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与欣赏鲁迅研究月刊年第期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演讲人:孙玉石主持人:王光明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人文学术论坛时间:资料整理:冯雷王光明:年又出版了《〈野草〉重释》的新著。可以看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人文学术论坛”,请出,孙玉石先生对鲁迅的《野草》是情有独钟到了北大著名的教授孙玉石先生,来给我们的。当然他关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他的做《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的报贡献非常广泛,除了《野草》研究以外,他对中告。孙先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同时在鲁迅国现代主义诗歌一些思潮也有非常深刻的论《野草》的研究领域里,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述。这些在海报上我们同学都已经看到了。作。是他和另外一个学者一起,发现了鲁迅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孙玉石先生给年发表的散文诗《自言自语》,这是对中我们做报告。国对鲁迅研究的一个贡献,也是对散文诗研究的一个贡献。同时在文革结束以后,他的孙玉石:《〈野草〉研究》这部专著,是中国鲁迅研究里首先我感谢中文系王光明教授和在座大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我老是在想,在鲁迅家的盛情邀请,能够在这里有幸做一次讲座。的作品当中,鲁迅用小说的方式去想象中国因为参加一些系里的和诗歌研究中心的活的社会和中国人的性格,但是他用文学去面动,多次来过首都师大,这次能够在师大的中向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向自己的意识和潜意文系的学生面前做这样一个讲座,我还是第识的世界,面向他的自我的时候,最有深藏意一次,我自己感到很荣幸。因为我这一辈子义的代表,就是散文诗《野草》了。毫无疑问,是做老师的,所以对老师这个职业总抱着一《野草》是一本非常深刻的面向自我面向内心种虔诚和一种敬意,特别是对在中小学从事世界的书。在世纪的中国,因为现代性的教育的老师。今天在座的可能多数人将来会追求,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内心世界充满了矛从事的是这样一个很神圣的职业。我在这首盾和紧张感,鲁迅用散文诗的形式探索了这先向大家表示一种真诚的敬意,预祝大家能样一些非常矛盾紧张的自我世界。孙玉石先够在这样一个岗位上,为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生对这些有非常深刻的探索。过去的世的塑造和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纪年代,他就出版了《〈野草〉研究》,前两下面我讲的题目是《鲁迅〈野草〉的生命
哲学和象征艺术》。选一个很小的对象,就是的言说又总觉得言犹未尽。这么一本薄薄的薄薄的一本《野草》,但是涉及到的是中国现书,现在研究成果仅专论和专门的论文摞起代文学里面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对文本来有很厚。一些难懂的晦涩的篇章,和一些的探索阅读,怎么能够超越故事层面进入更有争议的抒情意象、语言,到今天还很难说都深度的思考,这个是我们讲课的时候都会碰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像杂文的一句话或到的问题。像《野草》里边的一些篇章,可能小说的一个故事、一个形象,大家可以阐释,是中学以上的课本里选的最多的,比鲁迅的大体上是互相接近的。而《野草》现在很难做小说选的要多。第二个层面,就是从它独特出公认的解释。所以我说这样一句话:面对的艺术探索,从关于象征问题的探索角度,来这样一本小书,一代一代的批评家和学人好谈一谈鲁迅对中国新文学这一方面的开拓和像面对一个美丽的斯芬克斯式的谜语,一个贡献。下面,这个题目分为三个问题来讲:第世纪中国文学的谜。近实的阐释与过度一个是简单介绍一下《野草》的产生,第二个的诠释难以分清,过度诠释也很多。最近出是讲《野草》的生命哲学,第三部分讲《野草》版了一本书,叫《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的象征艺术。〈野草〉世纪之谜》,认为整个篇鲁迅都是写爱情的,这样的意思,能够写出一本厚厚的第一个问题,谈《野草》的产生。书来,看起来很好笑,但是它也说明,《野草》《野草》是很薄的一本散文诗集,可能在你可以这样解释它,我可以那样解释它。近鲁迅著作里是最薄的。一共加序言是篇,实的阐释与过度的诠释难以分清,有的甚至序言就是《野草·题辞》,与本文加在一起,是不必要分清。但是有一点现在大家公认:到篇,其中散文诗是篇。可以说是鲁迅现在很难有人敢说,我把一本《野草》都说清作品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但它可能是鲁楚了,所以可以借用一句话说,《野草》已经成迅先生在一生文学活动中,送给中国新文学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的一份分量最厚重的礼物。鲁迅有小说集性的文学“猜想”。这可能是鲁迅作品里唯一《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有散文集《朝花的一部。《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夕拾》,还有杂文集那么多本。但是从艺术探新编》,且不要说杂文,都不存在这个品格。索的分量上,给人们精神上提供许多东西,并不等于不存在这个品格,它就比较低,不是《野草》是很突出的。《野草》长时期以来被认高下的问题,而是《野草》它有这个特点。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最薄的书《野草》的形成过程和写作过程是这样最有分量,主要的因为它很深刻而优美。它的:《野草》是两年多的时间里写成的,零零星比《呐喊》、《彷徨》这类的用叙述方式书写的星的写成的一组很有诗性的抒情作品的结作品,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也有一种永集,全都发表在当时鲁迅、周作人和一些年轻久性。整体上看,有一种难于了解可又永远人一起办的《语丝》杂志上。本文一共有引人沉思的审美的艺术魅力。你很难说你对篇散文诗,其中有一篇不是散文诗,叫《我的它全掌握了,但是你总想要把它读懂。从失恋》,是一首打油诗。最早发的一篇是《秋世纪年代开始,就是《野草》出版以后,先夜》,年月日写的,发在月日。后出现过一些零零星星的那种浮泛的感想一年月开始发第一篇,截稿到最后一篇类的评论,或一些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到是年月号,叫《一觉》,发表于世纪八九十年代,更出现了一些众说纷纭年月号,前后经过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的理论诠释,可以这样说,人们可以去做无数间,差不多又隔了一年以后要结集出版的时
候,鲁迅写了一篇代序言叫《野草·题辞》,这“荷戟独彷徨”的心境之间的关系和它们所产已经是年月日。前篇都写在北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洋军阀政府势力笼罩下的北京,写《题辞》的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一个孤独的战士,时候已经是在广州,国民党“清党”的大屠杀怎么样在沙漠里走来走去所具有的那种孤军下白色恐怖的广州。写作的时间,写作的处奋战的痛苦和沉思。我们读《野草》应该是离境,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是作者的思想心境、不开这个背景的。当然也有的研究者把它放艺术手法的追求,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它到另一个背景,就是鲁迅跟许广平谈恋爱的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野草》出版时间是过程。他认为从第一篇《秋夜》开始到结束的年月,是由北京的北新书局出版的。《一觉》和《题辞》,内容都是与恋爱有关的。在讲《野草》的时候,常常都引用下边这但我觉得主要大家公认的还是,处在那样一样一段话,来说明写作《野草》时候的孤独、寂种“荷戟独彷徨”的战斗的环境里边,一个战寞而又不倦探索的心情。这段话是很容易找士所表现的孤独、探索和寂寞,甚至是痛苦、到的。鲁迅自己说的:“后来《新青年》的团体绝望的一些深思。