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文学常识体裁:散文出处:《朝花夕拾》关于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有十个篇目:《藤野先生》《无常》《锁记》《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记忆口诀:藤野常记范爱农,阿狗父亲二百五。
文章的结构①第一部分(1----18段):介绍长妈妈这个人及“我”对她的感情变化。②第二部分(19----29段):详细叙述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③第三部分(30----31段):补充介绍阿长的其他情况,及“我”对长妈妈的怀念与祝福。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各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特点?对阿长名字的由来----出身低下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好事阿长摆成大字的睡相----粗俗、不拘小节元旦的古怪仪式----没文化、愚昧、迷信、热望一生平安、善良阿长一肚子繁琐的道理----愚昧、没文化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愚昧、没文化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很不幸,但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如何看待阿长给我立的这些规矩?这是阿长对“我”的关爱,她希望“我”干净、安全、有教养,她总是为“我”操心,对“我”倾注一片心血。
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为什么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方叔祖?写了“我”渴慕《山海经》并求之不得的原因。写远方叔祖的疏懒与阿长对“我”的热情帮助形成对比。突出了阿长心地善良、对“我”的关爱以及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后文做铺垫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㈠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①“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打开纸包。②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㈡表现了我的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第二部分中,阿长对“我”的关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概括回答。她见“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就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她把“我”的心愿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了山海经。
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那么热心,那么为我操心费事;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是很难找的,要跑很多路,打听很多地方,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却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山海经》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是“我”十分渴慕得到又是最初得到的绘图的《山海经》。这是阿长亲自给“我”买来的,包含着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它激发了“我”搜集这类书的兴趣。
文章为什么不写阿长是怎样买到《山海经》的?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突出“我”大喜过望、震悚的心情。突出阿长伟大的神力。表现她热心帮助我解决疑难以及她的热心对我成长的意义。表现“我”对她的感激、敬佩。
从课文的情感基调来讲,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的?怀念敬佩感激喜爱同情赞美祝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