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找出围绕阿长的事件,分清详略。2、精读有关阿长的段落,分析阿长的人物形象,学习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山海经》全书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关于《山海经》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阿长()疮疤()诘问()惧惮()震悚(sǒng)粗拙()憎恶()絮说()惶急()xùchuāngchángzēnghuángzhuōdànjié
初读本文,概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重点写的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略第二部分:1.日常言行:①“切切察察”的毛病——略②对“我”过分看管——略③摆成“大”字的睡相——详2.“麻烦的礼节”:①元旦的古怪仪式——详②一肚子繁琐的道理——略3.迷信可笑:①讲“长毛”的故事赢得“我”的“敬意”——详②谋害“我”的隐鼠失去“我”的“敬意”——略第三部分:买《山海经》详写整体感知:重点写买《山海经》
情感变化:1、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是始终如一的吗?如果不是,说说前后有何变化。“不大佩服她”“讨厌”“不耐烦”——“空前的敬意”——这种敬意“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怀念
2、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用了什么写法?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作者透露其身世,为了表明其粗俗是情有可原的;管教不适合儿童,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命运不幸,出来做工,只求顺顺溜溜,作者在具体的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文章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感激和怀念之情。先写了她名字的来由,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繁多的礼节,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连真正的名字也没有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多事,切切察察不拘小节麻烦规矩多愚昧,无知,迷信心地善良,仁慈,善于帮助别人精读并按以下句式说话:“文章____片断,运用了描写方法,从中我认识到长妈妈是个________劳动妇女。理解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阿长虽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简单率性,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无知,却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6.提问:综上所述,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这件事呢?7.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阅读为鲁迅买《山海经》部分,思考问题(19—29段)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真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那样为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6、提问:综上所述,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这件事呢?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这怎么能不使作者怀念呢?
7、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这对作者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
1、为什么题目上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1、前一部分所写人物多用抑笔,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2、将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联系起来,令人好奇。3、46岁时写作用“阿长”更合适,“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深入探究:
2、主人公是阿长,作者主要想表现的也是阿长对自己的关爱,干嘛还要在题目中加上《山海经》呢?把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这两个矛盾的个体放到一起作为题目,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预示着阿长后来求寻《山海经》的不辞劳苦。阿长对鲁迅的关爱正是通过《山海经》来表现的,它是承载这份关爱与人格的载体。
小结:从总体上来说,作者对长妈妈是尊敬、喜爱的,所以平时都叫她“阿妈”。有时也难免憎恶和讨厌,因为长妈妈有缺点,有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但这并不影响总体上对她的喜爱。特别是当“我”渴望得到《山海经》,别人都不肯做或不能做而她却做成功以后,这种喜爱和敬佩的心情就更强烈了。所以,与后来的书相比,这几本书虽然很粗拙,却一直被“我”当作“最为心爱的宝书”;所以,虽然长妈妈死去大约30年,“我”仍然真诚地为她祈祷。
1.选词填空:(l)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2)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完全、全部)消灭了。淡薄消失又却完全诘问
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1)她生得黄胖而矮。()(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3.判断正误(1)《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2)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3)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4)从题目《阿长与》可知,课文详写的是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略写。()对错错对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的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请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展开想像,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与鲁迅对话。想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