因此它的书写,和叙事的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书写就不同,主要表现内在感情世界,甚至包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括一些潜意识世界哲理化了的一种结晶,一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种深层情感意识的凝聚和升华。我们有理由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这样说,《野草》把“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的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野草》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在艺术上的贡献很多,但是在整体上,它把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五四”时期的哲理性的美文,通过这样一本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小册子,几篇散文诗这样一束东西,把这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种美文提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美文”这个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概念是周作人最早在“五四”时候提出来的,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提倡写一种美文,有抒情性的描写自然的美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文,有一种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哲理性的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文,鲁迅《野草》代表了这后一种,而且把这种求索。’”这段文字大家很熟悉,读过鲁迅的人美文的创造,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常常碰到的,它出自《南腔北调集》的《〈自选《野草》比《呐喊》比《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集〉自序》里。在讲《野草》的时候要引这段美。《野草》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接受者必须具话,说明鲁迅在新青年团体散掉以后,一群启有一种驰骋想象力的文学的心理空间。读一蒙的知识分子集聚的团体解散了,“有的高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故事就可以了,但是读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自己“又经验《野草》可以给你提供很宽阔的想象空间。从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最浅的小学课本里就有的《风筝》,到最幽深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他曾经经历过一次,现的一些东西,它都给你提供了更开阔的文学在又经历一次。在这种寂寞、荒凉的感觉里的心理空间。这就是《野草》产生的大体的情边,他自己处在一种寻找新的战友新的道路况。的时候,一种彷徨时期的心态,就反映在《野第二个问题,谈《野草》的生命哲学。草》里边,也反映在小说里边,就是《彷徨》。这段话告诉我们,《野草》、《彷徨》和他那时这是我们要讲的两个核心问题之一。我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教过我现代文学的一位型的独语式的散文。到年代,唐弢先生的老师,笔名叫川岛,名字是章廷谦,他是鲁迅《落帆集》,也是非常漂亮的独语式的散文。在北大教书时的学生,后来鲁迅与他成为好这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朋友,他们一起编《语丝》杂志。我留在学校的追求,双向结合构成的一种散文特征:一个教书以后,跟川岛先生很熟,经常向他请教有是内在的对哲理的开掘,一个是象征的传达。关鲁迅的和其他一些问题。他是鲁迅的学生正是这两个特征,构成了这一类散文的独特和朋友,是《语丝》杂志的创办者之一。当时性,构成了鲁迅创作《野草》的自觉的追求意这个杂志在北大出版的时候,第一个出去发识。这里边我们先来讲一讲哲理性。卖的,就是川岛和孙伏园两个人。川岛先生我先从一条材料开始。在多年前有告诉我这样的过程:他常去鲁迅的家里,取写一条非常有趣的材料,这是我在年代初好的《野草》的稿子,所以很幸运是《野草》各《〈野草〉研究》里第一次运用的。鲁迅《野草》篇的第一个读者。但是对于《野草》很多篇,在《语丝》上还刚刚发表了篇,那时经常出我读起来觉得很美,可是大都看不懂,但又不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也是鲁迅曾好意思一篇一篇去问鲁迅先生,只好不懂装经教过的学生,叫章衣萍,曾经在报上发了一懂,当着鲁迅先生的面,我还得说很好很好。篇文章,在《京报副刊》年月日,题这个回忆,是他在的时候我写的,后来他去世目叫《古庙杂谈(五)》,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之后发在东北一个鲁迅研究的小刊物上。我鲁迅先生的后园养了三只鸡,这三相信他这话是真的。现在有些回忆录很难说只鸡自然是朝夕相聚,应该是相亲相爱可靠。他的谈话的背景,是当时他在编杂志,的了。然而也时常争斗,我亲眼看过的。另外这种感受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所以我觉“鸡们斗起来了。”我从窗上看去,对得这是真的。他告诉我们《野草》这个作品的鲁迅先生说。接受的状况,透露出一个艺术上的信息,就是“这种争斗我看得够了,由他去罢!”《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最大的特征鲁迅先生说。是,它所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和传达上的象“由他去罢!”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征性。这是《野草》的两个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无聊行为的愤慨态度。我却不能这样,特点。你讲哪篇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它在表我不能瞧着鸡们的争斗,因为“我不愿面的文字后边有很深刻的哲理的思考。领悟意!”《野草》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一种传达上其实,“我不愿意”也是鲁迅先生一的独特性,一种象征性。鲁迅不满足于当时种对于无聊行为的反抗态度。《野草》上一般闲话式的或者抒情式的美文的传情达明明的说着,然而人们都说“不懂得”。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我也不敢真说懂得,对于鲁迅先生学赋予了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的《野草》。鲁迅先生自己却明白地告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中国散文有两条线,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一条是周作人代表的“闲话式”的散文,如《乌面。篷船》、《故乡的野菜》等等,用一些日常生活这个文章里说的意思,应该是可靠的,鲁的现象,一些抄书上记载的东西等,随时写自迅日记里经常有“衣萍来”的文字,有记录,而己的心境,一些小的感悟。另外一种就是《野且他们一起参与创办《语丝》杂志,是编辑同草》代表的“独语式”的散文。从鲁迅的《野人,而且《野草》自《秋夜》开始,只发表了十一草》开始,后来的何其芳的《画梦录》,都是典篇文章。发文章后,鲁迅会读到,章衣萍还要
