夜交替与这种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同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了思考的时间,于是我顺应了这位学生的实验结果,把这张记录也撕了下来。)四、交流总结:1、现在集合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一共想到了几种可能?其中几种是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九种,有七种是能够出现的)2、理解假说:教师:科学家们称有多少种可能性就是有多少种假说。那么用科学家的话说就是,这节课我们共提出了九种假说,经过模拟实验验证,其中七种假说是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3、认识圆周运动:教师:现在让我们共同观察比较一下帖在黑板上的这七种假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生1:都在相互绕着转……教师:像这种围着某一点绕着运动的,数学上称为圆周运动。板书:圆周运动。4、总结:教师:现在看看黑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是我们一节课智慧的结晶啊!在我们还没有得到新的证据之前,这些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只能说是暂时正确的。今后我们会了解更多地知识,能够收集更多的证据,到那时这些假说还是正确的吗?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好吗?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上交实验材料,下课。板书:昼夜交替的现象模拟实验圆周运动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教学内容,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它是对摆的研究教学的一种实践性拓展,可以说是摆的研究教学的一种升华。对于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教学,我已经是教学第二遍了,所以也促使我对教学进行一些细致而深刻的分析。对于科学工具箱内的一分钟计时器,我感觉很不错!从用过的教学或现在的试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学生也很感兴趣,上课时学生那种好奇的心态和急于探究的欲望都是一种很好的见证。出于对一分钟计时器的一种计时原理的一种思考,将一分钟计时器进行课前调试成功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一分钟计时器的原理呈现给学生,所以就开始观察教材中的图示。我首先联系一分钟计时器的实践操作,然后再试图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图示说明。但是,在无意之间进行图示推理性思考和观察后,我发现了中教材关于一分钟计时器的图示错误。下面就教材的图例进行我的解析性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垂体的绳索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摆绳的上端位置是在齿轮轴的左侧,也就是垂体和绳索是从齿轮轴的左侧开始用力,从而可以实现齿轮的逆时针转动。关于这一点从图中是可以明确的,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接下来的分析就出问题了,就齿轮逆时针转动来看。图中的现象是长针与逆时针转动的齿轮齿产生咬合,而且被咬的齿轮齿方向朝向左侧,这样一来长针和被咬齿轮齿就会牢牢咬死。即便是拨动摆向左转动后也出了问题,设想摆摆动到左侧后,这时短针就会和下面的齿轮齿进行接触。接触的方式是短针的垂直面就会和向左朝向的齿轮齿进行咬接,咬接的方式同样是牢牢咬死。这样一来,左侧长针与齿轮齿的咬接、右侧短针和齿轮齿的咬接都是咬死状态,也就是没有了摆锤的左右摆动的动力。综上所述,可以直接判断图示出问题了,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错误。后来,进行的一分钟计时器的实验操作同样验证了我的看法,在萧山区小学教师QQ群的交流中很多老师都支持这个看法。出于对教材的改进,如果将垂体和它的绳索安装到齿轮轴的右侧这样就能实现一分钟计时器的功能。一旦垂体和它的绳索安装到齿轮轴的右侧,这就意味着用力端是齿轮轴的右侧,此时齿轮转动的方式就是顺时针转动。当摆摆动到右侧时,如图1所示此时长针与齿轮齿进行咬接,但是咬接齿轮齿有一个斜面,这时齿轮齿斜面就会对长针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推动长针和支轴上的摆进行用力回摆。如图1在齿轮齿斜面的推动下长针开始抬升,而短针开始下摆,此时齿轮会产生一个轮空阶段,此时齿轮由于没有阻力转速加快。不久短针开始下摆与齿轮接触如图2,此时短针就会与齿轮齿斜面进行接触,同时齿轮齿斜面又会推动短针向上抬升,短针抬升和支轴上的摆再次进行用力反向回摆。接着,随着短针抬升后,齿轮又会产生一次轮空,于是齿轮由于没有阻力转速再次加快。不久,摆锤右摆使支轴上长针又与齿轮齿斜面进行接触如图3,其实又回到图1的状态。就此,一分钟计时器实现了摆的持续动力,从而实现一分钟计时器的持久摆动。经过对教材的理论推理和教材图示的解析而产生的矛盾性思考,最终我维持我的推理和实验证明。对于我对教材图示的一种审视,我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我感到有些庆幸。但是我更看到教材设计的粗糙,这样的教材真的有必要进行修改。我相信我们的科学教材在教材设计专家和一线科学教师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更加合理和有趣!!在实验教学中展开了“培养学生目标执著力”的探索后,自己一直在变化。本学期,又一次讲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结束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感觉成功的体验让我欣喜得很。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经历了前七课若干规律的探究后,来到结尾这一节课的教学,为凸显其实效性,“做中学”最是关键。但是,过去的教学之前,为采集“做”的材料,我总是费尽心力却无所得,“做中学”自然无法做到,空空努力的后果往往让我这个科学老师在课上与课后都显得极为沮丧。本次再度讲授此课,向来追求完美,在框架内设计搜集“做”的材料的我,终于降低了期待,真正细化了“做”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最容易得到的卡纸,为他们提供他们可以接受的先行组织者(如何解读教材第六十四页结构图;如何让“一分钟计时器”动起来;为学生提供剪刀等);并在学生们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准备好“做”的材料后,再分层引导孩子们或分组、或独立制作卡纸模型“一分钟计时器”。经过五个班的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本课教学,收效显著。课后反馈显示:五个教学班里,当堂收获有二十一份作品(制作人数为三十六人次),其中五年二班王敬泽同学制作的“一分钟计时器”应该活动的地方全部能够活动。教学难点顺利突破;相应地,通过动手制作、展示等活动,学生们充分“做中学”、“做中思”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均能够深刻理解到摆钟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重点切实得到了落实。故而,经此一常态课的教学后,面对从前未曾有过的二十一份作品(每一个卡纸“一分钟计时器”,件件都很是简陋,却如树树繁花,烂漫绽放在我这个科学教师心间),我对引领学生于科学课上“做中学”拥有了前所未有过的领悟:只要是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做”,材料无需定制化!一、有效地处理教材与器材对于教材,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二、有机组合三维目标的关键是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学会技能的方法是反复的模仿练习,形成良好态度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有机整合三者,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事实证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理想。课堂中,我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三、深入挖掘教材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前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包括其他科学教师对这节课的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我整理挖掘了这节课的科学思维训练点。