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教学反思
《五猖会》教学反思《五猖会》是鲁迅先生人到中年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散文。与其常见的风格不同,这篇文章没有犀利的言辞,也没有愤世嫉俗的情感,有的只是淡淡的温情。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一、作者一共写了几次庙会,每一次的感情是怎样的? 二、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写被要求背书的过程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效果怎么样? 这样的设计我觉得应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细致的了解,文章里的两种主要的思想感情是期待(期待去看一次真正完整的庙会)和无奈(兴致勃勃准备去看庙会,却被父亲要求被艰涩难懂的书)。在写法上,鲁迅的这篇文章是层层铺垫,先扬后抑,能够体现文章通过句式的变化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然而设计是设计,课堂上的实施还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要学生找出作者写了几次庙会,许多学生只找到了两次,就是书上一次,现实一次。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是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并没有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去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这种现象,对于一个有着十多年阅读经验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可怕的,毕竟高考的阅读理解,是必须是在短时间内能够筛选出文章的有效信息,并且能够整合起来的。其次,在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上,有的同学甚至还没有学会从文章的语言中寻找表示感情的词语,这也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提高的。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都是学生的责任,毕竟这样的状况,老师也要负很大的责任:首先是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没有真正的了解,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系统地帮他们形成一个有效的框架。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导致学生的知识几乎都是零碎的,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缺乏足够的知识支撑。 同时,在现实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对于古诗文这些可讲比较强的文章情有独钟,而对于现代文的讲授却是相当缺乏,甚至一个学期下来,现代文的篇章学习不及文言文的一半!事实上,我们接触的最多的还是现代文,即便在考试中,现代文的考查也要比古文的比重要大得多。然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语文老师对于现代文的讲解可以说是比较缺乏的。或许有些语文老师也像我一样有这样的想法:1.现代文没有阅读障碍,学生是完全能够自己看懂的,并不需要老师太多的指导。2.现代文教学可讲的并不多,上课比较难安排内容。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发现,在公开课中,甚少人愿意上现代文阅读课,更多的是选择古诗文甚至是作文。这样,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个错觉:现代文不重要。 这次讲授《五猖会》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证明了确实有这样的想法。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在他们看来,是要比文言文简单得多的,在考试时随机应变是能应付过去的。但是,从近几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们的现代文阅读还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的。 现代文阅读的指导,还是一点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