到鲁迅家去,他不能说谎。现在的回忆录,好创新。比如说讨论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多我不太相信,写的那么具体,像小说似的。论述的是周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一听这个材料,我作为非常可靠的证据之一引进起来很像个博士论文的题目,可是仔细读起来,并且作为由这进入《野草》的一把钥匙,最来,周作人有没有人道主义思想体系?我就重要的是他透露了下边这一句话,“鲁迅先生发生疑问了。论文资料收集功夫是惊人的,自己却明白地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论述的思辩能力也很强,但如何进行理论抽他的《野草》里面。”后来我1983年到日本东象?是重在描述,还是重在体系的提升?纷京大学讲学,发现六十年代一位日本学者叫繁的现象中是不是有什么体系或系统?就值木山英雄,发表过一个很长的《野草》研究的得讨论了。周作人零零碎碎表达的也可能是文章,那里一开头就引了这条材料。说明我人道主义的思想,但是你一定要把他上升到们的研究,两个国家隔离得太久了,我们不知一个思想体系,用研究哲学家的方法来研究道人家已经引了这个材料,在国内的研究里文学家,就需要慎重考虑了。现在有些研究我是第一次把它引出来的。章衣萍的这段非离开了文学本身的特点,离开了文学家本身常生活化的叙述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它无意的特点,而进行抽象性的运作和思索。我认之中给我们透露了理解鲁迅《野草》的两个最为《野草》不存在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应:很多人读不不存在一个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如果懂《野草》;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提出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方面,描绘括在他的《野草》里面。由此看来,鲁迅自己一种整部《野草》丰富复杂内容的客观事实,是毫不遮蔽他《野草》的传达意图、写作意图,我觉得这是应该允许的。这些应该包括这样就是承载着自己对生命哲学的一些深刻的思几个方面或者更多一些,比如说韧性战斗,这考。我们做学问,写文章,有的时候为了论证属于他生命哲学的思考,追求一种韧性的斗一个论点,需要引上无数的材料,十条八条;争的哲学;比如说反抗绝望的哲学;比如说向而有时候,一条材料就够了。我觉得为了说麻木复仇的哲学;比如说关于爱憎和宽恕的明鲁迅《野草》里边有这样的创作意图,即承这样一些生命哲学等等,包含的很多,无非这载他的生命哲学思考,这一条材料就足够了。几个方面比较突出。这些生命哲学都属于独这就是我们做学问有时候对材料的运用和选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不是西方的那择的一些“度”的把握。因为《野草》里写的,种形而上的纯粹哲学的思考,是一种生命体大多数都是针对不同缘由各自独立写成的小验的哲学而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学的思感触,而非系统的结构的一气呵成的完整的考。它有很深的现实感和自己的一些生命感抒情作品,从开篇到结束,写作时间又拉的比悟。这些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较长,所以《野草》里传达的生命哲学,就很难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说有一个统一不变的内涵。我的意思就是下面分几个方面来简单说一下。说,很难说《野草》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经过深第一是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主要思熟虑的思考的哲学的追求、内涵,甚至可以是指对旧社会旧制度和黑暗势力,对于人和成为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我们念到一人性的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写得很有才华,史料姿态。这种思想的产生,主要基于对改革中搜集很丰富,论述也很有深度,但有个毛病,国社会那种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就是为了求深求新,为了开拓新的疆域,常常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那种把问题讲到别人想不到的程度,以为这才有反省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特有的清醒,50
提出了长期作战的韧性这种精神的思考,成严寒的秋夜,里边有一种“奇怪而高的天空”,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象征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黑讲到,当时的女性要学娜拉,离开家庭,把门暗势力。它以无比的威严统治着大地,任意一摔就走了,不再做太太、玩偶,他说,这走很摧残蹂躏着那些可怜的野花和小草。而我的容易,但是走后怎么样呢?无非或者回来,或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者堕落死掉,离开一定的条件,你想独立,是树,两棵枣树意象,抒发了自己对这样黑暗的不可能的。妇女为了自己要独立,要逃离这天空抗争的一种情感。这个枣树,脱尽了满个“玩偶”的命运,最根本的,只有一条———要身的叶子,落尽了满树果实,身上还带着打枣经济权。经济独立了,作为一个妇女才能独的竹竿所带来的皮伤,但是,他以不屈的姿立。他说你走了之后你还是要回来,你不回态,向“天空”挑战了:最直最长的几枝树枝来怎么办?第一要经济权,第二要经济权,第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三还是要经济权。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义和空,使鬼闪眼的天空,害怕的不安了,要逃离团变乱后,天津火车站上有一种无赖叫“青人间了,“而这一无所有的枝干,却仍然默默皮”,很跋扈,你要请他搬一件行李,问他要多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少钱,他说要两元,对他说这件行李小,太贵他的死命”。它在胜利中发出笑声。他看到了,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小粉红花发抖地做着春天就要到来的好梦,最后你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看到小青虫为追求光明扑向灯火而烧死。用钱。鲁迅说,青皮这种无赖的精神,固然是不这些意象:扑灯的最后死掉的小青虫、做着好足为法的,而那韧性,那种咬住你不放的韧梦的小粉红花形成一种对比,枣树是那种即性,却大可以佩服。要求经济权也一样,有人使对手逃了自己还要坚韧战斗,“默默地铁似说这事情太陈腐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太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这里写的另外一卑鄙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制度就要改变些小粉红花,小青虫,就是鲁迅自己在《呐喊·了,用不着再操心,也仍然答道要经济权。他自序》里面讲的“做着好梦的青年”。它们是说,对于和对手和敌人的斗争里边,就要坚持暗示,一种是做着未来的好梦,一种是做着无这样一种韧性,坚持一种“壕堑战”,就是在战谓的牺牲,追求光明最后很快就死了。作者壕里保护自己的力量,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自己最后坐在屋子里抽烟,默默地祭奠那些所以他用一句警语告诉人们:“正无需乎震骇青翠的精致的英雄们。这样一个编制的幻想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在想象世界里的故事,好像是要告诉人们什么《娜拉走后怎样》里边他讲了这样一个很精辟呢?它实际上是想告诉那些年轻人,或者做的话。可以说《野草》里边好多篇都暗示地传着好梦的年轻人,或者轻易就献身的年轻人,达了他这样一种思想情绪,同时他给许广平不要靠幻想过活,不要拿生命做无谓的牺牲。的一些信里边都在讲这个道理。甚至他从出鲁迅给许广平同时的信里,讲的就有这样的于公还是出于私还是出于哲学思考,他不让话:“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许广平去参加街上一些可能流血的斗争。亦自卫,倘荆棘非踏不可,固然不得不践,但《秋夜》是《野草》里第一篇,在这里面,他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这就是我之所急于要告诉青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一主张‘壕堑战’的原因,其实也无非想多留下种思考,里面传达的就是这个思想。这篇散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对于社会的战文诗,用秋天的夜色和氛围,暗示了两种势力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的对峙与斗争。他描述了在一个充满寒霜与么之类者就为此。”《秋夜》所传达的思想,正"!