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四、有效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是一个通过分析“证据”来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就是“证据”,本节课共记录了两次实验数据,一是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来研究摆的摆动次数的变化二是改变磁铁的位置,来研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这两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五、学会反馈质疑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已经设计了实验方案,明确了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出在哪,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有人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整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思考的地方,如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不能灵活解决,评价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本人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欠规范,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等等其他的问题。的确,我们有时会因为教学时间而匆匆结尾,有时,又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堂。让课堂“健康减肥”值得我们深思,我将继续探究。总而言之,此次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教学技能大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教学能手,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一个钟摆》第一课时说课稿邵寨学区王锦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邵寨学区的王锦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钟摆》一课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在本课中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在30厘米长的钢尺上固定一块磁铁,且移动磁铁的位置,研究对摆动的快慢的影响,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在下一课节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的快慢。(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得出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这一结论,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摆锤重心高低影响摆动快慢。三、说教学准备根据这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磁铁、记录单、秒表等。四、说教法、学法这节课我积极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了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体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体验发现规律后的成功乐趣。五、说教学流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导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畅谈感受四个大的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环节一:课前热身,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2.老师做了两个摆,他们的摆绳长度是一样的。现在请你猜测一下: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猜测下哪个快!为什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证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3.师总结:看来摆的快慢不仅和摆绳的长短有关,还和摆锤的长短也有关系.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矛盾,引出摆锤的长短与摆动快慢有关。从而结合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其实是摆长(既摆绳长度和摆锤长度之和,并不单单是摆绳的长度或摆锤的长度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为了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我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一: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这个摆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实验二:磁铁的位置不同,对摆动快慢有影响吗?实验活动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接下来我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并提示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两个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环节三:得出结论,课堂小结根据学生小组实验得出的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胜利,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环节四:畅谈感受六、教后反思首先我很感谢县教育局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我在教材的理解以及课堂的把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次30次的钟摆。结束本课的教学,谈一谈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有效地处理教材与器材对于教材,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二、有机组合三维目标的关键是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学会技能的方法是反复的模仿练习,形成良好态度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有机整合三者,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事实证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理想。课堂中,我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三、深入挖掘教材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前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包括其他科学教师对这节课的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我整理挖掘了这节课的科学思维训练点。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四、有效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是一个通过分析“证据”来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堂课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就是“证据”,本节课共记录了两次实验数据,一是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来研究摆的摆动次数的变化二是改变磁铁的位置,来研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这两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五、学会反馈质疑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已经设计了实验方案,明确了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出在哪,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有人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整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思考的地方,如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不能灵活解决,评价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本人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欠规范,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等等其他的问题。