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定滑轮 1、了解滑轮和轮轴的区别。(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思考: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1)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省力 (2)预测是()否() (3)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5、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研究动滑轮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知道什么叫动滑轮)2、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3、设计动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 器材:测力计钩码4个细线50厘米铁架台(含横支架) 步骤:1)用测力计直接提起2个钩码所用的拉力。(100)牛 2)将2个钩码挂在动滑轮上,再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动滑轮并固定在测力计的钩子上,最后将测力计匀速向上拉,记好此时的拉力(50)牛现象: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拉力是原来的一半。
结论:动滑轮不改变用力方向,只省力一半。 四、想一想: 1、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2、出示PPT(判断题)1)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不省力,完全可以不用。()2)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力()3)如果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能会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3、选择题:定滑轮左端绳子下挂着同一物体,在滑轮右端沿三个方向用力拉(如图所示)则()(1)A最大(2)B最大C(3)C最B(4)同样大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