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姓名:徐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王文彬20070401
中文摘要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把主观心理体验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语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曾在作者心中酝酿10年之久的《过客》,又可以看作是《野草》的“主将”。《过客》熔铸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野草》是我们接近鲁迅个人生命的最好窗口。关键词:中间物存在反抗绝望
AbstractAbstract:AsLuXunsaid.hispersonalphilosophyimpliedinhiswork—“weed”.The“weed”reflectedjustlyavarietyoflifeexperienceduringhewaslonely.Hisuniqueideologicalbasewascombinationofwestculturewithtraditionalculturestruck.Undercruelcircumstance,hewasindespairandfeltlifeabsurdityandvanity....Hehadtoactsubjectivemindfeelingasthinkingfocus,andtriedtoseekmeaningofindividualexistenceaccordingtoJr.,The“weed”wasthemostindividualWOrkandWassoulpoemforLuXun.Inaddition.italsodisclosedindividualexistence,lifesignificanceandliteraturemessageMoreover,hisarticleentitledbypassingtraveler,whichwasplannedtowriteoutfortenyears,wasusuallyregardedaS-skipperof‘‘weed”.The“passingtravel&’casthispainexperienceandoriginalthinking.Thepassingtraveler’inspiritWasgeneralizedto‘revoltingdespair’byLuXun.Hisvaluedidnotconsistinprovidingspiritbarrierforpeople,butactas‘intermediate’HewasabiRerpersonwhoexistedinbetweenreligionismandsecularism.Hewanttobecomehimself.EveryonehadtoacceptthisbiRemesscausedbythespallationaslongashesearchedforrebirth.Because‘‘weed'’overflewwithdeepthinkingandsoulegotorment.itbecameawindowunderstoodLuXun’lifephilosophy.Keywords:intermediateexistenceRevoltingdespair
———————————————⋯~——————————————————————————————————————一独创性声明卒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辞融孛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敛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像粳签手日期:巩叼7皇年月zzi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受谈又六学有关像留、使用学位论文ij规:乏,有权保留并向国泵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沧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免诲论文搜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避行检索,可以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礞象签字魄Ⅻ7年午月2Z-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导师签名签字日期:九Q]年牛月22日电话邮编≮∥n,nZ
前言—1£.—jL·日!』舌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哲学构成。要理解一个人,必须理解他的哲学。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种生活方式,是带有个人生命世界的显现。即使在古希腊它也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理论训练。由于它面对的不是事物,而是人所经验的事实,所以严格说起来算不上一门科学:只是因为交接者丰富柔韧的人性,才使之成了科学的粘合剂。从语源方面推考,哲学是由爱(philos)与智慧(sophia)两部分合成的。哲学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可是我们看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哲学史著作中,爱,一种深入生命的热情被遗忘了,多是智慧在驰骋。鲁迅的人生哲学表现在他的生活中体现在《野草》的文本里。《野草》是在鲁迅心灵炼狱中铸就的乐章,是作者从“孤独的个体”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哲学思想。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的意象,进而构成了其哲学的基本元素。“死火”、“影子”、“过客”等意象象征着人的某种生存困境与抉择:“死火”——只能在“冻灭”与“烧完”之间选择,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死火》);“影子”——“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彷徨于无地”,只能独自承受黑暗(《影的告别》);“过客”——这是一个不知道“怎么称呼,从那罩来,到那里去”,明知“前面是坟”,却义无返顾向前走的先驱者形象(《过客》)。“看客”、“孤独的雪”、“枣树”、“扑灯的小青虫”等意象则象征着个体与他者的相对关系,作者以“独语”的形式,抒写主观心态的紧张与焦灼,展现对“绝望”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渗透出“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一中西文化对鲁迅思想的影响人的存在活动是受其本性及思想意识支配的。单纯本性是由其性别、年龄具体化的,而思想意识则要复杂的多,它与所受的文化教育和具体环境有关。鲁迅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他从小就接受了压抑儿童天性的私塾教育。他的祖父和父母比较自由的态度却使他所受的教育不象一般情况下那样僵化。六岁时,他首先从一位叔祖学《鉴略》,因为他的祖父认为学点历史知识刘青年人是有益的。老人也鼓励孙子阅读通俗小说,特别是他自己喜爱的《西游记》,认为也有教育价值。”鲁迅十一岁开始上家学,他并不喜欢正规的应读的四书五经,却对那些杂书,特别是关于幻境、鬼怪和神话的书感兴趣。。家道中落又使自尊心,极强的他饱受冷眼,过早地感知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鲁迅生活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人们思想上处于一种除旧布新的时代,20世纪初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清朝专制政治和伦理体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新的社会伦理秩序,进而赢得民族的独立与发展,与此同时,以自由平等和民主为内容的启蒙主义为内容的理性精神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思想基础。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因为是弱国子民而经常遭遇难以忍受的民族歧视和侮辱,这更加剧了鲁迅的痛苦和压抑。同时,民族生存的危机也在他心里造成了巨大的恐惧和忧虑,他说:“我也有大恐惧⋯⋯,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去。”。与这样一种动荡而又充满幻想的时代相应,“中国近代先进哲学思想的主要的或基本的总趋势和特点,却是辨证观念的丰富,是对科学和理性的尊重和信任,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努力地寻找和解说,是对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正统的唯心主义的对抗和斗争,是对黑暗现实要求改变的进步精神和乐观念度⋯⋯”国。但,鲁迅的态度却要复杂的多,关于中国人及其社会改造的现实思考与关于个体存在的形上思考相互渗透又各有分工。思维逻辑的一致性已经打破,但对鲁①转引自:李欧梵:‘铁屋中的呐a,D河北教育Ⅲ版社.2002年,第4"it。②转弓『白:李欧梵:t铁屋中的呐喊》}町北教育fj{版札,2002年,第4页,转0I白威廉R舒尔茨的博k论文.@《鲁迅争凭j第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7页.④李洋厚:《中周近代思想史论》,人民Ⅱ{版利:.1981,第126贝.2
一中西文化对鲁迅思想的影响迅来说,仍然存在着某种“个人同一性”,个体生存与社会解放始终是以人的主体性的建立和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两个方面均属于鲁迅的关于人及其社会性的理解,从而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批判同复杂的个体生命体验交织起来的他的独特的思想。这种独特复杂,对于鲁迅个体精神构成中长期并存的相互矛盾、相互渗透影响的思维内容。有些研究者试图突出一方弱化一方或贬低一方,从而把复杂的精神结构理解为单一的有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把《野草》所体现的深沉的人生思考视为短暂的思想苦闷的表现,却不去探讨这种人生思考的普遍意义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考察一下鲁迅所做的学术研究及接触的现代先驱者与他们的精神联系,我们便不难理解鲁迅精神所包蕴的深沉的人生悲凉与孤独感,便不难理解鲁迅的及其现实的社会批判中浸透着“挣扎”的意味的鲁迅的哲学。《野草》真实地表现了“彷徨时期鲁迅的特有心态和感受,但它所呈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却在本世纪初年己获得了它的哲学启示。《野草》所体现的作家特异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对于鲁迅而言是一种持久的存在,其含蕴的思想情感内容则又鲜明地表示着鲁迅对“现代”的认同和其疑虑。这种认同与疑虑在鲁迅哲学中有着它的复杂原因,传统文化的旧道德、习俗是鲁迅不能接受的,然而鲁迅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爱的婚姻对鲁迅的思想和性格的影响是深刻的。他说:“因为不得已而过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总不免发生变化⋯⋯生活上既不合自然,心状上也就大变。”。20年代是鲁迅的思想最阴暗,复杂的时期,他无法言说的苦闷、痛苦以及黑暗心绪都与此有关。