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教案教科版一、背景和目标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通过加热白糖这个活动,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实验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到正确结论是重要的。二、教学准备每组透明塑料杯两个分别装沙和豆子(洁净)、一根搅棒、一张大百纸、两张小纸、一个筛网、一支蜡烛、一个金属勺、白糖、火柴、护目镜、实验记录单。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说说生活中变化着的事物,渗透物质在变化的思想2.有没有不变的物质?(二)复习引入1.上节课研究了《身边的物质》,明确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揭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观察折弯铜丝和撕开纸片,发现改变了形状和大小。(三)混合沙子和豆子
1.出示沙子和豆子,把沙子和豆子混合,会不会发生变化?2.学生预测3.已经混合了怎样和之前的去比较?渗透取样的意识4.出示实验要步骤和要求取样混合搅拌分离对比5.学生观察、实验讨论6.交流发现7.小结:搅拌产生的碎屑,只说明沙和豆子形态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特征和本质没有变,沙还是沙,豆还是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8.整理器材9.讲述:两种物质混合后,有的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的有明显的变化。在科学上,观察到“没有明显的变化”跟观察到“有明显的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四)加热白糖1.观察预测:如果用火来加热白糖,又会怎样呢?把预测和实验前的白糖特征记录下来。学生观察、预测并记录2.交流预测3.实验求证A.让我们先看看白糖加热的材料,有蜡烛、火柴、金属勺、护目镜等,介绍护目镜。B.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C.出示实验提示,并强调第一阶段实验到发现有一点点变化就暂停。D.学生实验E.汇报从状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描述F.如果继续加热白糖,还会有什么变化吗?实验提示,强调第二阶段实验请持续加热,直到不再有新的变化。G.学生实验,讨论、记录。实验结束,整理好材料H.交流继续加热,白糖又发生了哪些变化?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说明了什么?加热过程中的蜡烛在燃烧时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五)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1.讲述:像白糖加热、蜡烛燃烧那样会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而像折弯铜丝,撕开纸片,混合豆沙,只改变物质的形状、大小、形态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板书:物理变化2.出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学生阅读:3.讨论:白糖加热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物理变化?结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也可以这么说,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六)巩固练习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你能说说下列物质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与方法:复习混合和分离,并以之检验物质的变化;用实验法观察白糖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体会到物质变化是由一个过程的,细致并实事求是地观察,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很重要的。【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教学难点】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概括。【教学准备】合金汤匙、蜡烛、火柴、糖等。【教学过程记录】
一、兴趣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一礼物要送给大家,请派一名同学来领取。不过在取礼物时有个条件,要蒙上眼睛,像做实验一样用镊子夹出来……(取礼物时,镊子的尖端刺破了气球,发出“啪”一声……)气球变化了吗?有(新)物质产生了吗?让我们继续来研究物质的变化……二、黄豆和沙的变化今天老师还带来一样好吃的营养丰富的——学生:黄豆!知道黄豆所含的主要营养吗?学生:淀粉。学生:蛋白质。学生: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嗯,人体需要的营养它几乎都有,不过黄豆中含量最多的还是蛋白质。可是——老师“一不小心”(拿起一罐沙子倒入)把它混到一起了!现在还能吃不?学生:老师,很容易分离的。学生:网过滤一下就行。老师有个淘米的塑料箩,看行不。(演示,把沙子筛出来了,拿到同学跟前,让其观察。)现在你们断定这黄豆洗干净还能吃否?学生:能吃。为什么?学生:因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沙子有明显变化了吗?学生:没有。看来刚才的混合——产生新物质了吗?学生:没有产生新物质。形态、大小等变化――物理变化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大屏幕:)
(教学感受:这一部分教材用混合和分离来检验物质变化是否产生新物质,感觉与“形态、大小变化”有点牵强,故而联系上一节课的易拉罐变形和水结冰的例子比较贴切。另外,六年级的预习能力,对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已不是难点。)二、糖的加热实验现在,我们自己来做一做,让物质变化起来——给白糖加热。实验中要注重观察,整个过程都要细致观察它的变化。请看清实验要求:(大屏幕)1.在汤匙中加入约1克白糖;2.用蜡烛的外焰加热,烟较少;3.观察糖受热时的变化,继续加热,直到呈焦黑色为之。4.不能用手触摸加热部分,防止产生气泡溅出伤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检查记录情况以及安全事项。)(实验约5分钟后)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学生:熔化了,变成液体,变黑……学生:冒气泡,烧焦了,还发出气味……老师:能不能分几个过程来表达清楚?学生:先熔化,后来冒烟,又后来变色……老师:哪几组跟你们的预测一样?有跟你们预测不一样的吗?学生:我们组还把糖烧着了!老师:嗯,糖的确会燃烧的。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学生:不是白糖了。老师:有新物质产生了吗?产生什么新物质了?…………(略)三、小结并引申:白糖加热后,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还有焦糊气味,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大屏幕)
•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称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变成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化学变化。我们再来看看蜡烛燃烧以后有什么变化?燃烧过程中是怎样的变化呢?(略)课外延伸:请大家回去了解身边的物质变化,把它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填写在调查表中。课后感受:尽管给糖加热的实验比较简单,但加热中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现象,有的放糖太多,有的没有注意火焰外焰,有的加热不够充分,有的整个汤匙着火,有的见汤匙被烟熏黑,用纸去擦,加热后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观察汇报时没有把变化的整个过程交代清楚,也就是观察不细致,只注意结果,忽视过程中的变化,“想好了再做”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与实验前老师的预先告知有关,教师讲,学生停;学生做,教师导。建立师生之间互动配合,有条不紊的课堂秩序至关重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还要紧密配合大屏幕上的课件,不是装束,而是点睛,幻灯片不需要很多,适当之处代替板书,画面链接,直观展示,起到画龙点睛就够了,免得顾此失彼。另外还有一点想法,就是给白糖加热应该加热到什么程度为止?教材没有提示,参看其他资料教案,一般要求到发黑为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一直加热到炭化为止,所需时间也是不多的,加热到发黑大约需要1分钟,加热到炭化也就2分钟时间。出现汤匙内的“白糖”燃烧起来,也就是要加热到炭化时才有可能出现。诚与各位同行共勉,谢谢!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