是他同一时间写给许广平的信里所说的这个最辉煌的精神特征,他们从生命开始就和世意思:一方面要战斗,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力界决裂了,他再也不会“回转去”,因为那里到量。《野草》中一些作品的内涵,如果从这个处是“名目”,是“地主”,到处是压榨和虚伪,角度进去理解,我觉得基本上是符合鲁迅自他憎恶他们,绝不回转去!他和旧世界彻底己所要传达的他思考的核心性的生命哲学。的决裂,向新世界做永恒的追求,为此,他走《过客》在《野草》里是压卷性的一篇东了许多路,“脚早已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西,一个用戏剧形式写的一篇散文诗。在《秋多血”,但是他绝不停下来。散文诗中的那段夜》里面所传达的象征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对话是很生动的,也可是说,这段对话是他自到《过客》里变成了一个倔强跋涉者的动人的己心灵深处的搏斗给我们的展现:形象———过客。鲁迅自己说过,对于“过客”翁———⋯⋯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的形象,在他的心里已经酝酿了十余年的时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间了。因此可以说,这里面包含了鲁迅自辛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亥革命以来生命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他在这里是想告诉人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们,自己和一切清醒的启蒙者拥有一种永不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疲倦的探索精神。那个过客,走得已经很疲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倦了,三四十岁,黑须乱发,眼光阴沉,困顿倔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强地一直在荒原上走着。他遇到了一个小土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屋,那里住着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个小女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孩。他问往前是怎么一个所在?他们说是不的眼泪,为你的悲哀。知道。老人说是坟墓,小孩说是有许多野百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合,野玫瑰。过客问:走完了那坟地之后是什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么呢?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了。他们劝过客留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下来,因为走的太累了,脚也流血了,小孩给了。他一块布,让他包包伤,他拒绝了这种象征布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施的关照,也拒绝了这种好意的挽留,继续向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前走去了。全篇就这么一个故事。这里包含不下。⋯⋯了鲁迅从辛亥革命以来,多少人付出了生命大家熟悉这段故事:他拒绝了女孩馈赠代价的那种最痛苦最冷峻的现实给他的人生他的布片,也拒绝了老翁劝他留下来的善意,思考。他不愿回归那充满驱逐和牢笼,充满明明知道前面不是野百合花、野蔷薇的烂漫皮面的笑容,和眶外的眼泪的旧世界,也不畏的鲜花,而是荆棘与坟墓,是人生的终极点惧坟墓和死亡,只是为了一个新的希望,永远———死亡,他还是“昂了头”,奋然地向前面走的向前跋涉。这里隐含的一切启蒙者应该拥去了。散文诗《过客》告诉你的,在他自身的有的那种永不疲倦的探索精神,乃是人生道价值,不在他最终的结果。《过客》的价值在路上最可宝贵的韧性战斗的精髓。鲁迅写于告诉你,寻求、探索人生道路的全部过程,《过客》的目的,我想就是突出这样的一种精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这种不倦的追求本身就神传达,突出这样一种生命哲理的思考。所是生命的光彩。在这个剧里边,这个女孩,就以我们可以说在这个《过客》的主人公身上,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的一心“做着好凝聚了许多包括鲁迅自己和许多启蒙者那种梦”的善良美好而天真烂漫的年轻人的一种"!
象征,鲁迅自己就是这种过客的一种化身,老系,而不单纯是一种在哲学的层面上抽象的翁则是一种曾经觉醒和奋斗过,但颓唐下来运作。年新发现了当时一个青年读者的一个意象,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映衬的形给鲁迅的一封信,这位读者叫赵其文。象,很巧妙地构成了觉醒的近代知识分子不年月日,也就是《过客》刚刚发表一个月同生命走向的一个完整的链条,他们是不同以后,这位读者来信问鲁迅《过客》什么意思,生命姿态侧面的象征,也是一个生命整体形鲁迅回答了自己“反抗绝望”的思想命题,鲁态内在世界矛盾的表现。我们可以这样问,迅原话是这样的:过客如果在人生跋涉的道路上休息下来,结《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果怎样?那就是老翁的生存状态,他拒绝再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就是往前走,也拒绝谛听前面声音的呼唤,他听见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了一声,慢慢不理它,也就听不见了。那么,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过客如果没有踏上艰难人生跋涉之路的清醒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感激而沉醉于梦一样的烂漫又会怎样?那就是女也在内———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孩形象告诉你的内涵。所以,鲁迅在构思这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三个人物上,他是颇费一番心计的,确实包含这封信的发现非常重要,对于鲁迅的这了他的全部生命体验在里边。所以在写完了一段时期的思想,对于鲁迅《野草》的整个研《过客》两个月以后,鲁迅在一篇文章《华盖究。这里边鲁迅讲了一个思想,“明知前路是集·北京通信》里边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己,坟而偏走”的“反抗绝望”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哲学,明知绝望而决不放弃,自觉悲壮而更加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追求,鲁迅的这些说明,非常清楚地揭示了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过客》中思考的生命哲学和精神内涵。而这我自己负责。”这段内心独白是用杂文形式表种属于鲁迅独特拥有的生命哲学给他的作品现出来的,《过客》里边的那些丰富的内涵是带来了浓重的悲剧色彩。用散文诗传达的。通过这段浅显的理性语这种反抗绝望,具体地说,就包括了《野言,鲁迅揭示了《过客》深层次的形象的蕴藏。草》中那些心灵自剖性的作品。《影的告别》其它像《野草》里另外的《这样的战士》、是《野草》中最晦涩也最阴暗的作品。如果要《淡淡的血痕中》等篇,都表现了那种永不休在《野草》中举出一篇最不好懂的,应该就是止的抗争、斗争的精神,都包含了鲁迅这样一《影的告别》。人的“影”要向“形”来告别,并种生命哲学的思考。这是第一个方面,讲的诉说自己告别的原因,明显带着绥惠略夫式是通过《秋夜》代表的这一批散文诗所表现的的挑战一切的虚无观念。“有我所不乐意的那种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的蕴藏。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第二是关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是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时产生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就是我所不的精神产物。但是有一些研究者把这个现实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性很强的精神现象过分抽象化了,就变成哲影既不愿意被黑暗吞没,也不甘心为光明所学上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我不太赞同。消失,甘愿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境地,以黑暗和我觉得它还是坚持进行反叛抗议中感受到的虚无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拥有。它最痛苦也孤独寂寞的灵魂的自我抗争和思考。它的所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里无声地沉没:“我有这些思考都和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
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是“反抗绝望”的代名词。这种“反抗绝望”的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宁肯自哲学,并非来自存在主义影响,来自形而上抽己全部被黑暗沉没,也不希望别人再经过这象思辩,主要来自现实体验和生命的感悟。样黑暗的境地。影以自己的沉没向虚无和黑鲁迅自己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显得更为勇猛更悲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壮。在《影的告别》里这种心情非常沉痛。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求乞者》一篇比较好懂。“我”在北京的大街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上走,满城到处是灰土,大家都各自走路。有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小孩子向自己乞讨,我拒绝施舍,“我不布施,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我无布施之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予烦相同。’”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里,腻,疑心,憎恶。”甚至向他们投以蔑视的眼他把这种心情用一种理性的形式表示出来;光,抒发了自己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于奴而在《希望》这篇散文诗里,则是用一种形象隶式的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和憎恶。他不方式,传达出这种反抗绝望的思想。这是第是没有爱心,不是没有施舍,但是对于那种以二个方面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也是这求乞为职业,甘愿屈服于自己奴隶地位的,他几年鲁迅研究中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是表示蔑视的。鲁迅很早就有一种对于眼前第三是复仇的人生哲学。鲁迅出于改造奴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他认为国民性思想,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不知道抗争的一味求乞,这是奴隶和奴才的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野草》里界限。因贫穷而做奴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丧失了任何反抗精神的甘于做奴隶的那种奴把这样一种对于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才。这里表达了他一种深刻的反抗绝望的思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他自己先后曾直想。大家经常会读到的另一篇《希望》,表达接或间接地说明了散文诗的创作意图,前者的是鲁迅内心深处双重的寂寞感:一个是寂是“因为憎恶社会上的旁观者之多”,后者则寞于青年的消沉,一个是寂寞于希望破灭之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后自我的虚无。身内的青春飘逝了,身外的阂。《复仇》完全是作者臆造的一个虚幻的故青春怎么样呢?难道它也飘逝了吗?他寄希事:一男一女,裸露着全身,手持着尖锐的利望于身外的青春,但是“身外的青春”也多逝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他用一种无可抱,或将要杀戮⋯⋯无聊的路人从四面奔来,奈何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随之而前往,相信会有事件发生,拼命地伸出自心灵深处的痛苦:“我只得由我自己来肉薄颈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不管是哪种,都这空虚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如戏一样好看。但是,他们俩人,就在旷野上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对立着,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拥抱或杀戮之意。他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以至于干枯。路上的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绝望之为虚妄,看客们,觉得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由从毛孔正与希望相同!”这里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爬出,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慢慢走散,甚至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可能是《野草》中把于觉得自己也干枯到失了兴趣。他们俩人,自己反抗绝望的心态表达的最极端的一篇散仍然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文诗。这篇散文诗的题目是《希望》,实际上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后来,关于这"!
