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月球》探究式教学设计一、本课时单元内容概述《地球的卫星──月球》是一节运用收集到的资料理解科学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面对这样的非动手实验的科学课,教材上提供的信息(文字资料)是很有限的,对教师该怎么备课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备好这一课?我想:一要通读教材──补充教材的“空白点”。比如本课教材上仅仅介绍了各个时期人类探索月球的观测工具及一些基本数据,而各个时期人类的发现,还有“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的背景资料等都是教材的“空白点”。(教师只有在课前从网络、书籍上广泛阅读有关月球的资料,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认识月球,甚至在信息产生冲突时及时判断信息的正误并进行引导。)二、学情分析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信息方面同地球不同。过程与方法:1.利用书籍,媒体等渠道收集月球资料信息。2.把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书本要求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并且仔细的梳理。态度价值观:1.对自己或小组刚才整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试着对信息进行判断。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3.4
发展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四、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资料,根据资料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五、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整理。六、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图片资料,书籍、记录卡、课前让学生准备一手月球的资料。学生准备:有关月球的图片,书籍或自制月球手抄报。七、教学过程:引入:1. 同学们,我们知道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有关月球的诗、神话故事有很多谁能讲一个或背一个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自己喜爱的诗句,讲自己拿手熟悉的故事。)教师指导如《静夜思》2. 师:课前收集资料月球的信息有哪些方面的?(教师提醒,神州发射。。。嫦娥奔月等)资料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月球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并要求学生有爱国教育影响,知道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行性,学会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3. 从同学们的诗故事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很近的星球—月球,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探索认识月球的,大家和老师一起学习。板书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4. 阅读课本46页中的资料及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率哪些变化?教师梳理板书:由人们最原始的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5 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知道并交流。)6. 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及时给与肯定。7. 4
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的发展的?(预设:人类拥有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密;人类对月球的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八、师生总结:1 .因为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我想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我们的月球资料系统的连起来说说有哪些信息?师生总结结果:2. 从大家收集到的信息主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基本数据,二是月球的运动,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交流:把你收集到的信息或感兴趣的方面选择参加四块的其中一块交流。3. 教师:巡查并补充。4.师经过大家的交流讨论,交流的规则是:每块都有发言,发言者说明信息的来源;资料有冲突的地方,这节课不解决,但要记下来。[设计意图]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全班的成果交流,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实现学生的资源共享,放大学生的探究结果,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二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三来可以给每一位同学足够的施展空间,同时也能使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和活泼起来。5.交流后个人完成基本信息卡的制作,下节可展示。九、课后扩展师:你们还想进一步收集有关月球资料吗?阅读课本的资料完成下面的月球卡1.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设计: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由人们最原始的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我们的月球卡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4
地形特点其他情况(人类登月故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