因此他“必须找到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他(而且只是他一个人)可以在正确的时刻用正确的方法大规模地改革过去并创造新的未来”。。鲁迅不满母亲的包办婚姻,要与封建思想做坚决的斗争,但具有人之本性的鲁迅选择了妥协、退让,并承担起它的责任义务,带着这“毒气”和“鬼气”鲁迅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在鲁迅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尼采、克尔凯戈尔的影响也同样是深刻的。早在1907年,留学日本的鲁迅就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了尼采,克尔凯尔戈等人“以改革而胎,反抗为本⋯文化品质论”的哲学思想的先驱意义,认为“其学说出①(鲁迅伞集》第l卷.人民文学Ⅲ版祉t981年版,第264页.②‘鲁迅全集》第l卷.人民义学⋯版社1981年版,第54页.3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世,和者日多,于是思潮为之更改,骛外者渐转而趣内,渊思冥想之讽作,自省抒情之意苏,去现实物质与自然之樊,以就其本有心灵之域。”在尼采等人的思想刚刚兴起的时候,鲁迅就领悟了其精神实质。此后从鲁迅的文学创作到情感方式,始终都有尼采的印迹。尼采敏锐地预言了上帝死去对西方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的价值危机,而且他善于用的格言和神秘隐晦的诗句来表达他的哲学见解,因而他的哲学思想具有象征性、情绪性和某种不确定性。但尼采所关心和思考的主要问题是明确的,即在上帝死后把寻找个体存在的意义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从人的立场重估和批判传统文明。正是在尼采“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思想激励下,鲁迅大胆地怀疑,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成为鲁迅难以摆脱的影子。作为文化先觉者,当鲁迅扫荡一切旧的传统、偶像、法则之后,他感到了丧失精神家园的惶惑,体尝到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与孤独。眼见一切变革的努力和希望都随着大潮退去,未能涤荡的是腐烂和淤泥,他沉默了,变的怀疑起来。克尔凯尔戈对现代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将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人的外部转移到人的内部。他认为,个人的体验、爱乐、选择、承担、抗拒高于一切,只有“孤独个体”才是惟一的存在。这样,“孤独个体的存在状态如恐惧、厌烦、忧郁、孤独、绝望、死亡等就成了哲学思考的内容。鲁迅哲学的一系列范畴,如孤独、绝望、荒诞、无奈、希望、生与死、反抗与选择、内心分裂与矛盾⋯⋯在思维逻辑方面都渊源于他的主体论哲学关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异化的思考。把鲁迅的思想体系规定为关于“人”或“立人”的思想体系的观点,己逐渐为人接受。但是,鲁迅关于人的思想又表现为两种相异的思路。一方面是从理性主义传统出发把人的发展与进化学说相联系,追求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共同的人道主义理想,从而以此为标准观察现实秩序的非人道性质,引申出深厚的同情,平等的要求,渴望人的沟通等一系列主题。这是以“类”为出发点的“人”的思想。另一方面鲁迅关于“人”的学说中更有特点的是他对个体性的重视。从个体性出发,鲁迅把人的独立性、差异性作为人的价值准则,不屑于为人类提供某种统一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标准,从而把赋予何种意义和选择何种价值的任务交给每个人自己去解决,把启发个人承担这一任务的自觉性唤起个人的主观性和自觉作为自己的文化哲学的根本任务。
一中西文化对鲁迅思想的影响把个体性、独自性作为人的最高价值准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是不受束缚的主体。但是,人的实际生存状况恰恰是一种丧失了个体性和自由本质的“异化”的存在。所谓“人各有己”、“朕归于我”其实也就是对这一“异化”状态的思考:首先,它假定存在着不变的本质——“己”或“我”作为其肯定性的前提;其次,它假定人是自我分裂的,个体人会离开自己的本质而变成异己的存在者,“人各有己”、“朕归于我”就是从这一假设产生的;再次,由于人的存在离开自己的本质,因而必须扬弃这种“异化”重新占有自己本质(即“人各有己”、“朕归于我”)。未来社会(“人国”)作为否定之否定项,被视为现实存在与真正本质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某种共同的价值理想,而是统一于人的个性或独自性的建立,因此也即统一于“不统一”。o鲁迅与尼采、基尔凯戈尔等人一样把个人、个人的主观性、自由本质反叛与选择置于思考的中心,把摆脱精神偶像和超越一切道德法律束缚作为孤独个体的特征。不过鲁迅比其先驱者在面对人的自由和存在意义的思考充满了令人心碎的痛苦和荒谬感,更强调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不移、排斥万难勉上征——鲁迅此时对人的关注服从着他对中国社会解放的思考,而《野草》时期经历了多次失望后的绝望心态此时还远未出现。这样,对个体的关注和对个体超越性的理解就给鲁迅的生活哲学带来昂奋的浪漫主义色调,而个体存在的悲剧性的、甚至荒诞的主观精神结构本身,使鲁迅常觉到一种轻微的紧张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但同时也深切地感着“生”的存在。。鲁迅在生命的悲剧性体验中感到首先不是抽象的荒诞感,而是极其残酷的生存状态,是在孤独、绝望、恐惧、紧张、死亡之中表达“生”的意志。不是希望,不是幻想唤起了鲁迅的生存意识,而是绝望,是流血,是隐痛,是死亡,是恐惧,是孤独⋯⋯唤起了鲁迅对生命的自觉,《野草》中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o①汗晖《反抗绝掣》石家序:河北教育⋯版社⋯版.2000年1fJ版,第98贝.②《鲁迅幸集》2卷.人民文学fJ{版{L1981年版.第223贝③汪晖‘反抗绝掣》石家庄:州北敦育m版扎f【:版,2000年i门版,第105页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二《野草》的哲学内蕴“哲学”的含义在这里,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不是理论,而是活动。,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存在的选择、创造、体验和言说。所以,鲁迅从“绝望”之中义无反顾地走向抗战,固然有许多因素,但在根本上,这是一种哲学活动——存在性活动,而它首先就表现为一种信仰及其人格的选择。否则,他既成不了一流的文学家,行动也不可能坚定不移,终生如一。当然,鲁迅没有哲学专著,因而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哲学家,甚至怀疑他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但如果我们把哲学的主题论意义理解为存在性活动的话,那么,中期的鲁迅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并且可以被无愧地荣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优秀最独特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就在他的人生中。并且作为文学家,他的哲学思考总是在生存感受中进行,并借助于大量的随机意象而表达的。但这不会减损他的意义,因为他所关注、思考,并用整个生命去探索和论证的,是一个几乎被全民族所遗忘的,而又极其严峻的个体人格的生存问题——这J下是关系列整个中国民族人格和人文精神建构的核心问题。9《野草》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期剧,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共收作品23篇,另有一篇题辞,作于1927年。没有实质婚姻的鲁迅,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独身生活。五四高潮过后,封建军阀卷土重来,社会现实黑暗如故。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开始分化,鲁迅身感孤军奋战之苦,思想情感落入寂寞和空虚之中。又出于在女师大风潮中,他因支持爱国学生遭到教育部的解聘,以及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决裂等,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于是,孤独感与日俱增,内心处于绝望、悲观与虚无的包围中,这一方面使他感到窒息,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和情感借此得到沉淀。于是,鲁迅先生开始对自己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是排除了他人介入,径直逼视自己灵魂最深处的反思,因此,可以晚《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上的矛盾、彷徨和苦闷的反映,是他人到中年生存和思想都陷入危机的产物。《野草》包含《呐喊》与《彷徨》文本的意义。是其小说意义形上哲学的呈现。①[奥:维特斯坦:‘逻辑哲学论》第44页.郭英译,商务目J书馆1985年版。②‘多维说野中的鲁迅》第43瓤,冯光臁主编,济南:山东教育m版社.2001年.6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作为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哲学,鲁迅在文学文本中不仅大量使用内涵大于事物本身的意象,而且善于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提升为一个整体性的象征在文学中加以表现。如鲁迅的《死火》《过客》《影的告别》,这些作品在某些方面虽然不失具体性,但内在的含义却使整个作品成为形而上的人的存在状况的本体象征。这种整体性的象征超越了具体的环境、情境而具有哲学意味。为了表现孤独、绝望和虚无,运用了荒诞技巧,无论是象征还是荒诞在鲁迅这里是理性控制的。鲁迅自身存在的选择、创造、体验与认识直接与自身事业和生活上的遭遇有关。他以自身的体验为基础,思考存在的状况及存在本身。同时他又不是常识性的作家,他具有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双重品格,即能够由对我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的生存困境的揭示,深入到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揭示出根源于人的本性的生存困境。(一)《野草》的复杂成因(fi-体生命的体验与认识)个性生命的感性经验,是作家创作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家解释自身和世界的基础。这和他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命曾经存在而有过的体验与认识成为《野草》文本产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成为鲁迅创造《野草》的直接渊源。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理解鲁迅在《野草》中表达的心灵历程。在解读过程中,艺术家的创作与读者的认识都应回到作品产生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语境,从广义上说,是语言环境,是人类的生活世界,是由广义的语言环境构成的文化情境;从狭义上说,是文章内容的相互关联,语言自身的脉络。