篇散文诗的构思过程和主旨,鲁迅曾在的,显示了他对国民性的观察时的深刻而痛年给郑振铎的信里说:“我在《野草》中,曾记苦。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学家的生命哲学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阐发。最近几年里鲁迅研究里把这个问题弄曰《复仇》,亦是此意。”他把自己这一篇作品混了,好像一定要从文学家的叙述里归纳出的主题,说的非常清楚。《复仇(其二)》是用什么理论性的哲学的系统、体系。我觉得这《新约全书》里耶稣受难的故事。散文诗很详不现实也不符合学术研究的规律。鲁迅这些细很细致地描写了耶稣被送到山上,被钉死论述里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应的那个过程。由第一篇《复仇》写群众如何做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想“戏剧”看客的麻木,到第二篇《复仇》,鲁迅不象的表述而不是用形象传达的哲学教义;第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而是写民众的麻木到二,这些生命哲学并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他们甚至比那些抓住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是一种思想的形象的耶稣的巡抚彼拉多、祭司长们更主张把耶稣升华,《野草》所具有的意义的开掘都是和鲁杀死、处死,而且欣赏耶稣受难的时候那种痛迅的现实经历人生体验密切关联着的;第三,苦。残暴的以为自己谋幸福的先觉者的牺牲我们的分析是出于讲课需要所作的理论归为“渴血的欲望”的快乐,表达的是孤独的先纳,而实际上它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一起的,很难分清楚这一篇固定的讲什么,另情绪。鲁迅在这里把《摩罗诗力说》、《文化偏一篇讲什么,更不必去刻意探究它们之间的至论》中写的那种对于劳动人民“哀其不幸,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而一定要去梳理出一怒其不争”或“一苏格拉第也,而众希腊人鸩些意象、概念的确定内涵,有些研究宁肯模糊之,一耶稣基督也,而众犹太人桀之”的激愤一点而不要太清晰了,过分的清晰可能是历思想升华为一种超越具体层面的“复仇”的哲史的丧失。学的深层思考。鲁迅的血统里或者他的思想第三个问题,谈《野草》的象征艺术。里这种复仇的思想是非常深的。这里边讲的两篇主要是对麻木群众的复仇的哲学思考,从年代初起,我开始注意现代文学作鲁迅自己说“较永久的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品中的象征这个问题,思考的起点是从《野仇恨他们的现在”。他甚至认为“暴君治下的草》开始的,后来进入初期象征派李金发诗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其实在鲁迅的小说研究,由李金发又开始进入到整个现代主义里边同样写群众麻木的很多。《药》是一篇。思潮的关注与梳理。这样做的目的,从头到最直接写的是《示众》。对着这两篇散文诗去尾都是想达到一点点的追求———就是为“象看《示众》就看的更深刻。在中国“戏剧的看征”能够在文学史的领域里争得一席之地,从客”里边,在麻木的民众的眼睛里边,什么都被视为逆流,怎样变成起码是一种支流、旁是新鲜的,像《示众》里一个孩子喊的“热的包流,虽然还不可能是主流,但总是一个客观存子刚出屉的包子”一样。鲁迅在小说里用《示在的文学现象吧。后来通过一些努力和理论众》表示了对麻木群众的批判和复仇。这种上大家共同的阐释,现在文学史上,对于象征思想在鲁迅的生命哲学里是一个很大的课主义、象征派,已经基本上改写了。在现代文题,他写《铸剑》也是这样的,关键在于他表现学史著作中,教材中,李金发已经常常有那么了复仇。鲁迅一生杂文里写这个东西很多一节,即使不是单独成节,也会有或长或短的
文字论及。而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现象时人们就说不懂了。实际上不是表达不充和作家,已经作为文学史发展的一种客观存分,是表达方法不一样了。浪漫主义的郭沫在,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同样受到关注,纳若的一些诗也比较好懂,好懂的不一定价值入研究的视野,而不再是一种文学的逆流了。低,但它毕竟是好懂。但是到了李金发的诗,《野草》就是这个潮流的代表著作,它又是鲁到了《野草》的《秋夜》等篇一出来,读者就说迅的名作,从对它的研究入手,我想可能是最不懂了。所以,这里提出了一种如何理解用保险最有理论力量的阐释。象征主义方法来传达具有时代特性的个人的《野草》从产生初期一直到世纪年情绪的问题,隐藏较深的作品的接受距离问代末,人们几乎一致都认为是现代文学中一题,《野草》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象征主义艺部非常难懂的作品,追究它的原因,像川岛说术方法与作品接受距离的美学问题。如果说的,像章衣萍说的是“不懂”。这种“不懂”,除李金发写的大都是个人的东西,那么鲁迅写了它思想有些精深,意思有些模糊以外,主要的个人内心世界则包含了深刻的时代的感悟是它很多篇里运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和在内。由于鲁迅这种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象征主义的手法。的幽深和神秘,同时也造成了作品和接受者用李健吾的话讲,写实主义作品是敷衍出来之间的距离。《野草》这么多年接受上有距的,浪漫主义是呼喊出来的,象征主义作品则离,原因就在这里———一种阅读陌生化的距是烘托出来的。“五四”时候的胡适的《尝试离。集》,刘半农的《学徒苦》,这些诗都是比较明我讲我自己研究《野草》亲身感受的一个白的,比较平直的叙述,是接近现实的描写。例子。年代初,因为神经衰弱睡不好觉,叙述的调子跟乐府诗没有什么距离,所以很我在小汤山疗养院,住了几个月,治疗中不准容易接受。《女神》里的诗则多为浪漫的呼带书,我偷偷带了本《野草》。我看其中一篇喊。但另外一种表现方法却不同。文学史并《颓败线的颤动》:两段梦境,写了一个老妇人不是一下子出现如《野草》这样幽深象征的东的一生,从年轻到老的痛苦的感悟。第一段西的。开始有些很浅层的象征方法的作品,梦,在年轻的时候,一个低矮的屋檐下,一个如最早的一批新诗之一沈尹默的《月夜》:“霜男人从自己的羞辱颤动的身上走开了,她欣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棵顶慰地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低微的声音悲凉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就这么四行地发抖,看着身边的小女孩说:“我们今天有诗,当时好些人就说不懂,朱自清甚至到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年还说这个诗表达不充分,或没有表达你。”