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篇目出处文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朝花夕拾》风 筝《野 草》散 文社戏小说《呐喊》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
本文选自什么地方?《朝花夕拾》本文是什么文体?散文
《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袋子似的帝江
识记字词骇惶急疮疤掳渴慕霹雳悚诘问惧惮hàihuángchuānglǔmùpīlìsǒngjiédàn··········
回顾长妈妈的为人。朗读课文,你认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边读边想,仔细分析)
探讨研究1.在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作者究竟要突出对长妈妈的哪种情感呢?(讨厌、憎恨——感激、称颂)同情、怀念
2.那么前文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有什么作用?
1.为后文的感激、赞颂蓄势,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2.为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长妈妈的形象,使其形象更真实、生动、丰满。
品读“阿长买来《山海经》”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起什么作用?“我”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有抱任何希望——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烘托后文长妈妈买来《山海经》的“神力”。返回上页下页
……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加下划线的句子不可删除,为什么?“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说明她是利用自己难得的“告假”的时间买的,这就突出了她的“神力”和对小主人的厚爱。“穿着新的蓝布衫”,表明作者记忆犹新,使文章真切具体。返回上页下页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哥儿”指谁?“三哼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正确书名?“哥儿”指少年鲁迅。“三哼经”就是《山海经》,长妈妈不识字,所以说错。作者这样写,不但富有情趣,更强调了阿长不识字,却做到了识字的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强调她的“伟大的神力”。返回上页下页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很震惊、很感动。解释加红色的词语。返回上页下页响声很大的雷整个身体,全身震惊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比喻。强调这事对“我”震动之大。返回上页下页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是否太夸张、太过分了?因为对她根本没抱希望,却偏偏是最不可能的她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里,这就是有“伟大的神力”了。——不但不过分,反而富有儿童情趣。返回上页下页
阿长买来《山海经》外貌描写——历历在目动作描写——迫不及待心地善良神态描写——与“我”同乐关爱孩子语言描写——质朴感人
鲁迅的描写——简洁而又出色【功夫在于选择、提炼】*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
拓展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呢?你怎样看待他(她)?请写一篇随笔,来展示他(她)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