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日食和月食2教案 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日食和月食2教案 教科版

ID:1083281

大小:2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日食和月食2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图片推理出其特点,以及推测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对如何进行模拟实验有所认识,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并进一步推断出日食或月食发生时的一些其他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二、教学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三、教学过程(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1.交流日食现象:同学们,关于日食,你知道些什么?看过日食吗?观察日食图片并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2.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反复播放日食过程录像,从这些特点中你们想到了什么?3.小组汇报整理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挡住它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挡住它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挡住它的物体是运动着的。(二)猜测、推理日食成因。1. 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说一说。2.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可能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4.理清条理,抓住关键。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5.突破重点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让我们根据观察到的日食特征来讨论这个问题。6.学生分组讨论①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什么形状的?(弧形)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圆形或球体)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③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7.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三)模拟实验,验证猜测。1.大家认为日食的形成和日、地、月这三个天体有关,那么怎样来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做模拟实验)。2.设计模拟实验①选择什么物体来模拟这三个天体?②如何用这三个物体来模拟天体运动?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③交流实验方案并在友情提示下修改完善方案。3.学生分组实验4.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观察思考二个问题。①观察到什么现象时可以认为发生了“日食”?②发生日食时三个天体处于什么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日食的?5.展示实验活动,交流实验结果 ①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述说现象,老师依据学生述说的现象画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示意图,为下面简介日食种类做好铺垫。)②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学生画出示意图。)③地球上所有的人同时都能看到日食吗?(不能)哪个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学生画出示意图。)④教师组织小组展示模拟实验:一生持手电筒当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一生头部当地球,看看在怎样情况下看不见太阳。⑤要求学生画出日食时,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简单示意图。可出示三球仪辅助教学。(让学生用示意图记录实验现象,为归纳日食的形成提供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⑥学生把日食研究结果写下来(小组相互交流完善)。⑦老师简介日食的种类。⑧教师课件演示日食成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6.巩固认识,形成结论①请同学们读书本上日食成因文字。②理解书本上日食成因示意图。(通过以上几个教学片段,使学生亲身感受“问题提出、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四)能力运用、知识拓展。1.请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是怎么形成的?2.做月食模拟实验,验证推想是否正确。(若时间有限可让学生说说做月食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月食的成因)3.画出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通过类比及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解释和掌握新的知识。)4.小结并延伸: 日食和月食都是非常奇妙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日食的最早记录。现在人们不但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而且还能准确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能观测日食、月食的地区。课后上网搜集近年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日食和月食附:板书4、日食和月食日全食日食:日偏食月食(农历初一)日环食(农历十五或十六)太阳—月亮—地球太阳——地球——月亮设计意图:《日食和月食》一课内容属于空间科学,学习本课,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构成和特性,认识微观世界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学习科学探究过程以及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根据这个要求,本节课突出新科学课程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思想和学习的个体化。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发展规律及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我采用了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图形,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日食和月食4教案教科版一、教材简析:《日食和月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分为“了解日食现象”、“推测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分。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学生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对学生有吸引力;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了本单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理能力,本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及“在太阳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材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教材上是以一副简单的日食发生过程图来告诉学生日食发生的特点,不过这样的导入似乎对学生情感的体验不够,因此将其改为以古代战争故事和日食的故事为教学起点,引领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地认识日食的特点,加上根据学生课前已对月食和日食有相关的资料收集或学生原有的对天体运动的了解,所以便展开有效的推测,在此过程中产生知识面上的冲突,经过严谨的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开展实验,最终得出科学的概念,学生在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教学背景: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它们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的植物种类。