噩梦在呻吟中突然醒来。接着是在续着清楚,现在看起来,实际上它隐隐地传达了一残梦,但是已经是隔了许多年以后了。女孩种人格独立的思想:霜风是秋天的风,是写一长大结婚了,屋的内外一样的整齐。青年夫种气氛,一种环境,说在一个寒冷的秋夜的月妻也有了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下,“我和一棵顶高的树并排立着”,我也一样个垂老的妇人。男人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高大,“却没有靠着”,是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思想。它的意思,类似小说《伤逝》里女主人实正是害苦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公子君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女的说“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男的还说:干涉我自己的权利!”鲁迅在小说里用直接表“还带累了我!”女的说:“还带累他们呢!”他白的形式所传述的,在这里他用诗的形象形们如此数落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甚至式表述出来了。但因为这样特殊的表述,当最小的不懂事的小孩子,也拿着玩着的一片
干枯的芦苇叶,向空中一挥,大声叫道:“杀!”极为曲折地反映”。但是,李何林先生传达了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她冷他的一个观点一直被大家所接受,他说:这是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这里受侮辱鄙弃的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老妇人,同《祝福》中的祥林嫂一样,它的主旨她在深夜中尽走,一直走到无边的都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荒野;四面都是荒野,头上只有高天,并“从千百万被蹂躏的妇女选取题材,用崇高博无一个虫鸟飞过。她赤身露体地,石像大的感情和诗的语言,以极少有的笔法”,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于刹那间照见过写了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显示了崇高往的一切: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的母爱”。当我当时重读这些观点的时候,发于是发抖;害苦,委屈,带累,于是痉挛;现和我现在的感受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不是杀,于是平静。⋯⋯又于一刹那间将一写一个劳动妇女的悲哀,而是写作者自己内切并合: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心世界的痛苦的。这个从妇女年轻到老年的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过程,是自己内心复仇的一种象征符号。这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不是一篇现实主义的作品,而是一篇纯然的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象征主义的作品。所以,我从这里入手,把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野草》里所有的东西都重读了一遍,发现起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章,是用象征主义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手法表现的,不是用如写祥林嫂形象的那种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写实主义。《野草》主要是写作者自己内心世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界的意识、潜意识的,起码这篇东西表现的是涛。一种比写劳动妇女悲剧命运更深一层的意鲁迅作品里,很少用宏伟的词,但是在这篇散义,就是作者对于人类所有的那种忘恩负义文诗里,他一口气用这种宏伟的词来形容老的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和复仇。人走到荒野上那种备受侮辱后的强烈的复仇为了证明这样的想法———它是象征主义情绪。读了这篇散文诗,回头来我翻一些评的作品,我翻了前前后后的一些相关材料,特论,冯雪峰说的比较到位,作品里“反应着作别是许广平的《两地书》里鲁迅的一些信。在者空虚和失望的情绪以及思想上深刻的矛这些信里,有同样的内容讲这样的一些话,比盾”,他认为,“作者所设想的这位老女人的如有一封信里鲁迅说:“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颤动’———猛烈的反抗和‘复仇’的情绪,不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能不是作者自己曾经经验过的情绪”。冯雪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峰的《论〈野草〉》是五十年代里很有名的一篇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长文。因为讲了鲁迅负面的最痛苦情绪,这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我听得甚至有人种意见长期里不被重视。另外,李何林先生说‘:他一世过着这样无聊的生活,本可早已引述过他并不赞同的意见:一种是认为“这或死了的,但还要活着,可见他没出息。’于是也者也许是作者当时某些思想感情的一种曲折乘我困苦的时候,竭力给我一下闷棍,然而,地表现”,是对于“饮过我的血的人”反过来嘲这是他们在替社会除去无用的废物呵!这实笑攻击我的以怨报德行为的“报复”;或者有在使我愤怒,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这的认为,“这篇作品是作者过去养活过周作人是写《颓败线的颤动》之后的《两地书》里面说一家,反被他们欺侮,因而产生的反抗思想的的话,几乎可以看作是对于《颓败线的颤动》"!