文化语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规范,这种规范来自历史并进而演义成传统.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特定的空间环境。艺术创造体现了这些基本价值,而艺术欣赏又以这些基本价值作为理解的前提。因此理解《野草》,就有必要回归到鲁迅生活的时代和他当时生活的状况,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和情感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的天地。表现在《野草》中,就是深刻地剖析自我,折射他与社会的关系及存在状况。换句话说就是:鲁迅的仁爱与智慧的选择在其生活中的呈现与存在形态。也既是他的信仰与人格的展示。(1)觉醒与反抗(选择)作为一个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勇士,鲁迅先生与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他试图打破绝无窗户万难毁灭的铁屋子,推翻几千年的吃人宴席,给冰天雪地的中国带进一点热风,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发现鲁迅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的关系并非一个“反”字所能包容和概括的。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在鲁迅笔下有两种不同的儒家思想:一种是杂文与早期小说中涉及的作为价值和反映现实而参与社会文化进程的儒家观念,由于其长期正统的意识形态性质,他已经成为社会和文化进步的桎梏:另一种是《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中涉及的作为文化事实的儒学,它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思想史现象存在着,是历史的产物。对于前者,鲁迅表示了不妥协的否定态度,如对于仁⋯‘义”“礼⋯‘孝”“节烈”“中庸”等儒家价值观的批判就属此类。而对于后者鲁迅则表现出充分的敬意和深入理解的倾向,即使对一些在鲁迅显示意识层次上猛烈抨击、彻底否定的东西(如一些旧道德、旧习惯),在他的生活实践中往往采取了妥协、退让、容忍的态度,从而形成了思想与行动之间十分明显的矛盾。这绝没有否定或贬低鲁迅的意思,其根本目的是想把鲁迅与传统思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解的更深、更清楚一些,并通过鲁迅进一步探讨中国反封建斗争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抗争的难能可贵。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对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其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鲁迅当然也不例外,大家族的出身,作为周家的长房长孙他接受了比一般人更为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管束。这样,形成了鲁迅与他“熟悉的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根深蒂固的联系。鲁迅思想与行动之间就存在矛盾。鲁迅思想与行动之间的矛盾。以对待“孝”的态度为例。鲁迅先生对儒家以孝为本的集伦理、道德、政治、礼俗等于一身的礼教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在鲁迅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看来,儒家的节烈孝道特别是所谓的“二十四孝”,纯粹是对生命的摧残、谋杀,是吃人!在剖析儒家的伦理思想时,鲁迅紧紧抓住“孝道”这一核心认为其要害在于以亲子关系为交换关系,从而泯灭了爱;以长者本位取代幼者本位,从而注重过去,轻视将来。因此,古来崇孝,实为“逆天行事”,导致“人的能力十分萎缩”。鲁迅进一步指出,以“礼”为总体,以“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以及由此发展成为重群体,轻个体以家长为主体的种种观念,在整体上是全民族的沉重精神负担,是民族文化发展最强大的现实阻力。鲁迅的这些思想是颇为深刻和锐利的,达到了相当的时代高度。然而,鲁迅本人的生活实践却不同。鲁迅是长子长兄,他的所作所为用封建标准来衡量也是颇合乎“孝道”的。如他的婚姻大事对素不相识的朱安,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并且最终也未能喜欢起来。但由于母亲的顽强坚持,他便一再退让,最后一切听从布置,“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帐”。。鲁迅后来曾对好友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并说:“家里人因为我是新派人物,担心我不拜祖先不服从旧式婚礼,但我一句话不说,默默地照他们安排的做了。”@思想的激进和具体行动的守旧形成如此大的反差,有种种理由可解释,对弱者朱安深深的同情,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浓浓的爱,以及鲁迅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解释不无道理但我认为还有一点应当看到,那就是鲁迅内心深处对某些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习俗,对错综复杂难以改变的生活现实的某种认同和屈服(至少是表面的屈服),以及鲁迅几乎一生都未能彻底摆脱的某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压力和束缚。对于这一点,鲁迅自己是清楚地意识到的,他说“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丌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刚的沉重”。。鲁迅的这些话极为痛切和真实。他在小说《狂人只记》中最后一段鲁迅这样写到: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①《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礼1981年版,第322页.②转0l自店艘:《鲁迅传》.《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9期.③转引白店设:‘鲁迅{专》,《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9j}日.④《鲁迅拿集》第1卷.人民文学⋯版牡1981年版,第283页.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人我未曲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覆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是从鲁迅先生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鲁迅借狂人之口揭示出对封建传统最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最尖锐的剖析,以及对未来最恳切的期望。他不仅将矛头明确指向了“未必无意”的“我”,而且以种种的“现在明白”,为后人开辟了极为广阔的理解和认识空间。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把握是透彻的,对中国现实的认识是清醒到位的,对自己的了解是深入的。所以他的自我认识往往显示出奇特的力量。他说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道出了一条自己似乎难以超越的障碍,也揭示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平心而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已是不容易而能进一步挖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复杂背景则更是艰难,这要有宽广的思想胸怀和勇气,然而鲁迅做到了。而且他反省自己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给后人一个借鉴。订三如他自己一再指出的;做一世的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但血液究竞干净,声音究竟醒而且真.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枭便鸱枭般叫,我们不必学那才从私务子里跨出脚,便说。中国道德第一”的人的声音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帐勾销的时候.IE]帐如何勾销?我说,“完全解放了我们的孩子!”。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EI,合理的做人.。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真诚的自我反省向人们展示许多①《鲁迅伞集》笫l卷.人民j[学m版}E1.981年版.第323页。②《鲁迅全集》第l卷,人民文学f也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10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深刻的道理:比如开拓的艰难道路的泥泞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开创新的未来需要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种穗压力等等,这正是鲁迅先生特别令后人尊敬的地方。鲁迅曾给青年朋友肖军写过一封谈自己的信,信中说:我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亲才穷下来,所以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不过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他不会赚钱),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因为我自己是这样的出身,明白底细,所以别的破落户子弟的装腔作势,和暴发户子弟之自鸣风雅,给我一解剖他们便弄的一败涂地,我好像一个“战士”了。使⋯我自己说,我大约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也时常想到别人和将来,因此也比较的不十分自私自利而已。.这封信不仅包含着就事论事的具体内容,重要的是可把它看作鲁迅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一个重要文献。在研究这段著名的言论时.看到鲁迅对自己家世的别具特色的叙述,或者对破落户子弟装腔作势及暴发子弟自鸣风雅的嘲讽和抨击。同时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似乎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那就是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处,道出自己的种种局限,并指出重要的根源之一——难以摆脱的封建传统的干丝万缕的关系。鲁迅深深地意识到自我灵魂的多重性,并力图进~步剖析造成这些现象的精神背景,探索灵魂深处的冲突动因,渗透着这种强有力的自我批判精神,表现出了“认识自己并不比认识别人容易”的努力。