的确,我们有时会因为教学时间而匆匆结尾,有时,又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堂。让课堂“健康减肥”值得我们深思,我将继续探究。总而言之,此次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教学技能大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教学能手,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验改装带来的效率其一: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入到本课的重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学生在这样形象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究,再难的困惑都会解决的。所以,这样的实验改装给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其二:摆的摆锤改装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和用磁铁吸住钢条的方法。磁铁在一秒钟内就可以上下自如移动,非常快的解决了重心上下调整的困难。而教材的初始是摆锤用木条,在木条上夹垫圈,想来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快,如果调整一个重心,也要花上1分钟时间,这1分钟与3秒钟就相差太多了。在课堂上要调整重心的次数比较多,学生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另外,我改装的摆锤是均匀分布的钢条,学生只要移动磁铁就能用磁铁所在的钢条的格数来说明重心的高低,方便学生汇报时节约时间。而教材初始用的是木条,并还要通过测量,才能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重心的高低,一旦涉及到测量,实验的速度肯定是变慢了。本课这样的改装比原来的实验材料节约很多时间,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放在重心高低影响摆的快慢上。这节课的效率就将因此而大大提高,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操作上。反思二: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次的摆和30秒摆15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其二: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夹位置,所以,摆长相差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改为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误差1次是允许的。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另外,实验中选取的绳索要尽可能的细和轻,这对减小实验误差也大有帮助。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做一个钟摆》这节课是在研究了钟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伊始,王老师就提问:“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好地检测了学生对前一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我个人觉得这堂课最大的闪光之处就是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组织、协调的作用,成为学生的“参谋”和“导师”。王老师引导学生逐步通过分组实验来证明,同一个摆和不同的摆在摆动的频率上都跟哪些因素有关,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得的,那种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影响力是教师的任何讲授和教育都无法取代的。这堂课的难点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准备好了合适的材料,那么一堂好课也就应运而生了。实验室中没有拿来就能用的材料,王老师就自己做;试教完后,感觉实验材料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效果不好,后来受到俞超老师的实验材料的启发,再次改进。对实验材料如此精益求精,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王老师对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负责。《做一个钟摆》从课题就不难看出这堂课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多。实验多,学生很喜欢,五年级学生本身就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而不是听老师干巴巴地讲或是看老师演示。王老师这堂课上有3个实验,第一个实验请一个小组演示实验,请学生演示而不是老师演示,还学生主动权。四位学生分别担有不同的任务: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数数员,间接告诉学生下面的实验你们需要做的任务是什么。接着通过一组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进而讨论得到“重物的位置在影响摆的快慢”的具体实验方案。而“做一个钟摆”则是对学生前面内容是否掌握的检测。最后的课外延伸则是激发了学生课外学习及研究的兴趣,科学学习不应该仅仅集中在课堂中,科学学习更为广阔的天地是课外。总之,这节课王老师不仅注重交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老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交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比教给他每一个字产生的效能会更大。窗体顶端实验改装带来的效率其一: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引入到本课的重点,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学生在这样形象的实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不懈探究,再难的困惑都会解决的。所以,这样的实验改装给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其二:摆的摆锤改装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和用磁铁吸住钢条的方法。磁铁在一秒钟内就可以上下自如移动,非常快的解决了重心上下调整的困难。而教材的初始是摆锤用木条,在木条上夹垫圈,想来这样的实验材料再快,如果调整一个重心,也要花上1分钟时间,这1分钟与3秒钟就相差太多了。在课堂上要调整重心的次数比较多,学生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另外,我改装的摆锤是均匀分布的钢条,学生只要移动磁铁就能用磁铁所在的钢条的格数来说明重心的高低,方便学生汇报时节约时间。而教材初始用的是木条,并还要通过测量,才能用一个数据来说明重心的高低,一旦涉及到测量,实验的速度肯定是变慢了。本课这样的改装比原来的实验材料节约很多时间,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放在重心高低影响摆的快慢上。这节课的效率就将因此而大大提高,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操作上。反思二: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一: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充分利用学生实验得出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次的摆和30秒摆15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其二: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夹位置,所以,摆长相差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改为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误差1次是允许的。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另外,实验中选取的绳索要尽可能的细和轻,这对减小实验误差也大有帮助。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窗体底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