的一种自我阐释。就在写这篇散文诗的稍后的自然景物和氛围构成一种象征世界,暗示一点,在另外的地方鲁迅还讲:“在这几年中,作者的思想和情绪,不管是真实的自然景物,我遇见了些文学青年,由经验的结果,觉他们还是幻想的自然景物,像《秋夜》、《雪》、《腊之于我,大抵是可以使役时变竭力使役,可以叶》等等。第二类是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攻击时自然是竭力攻击。”“有些青年之于我,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想象的世界,传达自见可利用则尽情利用,倘觉不能利用了,便想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一棒打杀,所以很有些悲愤之言。”他还说,我(其二)》等,里边有真实,里边也有很多想象。过去相信进化论,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好,将第三种是用完全非现实的,非常荒诞的现实来胜于现在,但是现在我不然了。过去我只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骂老年人,现在我要开始骂青年了。跟上述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这些思想连起来读,就会更能体味出散文诗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里象征的深层意蕴。这样由一个年轻女子到后两类作品在《野草》里比较多,特别是后一老年的两个梦里的故事,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种,因为表现的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就最难完整的象征艺术世界,在鲁迅的作品里实际弄懂。上出现了一个完整的用象征方法表现的艺术篇幅最短的《墓碣文》在隐藏的程度上,群体———就是《野草》。也可以说《野草》构成在荒诞手法上,与《影的告别》一样,是比较难了一个幽深神秘的象征主义的艺术世界。于把握和理解的。《野草》里有好几篇是用由这里开始,我对《野草》和象征主义的“我梦见自己⋯⋯”开头的,这是学习屠格涅研究,并且企图从这个缺口想改变一下对鲁夫散文诗的一种方法。当时的杂志、报纸、翻迅的这种整体的判断和文学史主流逆流的判译家,在《野草》之前,在《晨报副刊》等报刊杂断。年在《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志上,屠格涅夫的五十几首散文诗全部都被出版之前,王瑶先生让我根据他给出版社写译过来了,后来还出了单行本。鲁迅是很熟的鉴定敷衍成一篇序言,其中我增加了这么悉的。《墓碣文》是这样假托写梦境的作品中一段话,得到了王瑶先生的认同:生物界有一的一个代表,它的梦境本身的意象,是一块墓个生态平衡的问题,有高大的乔木,有低矮的碑的两面“残存”的一些文句,文句本身又断灌木,它们互相依存在一块,才能形成完好的断续续扑朔迷离,加上死尸从坟墓里起来说状态。文艺同样也有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话、自己听后迅疾逃走,生怕他的追随这些描要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现实主义,浪漫写,更增加了散文诗阴森恐怖的气氛和感觉。主义,象征主义,只有和谐共生,才能带来文这样的散文诗,我们把它归到波德莱尔的那艺真正的多样与繁荣。这实际上是我做《野种以丑为美的表现方式。现在大家比较认可草》研究和象征派研究后形成的一个观点。的是鲁迅自我心境的书写和自我解剖的记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和用写实的表现方法,这录。墓碣前面的文字,讲墓中死者的行藏经中间没有高下的分别,就看你自己完成的怎历和死亡的原因,现在的解释太多了,我大体么样。《野草》里的作品不都是象征主义的作上从生活实在的内容来解释。墓碣正面的文品,但大多数就整体的艺术追求来讲,是和字,不大好理解。“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是《呐喊》、《彷徨》不同的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所讲自己在时代呐喊的高潮跌入冰冷的深谷传达创造的一种杰作。中,中寒而死;“于天上看见深渊”,是讲自己《野草》中象征作品大体上分成三类,这在最美好的希望中看见了虚无失望的深渊;样的分法,是很勉强的:第一类是通过象征性“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是讲自己似乎在
别人的眼里的一切事物中,看到了任何事物文诗作品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为国人所喜都不存在的“无所有”的虚无感。鲁迅说过:爱。即以当时《语丝》杂志为例,《野草》创作“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惟‘黑暗与之前,就翻译介绍了《窗子》、《谁是真的?》、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狗和小瓶》等,这些都应该是为鲁迅所熟知战”,也就是这个意思;最后一句“于无所希望的。它们的哲学思考、批判精神和象征方法,中得救”,是讲自己在死亡中得到了灵魂的解也为鲁迅写作《野草》时所借鉴,吸收。但是,脱。我认为这是比较接近阅读作品本身上下鲁迅在吸收中有自己的创造与消化。他所探文的理解和解释。墓碣正面,断续的文字:索的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给《野草》一些篇“⋯⋯有一幽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章,带来了一种至今别人无法比拟的幽深与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讲的是自神秘的“新的颤栗”的美感,也就是当年老雨己精神世界里的“游魂”,即自己身上存在的果称赞年青波德莱尔的艺术为法国文学的接虚无思想的“毒气与鬼气”以及自我解剖的严受者创造了那种“新的战栗”一样。酷性。墓碣阴面残存的文字提出一个要人回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答的问题。“⋯⋯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潮。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讲课,剧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又讲过并翻译出版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这的象征》一书,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里讲自我精神世界的状态与自我解剖的严酷征主义。鲁迅还自觉地接触过并接受了波德性,也就是鲁迅说的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别人留情面。这个因自啮而殒颠的“游魂”,响。年代初发现的他在年就在《国民也就是鲁迅内在世界矛盾的化身。最后一句公报》上发表了一组小散文诗,题目叫《自言“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我把它解释自语》,说明他很早就自觉地进行哲理性独语成:自己的生命的最后死亡,乃至成尘,才是体散文诗的尝试。其中的“自言自语”的“独自己进入生命获得新生的心境。整个这些理语”抒情方式,寓言与象征手法的结合,借自解是根据作品象征性意象背后隐藏的意义的然景物或通过超现实的幻象创造象征世界的追求,达到一个自己认为接近它原来意思的艺术方法,以及有些小散文诗如《火的冰》、理解。这样的理解,并不一定是唯一合理的《我的兄弟》等,都直接成为后来《野草》的原阐释。象征主义的作品,存在多义的理解,但型,经过更加宏阔与丰富化的创造,而进入了不能随意地无边地阐释,可以去探究作者的《野草》文本。这些,都可以说明,在五四新文意图但是不能无限度地随意阐释,将主观的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臆测当成合理的多义强加给作品。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野草》的《秋夜》、《复仇》、《复仇(其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二)》、《死火》、《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寓言或象征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颓败线的颤动》等篇,都是这样构思独特、意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的代表象奇警、意蕴深切、韵味无穷的佳作,成为五性果实,也是迄今为止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四以后象征主义散文诗的艺术精品。它们与中无法超越的一座珠穆朗玛山峰。传统的象征散文诗、诗意寓言的传统,有深刻最后,我来讲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于难的血缘联系,但更多还是接受了法国的波德懂的有深度的美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要拒绝莱尔、俄罗斯的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启示与影它。不要拒绝陌生,不要拒绝象征,不要拒绝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的象征主义散深层次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要接近,阅
