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说课稿学情分析:《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增加材料厚度和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加物体抗弯曲能力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拱形。说教材:在本课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教材设计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第一项是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项活动是让学生探究怎样让纸拱承受更多的力,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拱的受力的原理。教学难点是:拱形承重的秘密和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拱的受力特点。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科学概念 :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纸拱的承受能力的活动,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我将采用“探究-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方法如下“:一:自主操作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旧挂历纸和垫圈探究纸拱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好的得到自主发展。二:合作-研讨法。科学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动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说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使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和结构,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我将从西瓜瓤来导入本课引出拱形,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采用了拱形呢?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这种形状的学问吗?(板书:拱形的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创设了问题情境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我将会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吧。活动一: 教学生做纸拱(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放在桌面上观察,说一说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特别要注意:这个拱形不能借助其他物体的帮助。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在拱下部)我会说:对,在拱与桌面接触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拱足。好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放一个垫圈在纸拱上,来测试纸拱的承受力,仔细观察纸拱有变化吗?学生会回答:有,“纸拱”向两边伸展。接下来我提问:哪个部分承受着垫圈的重力?(拱顶) 请大家再在上面加一个垫圈,观察一下是不是有新的变化,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大,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拱形的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纸拱就平了。我将追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纸拱”为什么会向两边伸展开去?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课件演示:垫圈的重量压在了拱上,拱的全部重力传到两个拱足,这个力向下,向两边传去,使拱足在垫板上向外滑动,拱就伸展开了。活动二: 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我会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纸拱受力变形的原因,你有什么办法使纸拱不容易变形,能承受更大压力? 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东西(书本)抵住拱足。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下,(对记录表讲解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讨论: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当拱顶上的垫圈不断增加时,它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还是要塌,向左右偏)纸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后,师进行一定的评价活动三: 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我提问:我们怎么做能让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你打算怎么做?先将自己的方案写下来,再汇报。 学生汇报。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对自己的方案可能有修改,让学生改进设想,完善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温馨提示:1、进行实验时,做好数据记录。2、每个实验,“拱桥”的拱足之间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3、如果纸条被压坏或有明显折痕,应该换上新的纸条。)对记录表讲解下 ②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
我会说:通过不断改进实验,大家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跟原来的相比,拱的承受力都大了很多。仔细观察,你们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都在拱形的两边放书本,把拱足抵住。)现在你能还解释一下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④请学生试着解释。(演示课件说明: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抵住拱足的物体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强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要是我们继续在旁边加硬币,拱是不是会一直都这样,承受的物体越来越多呢?(引出极限、“限载”的含义)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而且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我虚心接受。2017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