(2)从阴暗面去掌握事物鲁迅先生1924年写给他的受业弟子李秉中信中的一段话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我和我往来较多的①《鲁迅令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竹198i年版,第E97页。ll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人有时不免觉的悲哀者以此。.鲁迅~生中曾经说过许多深刻难懂、令人触目惊心的话,上面这些也算其中重要的一段。古往今来,中国人谈自己,自吹自擂者有之,“名为自贬,实为自赞”者亦不少见。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批评,甚至非常严厉的自我批评也有,但能像鲁迅这样一针见血、触及灵魂的自我解剖却不多见。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里,在那些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读书人中,谁会承人自己的灵魂中有可怕的“毒气和鬼气”昵?只有鲁迅坦然直言,而且是“总觉得”,“想除去他,而不能”。鲁迅灵魂里u的毒气和鬼气是指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习惯于从阴暗面去掌握事物,并由此形成根深蒂固的虚无感。由于生活环境,成长道路的不同,人们对世界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或乐观积极一些,或悲观消极一些,都是正常的。而鲁迅似乎走的更远了些。鲁迅少年时代,家道陡落,祖父被捕,父亲去世。在这种状况下,大家族子弟常遇到的事情也毫不例外地要落到鲁迅身上:往同温暖的生活环境突然没有了,许多人(包括亲戚)几乎在一夜之间都变了脸,少年鲁迅从此徘徊在一个冷酷、寒心、屈辱的天地里。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这样沉痛地回忆: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一一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样的经历恐怕绝非鲁迅所独有,在新文学的一代作家中许多人都曾遭遇过家道中衰的不幸,都曾有过心酸怅然的章年回忆。但与一般子弟所不同的,少年聪慧、悟性极高的鲁迅对这一切的感受要强烈的多,从而思考也要深入的多,甚①‘鲁迅全集》第lI卷,人民』[学⋯版杜1981年版,第431贞.12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至在他内心深处对整个世界都发生怀疑。对此,王晓明先生论述得很透彻,也很形象:“徜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凿开一扇窗户去观察世界,童年时代的不幸就像是构成了鲁迅这扇窗户的窗框。”o鲁迅从自己窗I=I看到的一切,在他心中长期酝酿沉淀,渐渐形成他性格中独特的一面——对病态人心、病态社会的高度敏感。由于这种敏感,他对生活中种种丑恶与黑暗的感受就愈加深切,对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就愈加失望,从而对我们民族各种精神缺陷的感触也就愈加强烈,这一切使鲁迅先生逐渐养成并不断强化了一种总是从阴暗面去掌握世界的特殊习惯。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o这固然是具体情况下的愤激之语,但也表露出鲁迅的某种思维倾向。它使鲁迅的目光异常敏锐深刻、极具穿透力,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同寻常的东西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处于黑暗笼罩下伤心世界里,使心灵长期浸泡在压抑、沉闷、创痛和沮丧之中,并由此逐渐产生多疑、挑剔和敏感、易怒、易走极端的情绪,这些情绪在鲁迅的生活之路上常有暴露,有时甚至十分严重,而这又是鲁迅极不喜欢,“极憎恶”的。正是由于总是习惯于从阴暗面掌握事物,所以鲁迅对黑暗现实的认识自然就特别深刻和透彻,进而也就特别容易产生深深的失望,乃至绝望和幻灭。这样就形成了他灵魂“鬼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根深蒂固的虚无感。一年以后,他在《坟》的后记中,说的更为深入、透彻和决绝:倘说为别人引路,那就更不容易了,因为连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中国大概很有些青年的“前辈”和“导师”罢,但那不是我,我也不相信他们.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苦痛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悲观。鲁迅在寻找道路,寻找着自己,在这寻找之中他常常流露出根深蒂固的难以排解的绝望。虚无成为鲁迅生命意识的组成部分,这首先是他所处时代现实的曲折反映:黑暗、腐朽、①王晓明:‘鲁迅:现代中国最捕菏的矗魂》,‘潜流与旋涡》,中国社会科学ii{版社,1991年版②‘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f|{版fL1981年版.第277虹。③‘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版社1981年版,第22页.·13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衰败、沉寂——这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同时这种虚妄感也是鲁迅人生抗争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在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抗击与幻灭中,鲁迅常常感到个人力量的微弱和呐喊的艰难,感到一种难以解脱的虚无——对自我及整个世界的虚无感。同样也是这种感觉,鲁迅的精神承载着极其沉重的孤独和压抑。虚无感的折磨将鲁迅拖入绝望的深渊,使鲁迅痛苦不堪。发现弱点需要勇气和力量,反省自己也需要勇气和力量,与种种弱点做顽强的抗争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都在努力驱逐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在与黑暗世界勇敢斗争的同时,他不断拷问自己,纠正自己,不断地同自己斗争着,在给许多同事朋友的信函中,特别是在写给许广平的信函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鲁迅深知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在同创造社太阳社争论时,他就曾希望有能真正驳倒自己的人,他热切地期待着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征服自己。尽管直到最后,鲁迅先生也未能彻底摆脱那些他内心深处的他不喜欢的东西,但我们依然对他感到由衷的敬佩,正如有的论者所感叹的;“因为我们分明知道,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o(3)“中间物”鲁迅先生在《写在(坟)后面》中,明确提出一个“中间物”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晚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后来,中fBJ物是鲁迅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来自达尔文的进化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进化论,它同时吸取了来自不同思想资源的其他一些理论观点,然后融进了鲁迅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理解、消化和价值观念,从而蕴涵着极丰富的思想和社会内容。首先,只有意识到自身与社会传统的悲剧性对立,同时也意识到自身与这个社会传统的难以割断的联系,才有可能产生鲁迅的包含着自我否定理论的“中间物”意识。经过十年沉默的思考,《呐喊》、《彷徨》时期的鲁迅反复地谈到“坟”和“死”、“绝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等主题,这些主题就其潜在内①E晓叫:‘鲁迅:现代中国屉痛卉的炙魂,,《潜流~旋涡》,中囝社会科学m版}t,1991年版。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涵而言无不与对自身灵魂中的“毒气”“鬼气”和“庄周韩非的毒”如果说前面“破落户”、“毒气与鬼气”的说法是鲁迅对自己灵魂的无情解剖的话,那么中间物思想就是鲁迅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清醒定位。前者是从内心世界清理自己,后者是从外部天地审视自己;前者是寻找灵魂深处的自己,后者是寻找浩浩时空茫茫人海中的自己。鲁迅认为世界一切都是中间物,自己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间物,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而明确自己的局限、力量和责任。他一方面把自我置于无限的时空中最充分地认识和把握自我生命的短暂性、局限性和过渡性;另一方面又努力投入和参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无论对于过去还是未来,都担负着极为沉重的历史责任。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叛逆的猛士,与作为“IB营垒”的“过去”坚决对立,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与这个“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自身有着难以克服的性格弱点,“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帐”。他既心甘情愿地为“未来”做出牺牲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后来者“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又明确意识到,未来世界也许没有自己的位置,“自我⋯‘应该和光明皆逝”。其次,鲁迅的中间物思想彻底否定了尽善尽美的思想化虚拟式思维,他从根本上确认,“中间物”和“有限”才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方式。恩格斯说过:“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把人类的某种完美理想状态看作尽善尽美;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①鲁迅则一向对尽善尽美的宣传和许诺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对“黄金世界”,对“十全十美”、“十景病”之类的宣传和追逐更是深恶痛绝。在《影的告别》中,他借影子的话明确宣布:“有我所不乐意的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罩,我不愿去。”他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人生道路的“极境”即“至善至美性”,进而确认了不圆满有缺陷,才是历史、人生、艺术的正常存在状态。鲁迅谆谆告碱人们,必须抛弃种种神话和幻想,包括英雄神话和别人许诺你的各色“黄金世界”,要直面真实的现实。尤其应当指出的是鲁迅的中间物思想在打碎各种乌托邦的同时,也粉碎了神话自我的种种倾向。他的批判之剑,首先指出自己,他从不否认或掩饰自己心灵的苦痛与灰暗、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l{版{t1972年版,第212页.