过去他们也知道校园中有许多植物,但是,调查后的发现依然会让他们感到吃惊,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大大超过了他们所知道的范围。那我们的家乡、国家、整个地球上会有多少种植物呢?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极大兴趣。如果我们能将学生由调查校园植物引向调查家乡、全国乃至全球的植物种类,学生会更好地认识到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然而生物种类的庞杂、生活环境的多样,使得我们无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查。那么如何将学生对多种多样植物的认识由校园扩展到校外,真正建立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呢?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科学词汇:月食、日食、运行轨道(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科学方法:观察比较、查找资料、分析推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核心价值观:模拟推测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教学重难点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课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大小圆纸片科学记录单大小圆片可以用滤纸代替教学流程收集资料,推测分析→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模拟实验设计→实验→成因分析→深入探讨课件讨论 实验、分析讨论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引入1.讲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同时播放日食录象资料。(设计意图:选择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是以孩子的兴趣为起点,能让学生及时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有意识的去关注日食这一奇怪的天文现象)2.你们见过这一天文现象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一起来看一下日食发生的过程。(设计意图:学生带着情境时的浓厚兴趣进入了回忆和思考阶段,有效的情境带来了有价值的参与度。)(二)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特点1.出示日食发生的课件,讨论: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什么原因能导致这些原因产生?把你们的推测记录在表格中。(课件出示)我的推测(设计意图:猜想和推测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形成前制造前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是建立科学概念的有效途径,并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猜测品质,纠正不合逻辑的猜测。)2.小组汇报,教师整理记录。(三)日食模拟实验1.在小组讨论中,有人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通常科学家会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设计意图:在认识的冲突上引出实验方法,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科学的方法出现,显得和谐、顺畅,并且是以科学家的名义来执行模拟实验的方法,有益于学生接受和对实验的尊重。)2.分小组指定模拟实验计划①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实验?(老师给每个桌的同学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分别用什么材料来代替什么?②如何做模拟实验?(材料怎么摆?距离怎么控制?月球放在哪里?月球怎么移动?)我们要尊重模拟实验,怎样做才是尊重模拟实验? (设计意图:灌输尊重模拟实验的意识,认识到模拟与客观有差距,但不能让差距拉大,做到合理、符合客观的操作,使实验体现得更有价值。)③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设计意图:实验前的方案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评价实验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是实验前的一个思路整理,避免实验开展地盲目、无章,同时也是为了操作后的表达更加清晰;通过对如何实验的讨论,使学生对月球的公转、材料的放置、小组的合作有了一个更为科学的操作意识,为下面的有效操作提供基础。)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课件出示要求)1.将发生日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准确地画下来。日食成因示意图2.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写下你们的研究结论。我的研究结论发材料,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实验要求的设计充分考虑到避免学生毫无目的的开展实验,形成边操作边记录的习惯,有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作为保留证据去做科学的发言。)3.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1)你们刚才是怎么操作的?(生示范模拟实验)(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3)日食在发生的过程中有怎样的特点?(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设计意图:示范操作有利于形成全体学生的正确操作和纠正部分学生操作上的错误;解释日食现象有利于展开深入的研讨,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为解释月食的成因提供知识基础和操作经验。)(四)日食的成因(1)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2)这时地球上的哪些地方能看到日食现象?(3)从示意图上你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看来关于日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课外去继续研究研究。(五)了解月食1.那么发生月食的时候,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生说)2.出示示意图:(1)根据示意图你能解释一下月食的成因吗?(2)这时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月食呢?3.研究日食和月食看到的机会(1)出示资料: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都是日食;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1982年)。但是我们通常为什么说看到月食的机会比看到日食的机会大呢?可以根据示意图分析一下。(2)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黑板上显示日食和月食的示意图)(3)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很好的将日食和月食进行整合联系,也是这堂课的一个对比思考,通过对日食和月食发生机率的分析,使对日食和月食理解地更深刻,获得的知识也更多,对“ 一般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要比日食多。”这句话做一个更科学的理解;也有益于学生更清晰的认识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六)总结收获,课外延伸对于日食和月食现象还想知道些什么?你知道农历什么时候容易发生日食和月食现象吗?(安排学生课外继续研究。)板书设计日食月食太阳月球地球太阳地球月球课外活动收集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资料,回忆我们地区发生的日食情况。生成预见1.对日食和月食的了解不充分导致本课学习较为困难。2.学生对地球的运行轨道的理解没有深度,导致一知半解。课堂评估1.看学生是否充分了解日食及月食的过程和成因2.看学生能否完成模拟实验。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12页共12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