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2.过程与方法(1)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验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的研究;教学难点:对科学实验的变量识别与控制。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课件展示“古建筑”和“桥”结构画面。请大家欣赏并思考:图片上的古建筑和我们经常见到的桥梁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2.引导学生认识柱子和横梁1.欣赏图片并思考学生汇报思考的结果2.认识柱子和横梁激发起学生对柱子和横梁感性认识的回忆,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提出问题大胆猜测1.图片展示:事故大桥,观察大桥哪一部分容易出断裂。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小结: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横梁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3.根据学生猜测作小结。1.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横梁比柱子容易断裂。2.大胆猜测(长度、宽度、厚度……)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引导猜测,培养学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1.实验探究:横梁的宽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2.用卡纸代替横梁。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应控制哪些条件不改变?怎样控制?改变哪些条件?3.组织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总结出对比实验的要求。4.教师演示实验5.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增加横梁(卡纸)的宽度可以增加横梁(卡纸)抗弯曲的能力。1.各小组猜测2.小组讨论设计研究方案3.小组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案”4.明确实验步骤5.学生观看实验并记录数据6.分析数据得处结论:增加横梁(卡纸)的宽度可以增加横梁(卡纸)抗弯曲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研究1.给出研究任务:横梁的厚度与它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2.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研究方案。3.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研究任务。4.引导学生评价各小组展示成果的科学性。(指导:数据收集准确吗?分析数据的方法可行吗?结论科学吗?)评价总结:增加横梁(卡纸)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横梁(卡纸)抗弯曲的能力。1.各组明确研究任务2.小组合作设计研究方案。(用什么材料代替横梁?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怎样控制?改变哪些条件?怎样改变?)4.小组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5.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展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引导者。观察生活开阔视野1.观察教室顶上的钢筋混凝土横梁(或一些图片):横截面是什么形状?是平放的还是立放的?2.组织讨论: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呢?1.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2.讨论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汇报讨论结果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揭示生活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产生链接课堂总结课外拓展1. 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横梁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得到了什么的结论?2.请在你身边找一找其它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方法1.回忆本课学习的内容,总结。2.学生课外思考并寻求答案。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板书设计抵抗弯曲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教学反思:《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二是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整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生做好这两个实验,让学生经历预测、实验、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对学生建构形成新的科学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基础上的。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抗弯曲能力的理解就是心理学家称为的“前概念”。众所周知,学生科学前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有过思维的碰撞,大部分的前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学生认知积累长期作用而形成的。在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安排了一个猜测活动: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强弱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你认为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来解释自己的猜测。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从课堂上看,学生对纸的抗弯曲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学生们猜测可能跟材料有关、跟材料的形状有关、跟材料的厚度、宽度有关等等。他们的预测应该说都是很有道理的。
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对探究材料的自主探索,发现材料之中蕴含的意义。用学生的材料袋里的厚纸搭了一个横梁,测试纸梁的宽窄、厚薄怎样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因为学生对一张纸的抗弯曲有认识,但是对于几倍宽和几倍厚的纸,他们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动手实验之前先让学生预测横梁能承受几个垫圈。方法是让学生预测一个做一个,再预测一个再做一个。从六年级这个学龄阶段学生的知识层面分析,他们预测横梁承受垫圈的个数会随着宽度或厚度的增加而得到相应的增加,但实验的结果是纸的抗弯曲能力是随着纸的宽度、厚度增加成几倍增长的,这是他们的前概念中没有意识到的。所以在探究中建立起来的新概念会让学生建立得更深刻,对学生后续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也有了进一步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