鲁迅(If草'的哲学意蕴思想的矛盾与破碎更不会将自己的选择理想化、神圣化,他曾在散文诗《墓碣文》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探索时的苦痛心态:“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他一再宣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o“我并无喷泉一般的思想、伟大华美的文章。”o“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曾引用郑所南的诗自嘲:“而今无老矣无力收鼻涕。非惟不成文,抑且写错字。”甚至于:“我时时说些自己的事情,怎样地在‘碰壁’,怎样地在做蜗牛,好象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也正是中产的智识阶级的坏脾气”。。鲁迅以其触及灵魂的自我认识完成了一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维和人格的革命,而“中间物”的命运正是鲁迅对自我价值的一个历史的确认。。中间物的思想使鲁迅深深感到人生的短暂,时间的紧促,感到无形而大的压力,感到斗争的长期艰巨和复杂。因此,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文化启蒙和新人培养工作。很长时间以来,鲁迅把自己看成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和悲剧色彩的历史中间物。中|'白J物思想是鲁迅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反抗绝望的一个哲学凝聚点,是鲁迅自我解剖一个圾有意义的方面。它表明对现实生存着的人而言未来的许多东西是无法感知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问内做一些应该做、能够做的事。因此,要“执着现在.执着地上”,要“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并在面对J下视中承担,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们以为,这是对中间物思想一个很好的注解。(二)《野草》的意象表达(个体生命的独特存在)所谓意象,就是熔铸着作者主观情感的“物”;意象派诗歌的代表人庞德①‘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Ⅲ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B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③单力主编:《鲁迅语录》,四川人民{H版社t995年版,第16页.④‘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j[学nj版社1981年版,第8页.16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曾说:。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鲁迅善于用“意外之象”表达“意在言外”的哲学意蕴。鲁迅对人的异化、孤独、绝望与荒诞等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示。鲁迅不是职业哲学家,他富有现代性的哲学思想都表现在文学创作中。《野草》等文学作品既是他感性生命体验的总汇,也是他形而上思想的具像表达,是他个体本真的诗化的生存体验。(1)孤独、绝望在《野草》里,到处充满了孤独阴冷的意象;灰土、土屋、坟丛、荒野、影、墓碣夜、死火、地狱、墙⋯⋯存在状态的感觉是:愤怒、气闷、悲观、怀疑、憎恶、彷徨、烦厌,是绝望。几乎每一篇,都可以读到他的存在论感受:地狱的替换,无量的悲苦,四面的敌意,八面碰壁,不曾体味的人生,生前死后的纠缠,我们都可以用这种存在论感受,解释他心中的黑暗。依存在哲学的话说,这恰恰是人回到真实中,是存在的敞亮去蔽。如《颓败线的颤动》没注明时代,表现了老母亲在经历苦难待孩子们长大以后,自己却被亲人抛弃,放逐。自己孤独愤怒地离去投入阴冷黑暗的夜里。这里有鲁迅对母亲的同情和对朱安的婚姻选择的解释。同时也道出了自己的真正孤独才是现实的存在。《过客》也是如此,过客一人孤独地在毫无目的的荒原中前行,明知前面是坟、荒野,仍向前走。《过客》的意象正言说了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而被抛入毫无意义的存在空间里。人只能以个体的命运、个体的思虑、个体的全部心理悲欢来承担和体验。鲁迅生活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处于历史的和文化的动荡和碰撞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矛盾的心灵折射。他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凝聚了新旧时代的深刻矛盾。他既是新时代的呼唤者,又是漫长历史的承担者。既以非凡的勇气和力量冲破一切传统,又难以摆脱、割舍地为种种传统所束缚。这种超负荷的努力与牺牲,使鲁迅的人生选择具有一种历史的悲壮性,形成鲁迅式的特殊精神矛盾与痛苦。鲁迅是清醒的,鲁迅又是痛苦的,然而,鲁迅依旧带着对亲人的牵挂和难以放弃的包袱顽强地向上走,正如他大声呼吁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①“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圆“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是能朝“坟”的方向走(《过客》),“影”或者被黑暗吞没,或者在光明中消失而“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死火”面临着与“影”同样的命运,要么被“冻灭”要么“烧完”(《死火》),游魂化为长蛇而自啮其身(《墓碣文》)⋯⋯《野草》向我们展示的是“孤独个体”的存在的真实图景:即人是孤独在世的存在物,处于一种虚无和绝望的语境中。鲁迅是一个有着苦难经历的人。他的灵魂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二十年代中期,鲁迅一再提到具有浓厚佛家色彩的“人生苦”的命题,“人生多苦辛”、“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等。意识到社会改革的艰难和个人力量的有限,在无可摆脱的孤独和绝望中,鲁迅自觉地承担起扶植青年和培养新生代的工作。以自我的牺牲和毁灭换来众生的幸福是他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方式,“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这种自我牺牲的生存立身之道,在二十年代的社会、家庭生活中却遭到一系列毁灭性地打击,先是兄弟失和,他被无情地逐出家门,接着是一些青年在接受了他的无私帮助后,转而攻击诬蔑他,对他施行围剿,“这实在使我愤怒、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两地书·九五》)。这种牺牲的悲剧之所以激起他巨大的愤怒和心灵的痛苦,不仅仅因为它进一步动摇了他的进化论思想,而且在于它直接触及到鲁迅所难以解决的“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矛盾,使他对先觉者牺牲的价值和意义感到怀疑。《野草》中最具情感震慑力的《颓败线的颤动》描写的即是这种牺牲之苦,在老妇人“无词言语”的诅咒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愤怒与悲苦。《野草》所展示的正是鲁迅从苦到空,又由空到有的自我澄明的精神之旅。林毓生说:“在世界文学中很难发现像鲁迅这样的作家——对世界持虚无主义观念,对意义作个人的探索,同时承担唤醒他人的义务”。。(2)荒诞①‘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8页.②‘鲁迅伞集》第l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贞。③参见鲁迅:‘坟·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导师》、‘牛盖集续编·“死地”'、‘眄地书·二》.④林毓生:‘鲁迅关卡知识分子的思考》.见乐崩i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j工西人民出版祉.1993年..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己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o鲁迅这样希望别人,首先自己身体力行,终其一生,我们看到他始终在向前走,顽强地向前走,鲁迅的孤独不是独身主义,鲁迅的孤独此时在现实中是清醒的,他没有选择死,是亲人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这双重责任需要他承担,他只能选择前行,这是鲁迅的独特之处。也是他对自己的中间物认识的一种最好解释和实施。在《影的告别》中,孤独的“影”在明暗两界挣扎,进退两难之中惶惑。它不愿依附于“人”的形态,它渴望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渴望超越“人”而创造出它自己,成为它自己。《秋夜》中“枣树”意象保持着个性独立与自由以及独特本质的存在,《墓碣文》上的“死尸”被暴露于一片苔藓丛生的荒墓孤坟,无表情、无心肝。幽暗阴森的意象画面中,一股恐怖冰冷的气息迎面扑来,人像闯入了无法挣脱的梦魇,被灵魂深处巨大的无依和恐惧所包围。在这块本应该铭刻着死去者名字、生卒年、身份和亲缘关系的墓碣上。