读,努力进行阐释和理解。这些年我在提倡的,是一种想象里创造的意象。这一类的西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带领学生解读一些美方很多,它成了《野草》的原型。后来多少年的难懂的作品,就是为了使我们更接近一些以后他自己把作品都忘了,《火的冰》这个作美的东西,接近和理解深层次的东西,让更多品鲁迅始终不知道,《自言自语》到年从的人接近美,拥有美,甚至因此让我们的文学报纸上翻出来然后送给唐弢先生看,唐弢先阐释介入民族精神的提升。生写了《花团锦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把这里涉及到鲁迅跟象征的关系。鲁迅是这一组散文诗都重新发表了。鲁迅说我用过主张现实主义,为人生的艺术的,但他从来不“神飞”的笔名,但是后人从来找不到这个作拒绝象征的东西。鲁迅很早就接受了象征主品,现在找到了就是这批东西。说明在义思潮影响,他在北大讲课,就讲的厨川白村年他给当时孙伏园编的《国民公报》就发表了的《苦闷的象征》,而且自己把它翻译过来出这样一批作品而且进行了象征方法的尝试,版了,用这个东西做讲义讲了好几遍。在这这种尝试本身应该说区别于他的寓言式的创里边就系统地介绍了广义的象征主义。在这作。另外一篇叫《古城》也还是寓言。《火的本书里边和其他的报刊上,系统地介绍波德冰》的这种原型到了《野草》里边就演绎成《死莱尔、屠格涅夫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的很多。火》。这种原型和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传鲁迅应该说自觉地接触并接受了这样的影统的象征方法是相一致的,超越了寓言的层响。后来年代我们发现了署名“神飞”的面。我国古代有很多寓言,但也有象征的,像《国民公报》上那组小散文诗,叫《自言自语》,屈原的赋里用“香草”、“美人”,到了陶渊明就说明他很早地进行哲理的散文诗的实践,《桃花源记》,创造了一种想象的世界,象征了也自觉地吸收了一些象征的方法。其中有浅人类不受战争干扰的和平相处的世界。这种层次的象征,比如说其中一首叫《螃蟹》,一只象征和西方的象征是相通的。比如在《语丝》老螃蟹要脱壳,在沙滩上转来转去,要找一个杂志上就可以找到一些波德莱尔、屠格涅夫洞,这时过来一个公螃蟹说我来帮你吧,老螃被翻译过来的东西,而鲁迅自己是编这个杂蟹说不要。公螃蟹说你怕什么?老螃蟹说:志的,他不会不看。比如波德莱尔的《谁是真我怕的就是你。我后来把它解释成当时在那的?》完全是在虚幻的构思里传达一种思想,种新旧的斗争里边,最可怕的是新阵营里那传达他对当时文明社会的批判情绪。过去老些同伙,大意是这个思想。这是很浅的用寓把波德莱尔看成一种颓废主义的世纪末的情言传达的而不是象征。到了《火的冰》就深一绪,实际上是在那种世纪末的时候对社会的步了,它给你一个意象,写充满热情的人突然一些思考。思考有颓废的一面也有深刻的一遇到一种意外的冷而被冻成冰了,这就是深面,这就是他拥有的对于社会深刻的批判情层的象征了,火的冰意象写得很美,也很朦绪。还有《狗和小瓶》也是表达在繁荣的社会胧,没有告诉你它要讲的是什么意思,散文诗下愤激的情绪。恰恰这样的传达方式,构想最后感叹说:“唉唉,火的冰,火的冰的人啊!”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或者通过一个自然景物的它接近西方的象征主义,用一个独立的意象,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思想、哲学。这是超超越寓言的层面,创造出一种象征的意境,在越写实和浪漫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鲁这里隐含了很深层的意思。《螃蟹》和《火的迅《野草》的实践实际上最早的用一个作品群冰》的差别就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寓言,但是的创作实践了这样一种艺术方法,借自然景它不是象征主义,而《火的冰》它不是寓言,它物,或通过超现实的幻象世界的艺术方法,来是象征,因为它的意象本身就是具有象征性传达思想、情绪和生命哲学。这些都可以说
明在“五四”时期新文学发生期,鲁迅创造现么是象征,孙先生讲了很多,他在理论上一个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的自觉,在《野草》之前基本的意思就是象征是它写的事情本身,又用象征的方法来写美文的并不多,所以鲁迅有超出这个事物的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一下子写了这么一批,他很有文体意识,有从象征的手法非常的重要,一方面它既是人类文体建设上为新文学战斗和呼唤的意识。他想象力的表现,同时又是一种技巧,是能力和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的散文诗的方法技巧的综合的能力的体现。当然,象征是非而又吸收了中国古代寓言和短小散文的传常复杂的,有的是意象的,像《火的冰》,甚至统,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开山的代《野草》本身也是一个大的意象,同时又有整表性果实,也是迄今为止现代主义散文诗中个结构性的象征。我们大家听了孙先生的报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峰。告去阅读《野草》的时候就要特别留心看看它希望大家有兴趣就读一读《野草》,已经的表现手法独特性在什么地方。另外我还想读过的,可以再重新咀嚼一下。目的是我们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孙先生讲《野草》是鲁迅作为一个教师,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作品的同贡献给新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礼物,是最厚时,在自己素养提高方面,能多读一些复杂性重的礼物,同时也是留给后人的世纪性的猜的、深层次的、美的作品,能够努力扩大自己想。这样一个伟大的、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且把这种感受能力的谜语式的、不断去解读的作品,也给我们的阅培养,将来能够传达给自己的学生。这是我读和学习留下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孙先生说这些年做鲁迅研究、新诗研究的一点使命感《野草》是鲁迅用象征性的手法去表达个人的吧。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多年的努力,使我们生命哲学,所以《野草》的意义是永远很难穷的文学作品,文学教育融入到我们民族素质尽和有结论的,也是比较难读的,也许可以这的提升里面去。么说,如果把鲁迅的《野草》都能够读懂的话,谢谢大家!鲁迅所有的作品都可以读懂了;如果能读懂《野草》,那么很多的散文诗很多的其他文类王光明: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好读了。所以今天听了孙谢谢孙先生给我们做非常细致也非常深先生的报告,大家回去不妨把《野草》找出来刻的报告。其实在听孙先生的报告的时候我认认真真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懂。如果我就在想,他先讲的是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们自己读懂了,那么以后阅读别的文学作品然后讲了它象征性的表达手法。他的意思是就不会有问题了。让我们知道鲁迅的《野草》是用一种象征性的好,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孙先生手法来表达鲁迅的生命哲学的。所以我们听的报告。了孙先生的报告去阅读《野草》的话,要注意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用象征手法,读出《野草》里的生命哲学。什"!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作者:孙玉石作者单位:刊名:鲁迅研究月刊英文刊名:LUXUNRESEARCHMONTHLY年,卷(期):2005(6)被引用次数:6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李玉明.LIYu-ming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期刊论文]-齐鲁学刊2005(2)2.李玉明鲁迅《野草》重释(其一)[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8(3)3.李玉明论鲁迅《野草》的现实性[期刊论文]-山东社会科学2005(6)4.陆汉军死的直面与生的拷问——论鲁迅野草中的死亡主题[期刊论文]-大家2010(16)5.宾恩海.BINEn-hai鲁迅《野草》的现代主义因素探析[期刊论文]-思想战线2006,32(5)6.李玉明.LiYuming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一)[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5,26(2)7.李玉明论鲁迅《野草》的精神心理结构[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2005(4)8.裴合作野草在燃烧中吟唱——鲁迅《野草》漫谈[期刊论文]-山花2009(4)9.孙玉石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期刊论文]-语文建设2008(1)10.刘继业论孙玉石先生的《〈野草〉研究》[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7(8)引证文献(6条)1.黄艺荣试述《野草》的象征艺术[期刊论文]-阅读与鉴赏2007(10)2.何风雨言说·行走·抗战——《野草》审美现代性解读[期刊论文]-钦州学院学报2010(5)3.袁慎浩.王吉鹏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语丝》关系研究[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刘继业论孙玉石先生的《〈野草〉研究》[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7(8)5.崔云伟.刘增人2005年鲁迅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4)6.刘继业论孙玉石先生的《〈野草〉研究》[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7(8)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xyjyk200506007.aspx