意象的深处令人震惊的,不仅是个体挖掘自身生命根源的深切创痛,更是在蜕变转型中受历史之命去实现变革的思想先驱者所经受的时代痛苦。当鲁迅把个体作为一种独立的真实存在进行思考时,也就超越了现实的羁伴而进入哲学的领域。《野草》弥漫着孤独个体的悲凉与无奈。孤独是个体实在的存在状态。《野草》中的“枣树”、“影”、“战士”、“过客”、“叛逆的猛士”等,无一例外都是孤独的。哲学意义上的绝望,是指对“无”的体验,对人类本身固有的生存状态的内省。鲁迅曾经用绝无窗户万难毁坏的“铁屋子”比喻当时的中国,这表明了他绝望的心境。绝望之深,使他对一切乐观的理想进行了怀疑和否定。在鲁迅看来,唤醒“铁屋子”旱沉睡的人们,只会使他们遭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因为“人一走出麻木境界,便即增加苦痛,而且无法可想。所谓‘希望将来’,不过是自慰一一或者简直是自欺一一之法。雪《呐喊》、《彷徨》中的作品,往往都笼罩着令人窒息的气氛,冷漠和绝望。而在《野草》中,鲁迅写到他由对现实社会,历史文化的绝望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对人的本质存在深深的绝望了。“绝望之①‘鲁迅伞集》第1卷.人民文学Ⅲ版社1981年版,第325硪.②‘鲁迅牟集j第1l卷,人民上学;Jj版仙1981年版.第25贝。R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荒诞主题是现代主义文学反复表现的主题,而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则将其上升为人的存在状态的哲学高度。鲁迅也深切地体会NT存在的荒诞。在《野草》中,鲁迅悲哀地发现他要与黑暗搏斗却发现没有真的暗夜:战士拿着投枪要进行战斗,却发现“这样的战士正陷入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①。从本质上讲,人处于一种关系之中,生命的意义在与世界的关系中得以实现。“战士”的出现意味着“敌人”的存在,如果“敌人”消失,“战士”的存在便构成了荒诞。个体与它赖于存在的关系的断裂、脱节、构成了鲁迅笔下的荒诞主题。《风筝》表达了类似的感觉。“我”少年时曾经破坏了弟弟的梦,把他的风筝踏碎了。成年之后,“我”一直带着请他宽恕的忏悔之情想着对方,乞求原谅,但弟弟却惊异地笑着:“有过这样的事么?”长期折磨的感情原来却是一个虚妄的精神泡沫,忏悔和忏悔者在弟弟的忘却中被搁置、悬空。《过客》在“走”与“死”之间绘出荒诞的主题:坟的结局终结了走的意义。“命运迫使‘过客’以走的方式与终局奋斗,但奋斗无非意味着靠近终局,而不存在超越(坟场)的可能”。。人无法拒绝死亡的结局,悲剧与荒诞都将面I临无力抗拒的失败的结局为选择。悲剧的到l临仅仅是时机的选择,方式的不同的选择,而荒诞则是无论如何,什么条件下,怎样的方式进行选择,都不能改变失败的命运,过客的结局有悲剧意味,但更有荒诞的性质。荒谬以死亡收场(加缪的话),死后的场景同样荒诞不经。鲁迅的《死后》表明个体对死后无法把握的悲剧体验。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个体生命更为荒诞,痛苦的延续。死和生一样沦为无可选择、无法把握的荒诞的困境。”(3)面向死亡鲁迅有深切的死亡体验,病痛的威胁和战争对生命的摧残使他认识到人的存在是面向死亡的过程。他由此在面向死亡的生命体验中,探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鲁迅有着对死的敏锐意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对死亡的热忱与兴趣是罕见的。美籍华人学者夏济安指出:“鲁迅是一个描写死的丑恶的能手。⋯⋯丧①‘鲁迅幸集》2卷,人民史学⋯版杜1981年版.第241页.②汪哗:《反抗绝掣》河北教育⋯版社.2000年.267页。20
=‘野草)的哲学内蕴仪、坟墓、死刑、特别是杀头,还有病痛,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①对“无常”、“女吊”等与死有关的鬼魂他甚至怀着一种隐秘的喜爱。存在主义将死亡上升为哲学的重要课题,认为存在就是“向死而在”。鲁迅深受存在主义的先驱者尼采、克尔凯戈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在目睹死的袭来时深深体悟着生的存在,甚至面对墓碣进行触目惊心的自剖。于是,“死”的恐怖(祥林嫂),“死”的无声无自(孔乙己)。“死”后荒诞(NQ),“死”的悲壮惨烈(宴之教者),“死”的悲凉孤独(魏连殳)⋯⋯逝去,逝去:一切的一切,和光阴一同早逝去⋯⋯不过如此而己⋯⋯。。当鲁迅把眼光投入到个体意识的最深层,探究死亡面前的个体生命时,他备感生命的悲凉与无奈。“过客”正在向坟走去,“影”在明暗间彷徨,“战士”在无物之阵中“老衰”,神之子被兵丁钉杀,“他的腹部动了悲悯和诅咒的痛楚的波。遍地都黑暗了。”(《复仇》(其二))⋯⋯这一切表明,死意味着存在的痛苦和无奈,意味着人生无可避免的悲剧。鲁迅用自己的作品表明:存在的最大荒诞在于生命是面向死亡的过程,“过客”义无反顾地以“走”的方式进行着反抗,但“走”不过是一步步接近“坟”,死亡否定了一切奋斗和追求,否定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鲁迅在一首题为《求乞者》的散文诗中,也是以沉郁的笔调描绘出“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的意象,真诚地袒露了一个伟大的先驱者孤独而倔强的心灵世界。在绝望中扬起了对于虚无、对于孤独、对于绝望进行顽强的抗争和执著的求索的旗帜.反抗黑夜,反抗命运.反抗绝望。生存的迷惘、困惑和焦虑,不只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干扰,同时也缘于内心准则的失衡,精神的茫然无归而产生的意义危机:“我不知在黑暗罩沉没”“我不如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生命没有依托,没有支撑点,甚至没有归宿。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只是惯性地向前走。看穿了人生的悲凉与短暂,更看穿了人生的荒诞。在彻底的孤独绝望中沉醉。绝望是走向极致的凄凉之美的诱惑,“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的是雨的精灵⋯⋯”绝望是对“死”的超越,对“生”的觉悟,在死亡与悲哀中证明生命的“有”。在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中,确立一种投入的、①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见乐黛厶编《国外鲁迅研究论焦》.第373页.②《鲁迅拿集》第l卷,人民文学i};版祉198i年版,第283贝.21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积极的、创造的态度。“绝对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钱理群先生说,鲁迅的《野草》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视。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离开!⋯⋯(Ⅸ墓碣文》)《墓碣文》中的死尸,他的心灵的历程载在墓碣文上。墓碣文阳面上第一段的四句话真正是充满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又带有屈原《天问》的奇瑰。这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是鲁迅心灵的历程,也是战斗历史的象征化。实际上,也是作者“五四”前后两次思想历程的象征。即经历了狂热和兴奋,又经历了冷落和寂寞;梦恋过光明,遇到过黑暗。于是在后句中就有沉痛悲愤的声调:“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话是在前句由狂热而中寒,由天上而见深渊之后,归于失望,归于对人生对生命的绝望。死尸的思想中存在着更深的,不能解决的矛盾。所以,第二段以毒蛇象征这种矛盾,以至使人带着这种矛盾而痛苦死去,第三段只有两个字:“离开!”死尸希望后来者去寻找自己的道路。墓碣文阴面的残文和墓中胸腹俱破的死尸,都在进一步说明思想矛盾的痛苦曾如何折磨这个死尸。上面写道:答我.否则,离开同碣文阳面的“离开”,意思是一样的,再重复一次,表明死尸是认为它的思想是无人可以解答的。作梦者“我”,是不能解答的,因此“疾走”而去。“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死尸仍然留在他过去的痛苦中。“我”对死尸提出的问题,虽不能解答,却也不愿沉湎于其中。由于写作《野草》时,正值鲁迅通过长期探索将要发生思想飞跃的前夜,巨大的思想裂变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思想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矛盾反抗绝望《野草》哲学把“反抗“作为个体无可逃避的历史责任,把义无返顾执着于现实斗争作为人生存的内在需要,从而使人通过反抗而体验并赋予人生以创造。它首先诘问的是生命个体自身,是脱胎换骨地要脱出与既往历史联系的个体,怎样在痛苦中返向自己的内在生命,探究存在的根源,寻求生命的依托。“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来自对自我的沉思与反省。鲁迅曾对章依萍、萧军等青年人说过,自己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在《野草》中,鲁迅不主张年轻人去读《野草》。既强调《野草》里有自己的“哲学”,又希望青年脱离它的影响,这似乎是矛盾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野草》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相对真实、深入地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与个人话语的存在,《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野草》也就成为我们接近鲁迅个人生命的最好途径,窥见鲁迅灵魂的最好窗口。透过这窗口,我们感知《野草》中的表现的是鲁迅自己眼中的世界,有些而且仅仅面对自己,仿佛一个人对赤裸裸的自己做了痛苦的解剖。这是一种直视灵魂深处的呈现,好似一个人对内心的探访。鲁迅的独特表现在:反抗,反抗绝望:批判,批判丑恶,用所有的激情去关注,在黑夜里吞下自己的悲哀与脆弱,冷静着,并随着⋯⋯野草在地表生长,书写着在面向死亡的绝望中的希望。野草中包含着许多成对的形象和观念:空虚和充实,沉默和开口,生长和腐朽,生和死,明和暗,过去和未来,希望和失望,矛盾的并列正是勇者在对脆弱内心的审视下无声的言。鲁迅先生在看到启蒙发展的艰难及种种社会黑暗的同时,更越来越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分裂:“一方面是对新世界的向往和渴求,另一方面却又无力挣脱某些阴暗意识的负累。”而这种“阴暗意识”一部分来自上述已分析过的由孤独、悲凉、寂寞、失败继而幻灭、虚无的宿命式的绝望,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垄因此,鲁迅的《野草》把笔触直通人的内在的灵魂,指涉了逃亡、绝地、死亡以及存在的意义,鲁迅所拥有的苦痛和绝望是罕见的,它的凄丽追问逼近了人的生存的最后底线。他的人生希望无数次击碎在现实的悬崖峭壁上而后迸发出绝望的精神火花,这种绝望里包含了无数希望的泡沫,进而使绝望也被消解掉,于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自由的人生境界。”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声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他从死亡中证实了生命存在的真实的意义。在鲁迅看来,生死是相融的,正因为生是痛苦的,才向往死的美丽,死的朽腐证明了死的曾经存在,死也是美的,前面讲到鲁迅如此的“黑暗”,“冷酷”,但现在,我们感觉得到,他的生命的底蕴是对美的神往与热爱,整合在一起,展现了他生命的境界,这境界构成他生命的底色,这底色让他有勇气正视现实中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有勇气反抗绝望。鲁迅在《野草》里,是把人的个体生命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纵座标上考察其意义与价值,提示其困境。鲁迅无情的粉碎了关于“未来”的种种神话的同时,也粉碎了关于“过去”的种种神话,堵塞了“精神避难所”,这回找到的是“死亡”。鲁迅无情地堵住了一切精神避难所(“过去”,“未来”,以至“死亡”).他的目的就是要人们面对“现在”,勇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在《野草》里,他创造了一系列的“形象”(“意象”)深刻揭示了这样的困境。这是“死火”——“我”在梦中,在冰山间奔驰。突然跌入冰谷里,我看见在一片青白冰上,有无数的红影,像珊瑚网一般纠结在一起:这就是“死火”。于是,我与死火之间,有一场谈话,死火告诉我,他被遗弃在冰谷里,如果再得不到温热,就将“冻灭”。我表示愿意将死火带出冰谷,让它永得燃烧。死火回答说:“那么,我将烧完!”这就是说,死火所面l临的是一个“冻灭”与“烧完”的两难选择。无论我们是努力奋斗①大欢喜,佛家语,指实现愿掣l町感到极满足的境界.24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烧”、“挣扎”),还是什么事也不做(“冻”、“坐”),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灭”、“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命运。而只能在“冻灭”与“烧完”两者间作出选择,这本身也是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无奈与悲剧性的。鲁迅写的是“死火”;面f临死亡而终于停止燃烧的火,鲁迅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这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死火》的原形,鲁迅还写过一篇《火的冰》,在中国传说中有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的生死大战,二者是截然对立的。因此有“水火不相容,冰岩不同炉”的成语,现在鲁迅却强调了二者的统一与转化,“火的冰”,“火的冰的人”,这都是奇特的意象组合,也是向传统思想与传统想象的一个挑战。燃烧的生命固熟也不免于完,但这是“生后之死”,生命中曾有过燃烧的辉煌,自有一种悲壮之美:而冻灭,则是“无生之死”,连挣扎也不曾有过,就陷入了绝对的无价值,无意义。因此,死火作出了最后的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这是对绝望的反抗,——这也是鲁迅的选择。这“死火”的生存困境,两难中的最后选择,都是鲁迅对生命存在本质的独特发现,而且明显地注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野草《影的告别》中人类回到遥远的天堂乐园去,不可能;瞻望将来的黄金世界,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必将以牺牲自己而成为桥梁。拒绝神性的启示和一个超验天堂的安慰,正要求人自身担当更多。这些伟大的诗人以自己超负荷的担当而成为像神一样的神明,尼采甚至为人自身激发的神性而激动得热泪盈眶(“我是快乐之神”)。即使像耶稣这样的基督,也只是以神为杆杠使自身上升到神的高度。不能担当的人则选择了像虫一样爬行,这是开启后诸神时代的尼采和他的后继者卡夫卡、加缪、萨特等荒诞作家显著不同的地方。“人类是一个过程和没落”,在鲁迅这里化身为“过客”。他从能记忆的时候就开始这么走,但不知道能走到哪里去,且前面的路途中,“没有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但他还是要迎着落日下的夜色走去,——只力求担当。这些伟大的先知先觉者,首先揭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处境。尼采和鲁迅的伟大之处办在于此。鲁迅的绝望超出了西方哲人所能感受到的,所以他只能“彷徨于无地”。鲁迅的时代不仅是中国深受了价值危机的威胁,现代性已经使整个世界的人心秩序动摇了。现代性的心性特征表现为混乱、疯狂、血腥,事实上鲁迅所面临的历史事实与其精神反应与陀斯托耶夫斯基、加缪、尼采、卡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夫卡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只不过这些西方哲学在超验背景下,也就是“上帝死了”的价值危机中。而鲁迅所置身的文化环境规定了他在体验和确立现代人心、性、气质、价值危机的时候必定不同于这些西方哲学。鲁迅的意义就在于他从中国无神论背景下走到了人“本来如此”的超验规定事实中,时代的局限,鲁迅正是他走到这一步后精神危机的爆发引来了个性鲜明的现代性价值危机的标本。“过客”的永恒前行比起玄奘们的朝圣更深刻地触及到了佛教哲学的人类生存价值本体论——“空”观,“空”就是鲁迅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无地”、“无物”、“白茫茫一片空地”等文学意象的哲学对应物;而鲁迅则比佛教哲学更深刻、也更残酷地宣判了一切精神探索者的悲剧境遇:鲁迅说,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觉悟到这些,真正看透了,也就达到大彻大悟,达到超越,但在看透以后,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即“知其不可而不为”。另一种是鲁迅的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其实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过客总觉得有声音在呼唤自己。这声音其实是内心的命令,尽管怎么走。“死火”的意象深刻体现了鲁迅的人生观。面对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人生的本质是悲剧性的绝望,每个人都必须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出选择。鲁迅文章的阴冷之气来自于他的生活经历,更深刻地来自于他个人的精神体验。众所周知,鲁迅部分接受了尼采的思想和达尔文主义,所以才崇尚历史中生命的绝对的力,即所谓“不恶野人”、“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这生命,否则失去其生物的意义”。在鲁迅的哲学罩,惟有生命力才是第一位的,文化、道德、伦常等等外在的价值规范都“服务于生命”(尼采语)。这种“尚力论的历史主义”产生的背景显然是鲁迅所处的那个更黑暗的时代,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生命世界里,除了生命外没有别的意义,在鲁迅看来,生命力的证明不是有待外求的,而是真诚的生者面对死亡发出的呐喊,乃是绝望地反抗,鲁迅绝望于意义的虚妄,一生反抗的则不仅是虚妄的世界,也包括绝望感本身的虚妄。这和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式的反抗多么相似!可是加缪毕竟还是无法终生奉行这种反抗的哲学。如果说加缪的荒谬感和绝望感来自于对上帝信仰的反思,那么,鲁迅的“死火”精神可能就来自于对孔子“莫知生,焉知死”儒家信条的反思。在经过重重粉饰的名教重压以及佛道虚无主义麻醉之后,中国人的生命力似乎变得异常脆弱,民族性格流于圆滑、伪善,而鲁迅的“死火”精神,无非把最原初、朴素的生死问题
二‘野草)的哲学内蕴重新提出来,而这就足以显示鲁迅的意义。“只有面对最大的恐惧,灵魂才决定全力以赴,否则它永远也摆脱不了平庸;死亡的痛苦和难看迫使我们忘掉一切⋯⋯走向从前满是幽灵的领域去。”(舍斯托夫语)正因为“死火”精神的支撑,鲁迅的反抗之路才走得如此决绝,对于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才能表现出如此冷峻的热情。如今,世界依然充满了残忍和无序,鲁迅的呐喊依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鲁迅所奋笔疾呼的“刚健不挠、抱诚守真”的精神界战士依旧寥寥。所以,鲁迅魂灵中的死火还在延续,死火的种仍在流传。《过客》熔汇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过客”的形象,无论从外貌还是更重要的精神气质上说,都可以看作作者的自画像。“过客”●精神的意义——拒绝以消极的方式结束人生的旅程,“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我只得走”,这成为他生命的底线或绝对命令,这是生命的挣扎,是看透与拒绝一切彻底的“空”与“无”中惟一坚守和选择。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鲁迅在《两地书·二四》中对许广平说:“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吧罢?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是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究其一生,鲁迅一直在反抗:在《狂人日记》中反抗“吃人的礼教”;在《阿Q正传》中暴露国民性;在《野草》中反抗绝望。他试图用“反抗绝望”来告诉国人:历史、现实、人性等都是不完美的,一切都处于过程中,没有绝对(包括希望与绝望)才是生活的本相,才是人生的真谛。先觉者在精神原野上走得太远了,很少作家有勇气、有能力这样赤裸裸地展示灵魂。《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顽强生长、艰难行走的记录,是鲁迅“抉心自食”的记录。而不甘于在沉默中灭亡的生命,苦苦追寻生之意义的生命。鲁迅所教给我的不是去直面什么与反抗什么,而是直面与反抗本身。我认为鲁迅最大的意义不是思想的,而是精神的,在鲁迅那里生命的反抗已经有了一种本体论的意义,鲁迅也正是以此支撑了他数十年的反抗绝望。也就是直面生命的虚无、绝望与荒诞的勇气,并且由于此而敢于反抗与追寻。鲁迅在《影的告别》中说: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有我所不乐意的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鲁迅的意义,在于在两个社会的夹缝中痛苦挣扎绝望地反抗,他无法拒绝前面那个陌生声音的呼唤,通过走反抗绝望,通过“走”承担起个体的责任。在“走”中试图寻找新的生命的依托,寻找同行的伙伴,寻找知己者,寻找关爱的奋斗目标和被关爱中依存,相互独立又相互依靠、认可⋯⋯。在寻找中前行,寻找⋯⋯
结语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人生存在哲学的具像表达。通过散文诗中的独特意象,表达鲁迅孤独个体的种种生命体验与认识,揭示自身和世人的命运。表明人性的相似与个体命运的独特,重在表现自己的选择与痛苦,熔铸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显示了鲁迅的文化底蕴的深厚。展示了一个,受东方与西方文化影响介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性人物的历史抉择。一个深刻、孤独、绝望、反抗、痛苦的灵魂的一种信仰及其人格的选择。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参考文献[1]鲁迅全集[M]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鲁迅全集[M]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鲁迅全集[M]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鲁迅全集[M]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鲁迅全集[M]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鲁迅全集[M]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鲁迅全集[M]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圳.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0]钱理群.心灵的探寻[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1]李欧梵,伊慧珉.铁屋中的呐喊[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夏济安.鲁迅作品的黑暗面[M].见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3]王晓明.鲁迅: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M].潜流与旋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14]程致中.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5]李新字.愧对鲁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7月。[16]王吉鹏、王竹丽.鲁迅的智慧[M].济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17]叶廷芳.卡夫卡与尼采[M],中华读书报.2001.[18]张容.形而上的反抗[M].北京:社会科学家文献出版社,1998.[19]加缪:尼采和虚无主义[M]载文艺理论译丛[M](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20]安德列耶夫小说戏剧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1]转引自唐鲁迅传[M],鲁迅研究月刊[M]1992年第9期
参考文献[22]高旭东.文化伟人与文化冲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212页。[24]单力主编:鲁迅语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5]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毛泽东读古书实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鲁迅译文集[M]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28]《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冯光廉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致谢校园的草坪依旧绿荫,浓密的树叶丛林中传来鸟的歌唱,校园通向四外的路依旧宽广,而在校的美好时光即将成为记忆。.在读研期间,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导。我的前三篇论文曾经给我的导师批改过。他对每一篇都做了认真批改,指出语言的修辞准确精当,租心误笔的错字。尤其在毕业论文批改中,恩师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指出不足。还要感谢的是无声的老师“书”。让我收益匪浅的是导师及时组织研讨会,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还有王大明教授组织的研讨会也同样使我增长了见识。听同学说王宗法教授也有研讨会,真遗憾,没能参加不知是否是本小组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恩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仍不失威严。把我们当成孩子看待,关心我们,教导我们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做人,真可称恩师如父。感谢张琳、马宇晗、秦川、吴星华、汪贵霞、刘鹏艳等同学,三年来他们带给我友谊的快乐使我免遭寂寞的侵袭,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在学业上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更多的只是日常生活上的相互关注。我在这里还要感谢田冰凌、李左等,在课堂上的发言对我也有启示感谢帮助过指导过我的每一个人,感谢爱人的支持,正是众多的关爱和帮助让我顺利地完成学业!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张爱玲小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2、《(死水)(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歌艺术浅谈》,《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卷第2期。3、《鲁迅(野草)的哲学意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